鸡血藤+脾肾两虚+不孕症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婚后5年未孕。月经先后不定,经前乳胀,色暗红。全身症状包括头晕、疲倦、腰酸、尿清长、四肢不温、白带多。面色晦黄,有黯斑,舌澹黯苔白。脉沉细尺弱。中医病名为不孕症,证型为脾肾两虚兼肝郁。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肝气郁结。
不孕症脾肾两虚肝郁月经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月经紊乱4年余,婚后同居未避孕未孕4年。主诉月经紊乱,淋漓不尽,量时多时少,伴有腰酸。中医诊断崩漏、不孕症,证属阴虚血热。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数。形体肥胖,口干,眠欠佳,多梦。BBT单相。既往月经规则,2008年后情绪压抑导致月经紊乱。妇科检查提示宫颈轻度柱状上皮异位,子宫正常。病程中曾行诊刮术,术后病理提示部分腺体异常。
不孕症脾肾两虚崩漏阴虚血热
查看详情 →
女,25岁,月经错后,量少色澹,腰痛,面色皖白,形体肥胖,胸脘痞闷,泛恶,舌苔薄白,脉沉小,脾肾两虚,痰湿内蕴,不孕症,子宫体稍小,后位,阴道细胞检查角化40%~50%,结晶(++),未见卵圆体
不孕症脾肾两虚痰湿内蕴形体肥胖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不孕11年,月经1978年12月23日。证属脾肾两虚,湿热下注,症状包括月经先期量少色紫红、下腹隐痛、宫颈糜烂、白带多、大便稀、四肢不温。舌象中黄厚腻微剥,脉细软。后续辨证仍属脾肾两虚,症状包括月经量少色红、下腹气坠、腰酸腿软、纳少便稀、少寐。舌象微黄、薄黄、薄白中剥,脉象左细弦、左微数、左细、沉细软、细软。
不孕症脾肾两虚湿热下注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婚后5年未孕,胸闷急躁,乳胀痛,脘部刺痛,左上脘与少腹胀痛,肩臂痛,气色晦黯,咽中痰滞,口干,舌苔薄微黄,舌质稍红,脉小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肾虚肝旺,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肾虚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舌质稍红,苔薄微黄;闻诊见咽中痰滞;问诊见胸闷、急躁、乳胀痛、脘部刺痛、体乏、梦多、痛经、夹血块、大便偏干、腰痛、头痛、乳痛、小叶增生、口腔溃疡、月经不调;切诊见脉小弦,后变为脉细、脉濡、脉滑小数、脉弦滑。
不孕症肝郁脾虚气滞痰瘀络脉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不孕,月经量减少,腰痛,乏力。中医病名不孕症,证型脾肾不足,冲任虚损。舌淡红苔薄,脉沉弦细。经后出现畏寒,眠差,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细。病机为脾肾两虚,冲任不充。
不孕症脾肾不足冲任虚损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婚后5年未孕,月经后期、量少。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色黯红,经前乳胀。平素头晕、疲倦、腰酸、四肢不温、白带多、面色晦黄、有黯斑。中医诊断脾肾两虚,兼有肝郁。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脾肾精亏,气血生化不足,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冲任失养。舌象未明,脉象未提。
不孕症脾肾两虚肝郁气滞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婚后5年未孕。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色暗红,经前乳胀,头晕,疲倦,腰酸,尿清长,四肢不温,白带多,面色晦黄,有暗斑。舌淡略暗,苔白,脉沉细尺弱。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月经过少、不孕症。辨证为脾肾两虚,兼有肝郁。
不孕症脾肾两虛肝郁月经后期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3年前育有一子后未再怀孕,带下量多,经期延长,末次月经80日未行。面色白。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不孕症。证型:脾肾两虚。病因病机:脾虚湿盛,肾藏精,精生血,精血同源而互生,脾肾两虚则营血亏虚,冲任不充,血海不能如期满溢,故月经周期延后。
脾肾两虚继发性不孕冲任不充血海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月经后期、过少,不孕症,脾肾两虚兼有肝郁,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色暗红,经前乳胀,头晕,疲倦,腰酸痛,尿清长,四肢不温,白带多,面色晦黄,有黯斑,舌澹略黯苔白,脉沉细尺弱
不孕症脾肾两虚肝郁月经后期
查看详情 →
33岁,痛经十余年,合并原发不孕症四年,形寒肢冷,小腹寒凉,经来腹痛绵绵,喜暖按之得舒,溺清便溏,月经不调,量少色黑褐,白带清稀,失眠多梦,腰痛,身倦乏力,面色萎黄,微有浮肿,舌淡苔薄,脉沉细弱。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生化之源不足,精血亏虚,胞脉失于温养。
痛经原发不孕形寒肢冷小腹寒凉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少色暗红,经前乳胀,头晕疲倦,腰酸尿清长,四肢不温,白带多,面色晦黄有黯斑,舌淡黯苔白,脉沉细尺弱。中医诊断为不孕症,证型为脾肾两虚兼肝郁。病机属脾肾两虚,兼有肝气郁结。
不孕症脾肾两虚肝气郁结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月经延期3年,胎停育3次。月经后错,经色黯红,夹血块,经行腹痛,少腹凉,腰酸,乏力,带下少质稀。舌淡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滑胎-肾虚血瘀型。病机为肾虚血瘀,冲任不固,脾肾阳虚,宫冷不孕。
月经后错滑胎肾虚血瘀脾肾阳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