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50岁
- 初诊日期:1997年8月23日
主诉
腹泻伴胸脘部疼痛半年。
初诊
1. 现症
- 腹泻腹痛下坠
- 大便伴白色黏液
- 胸胁疼痛纳差
- 消瘦乏力气短
2. 体征
- 舌质暗,苔白腻
- 脉弦细
3. 辅助检查
- 乙状结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
- 大便常规:白细胞(+++), 红细胞(++)
4. 中医诊断
- 泄泻(肝脾肾功能失调)
5. 西医诊断
- 溃疡性结肠炎
6. 治法
- 清疏肝胆
- 健脾祛湿
- 温肾祛寒
7. 处方
- 小柴胡汤合黄土汤加减
- 柴胡15g
- 黄芩10g
- 党参20g
- 半夏20g
- 陈皮20g
- 木香15g
- 生地黄炭20g
- 阿胶12g
- 白术12g
- 附子12g
- 罂粟壳4g
- 炙甘草10g
- 延胡索20g
- 灶心土30g
- 6剂,水煎服
8. 医嘱
- 饮食宜清澹
- 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二诊
1. 日期
1997年8月26日
2. 病情变化
- 精神有所好转
- 脘腹疼痛减轻
- 大便日2~3次
- 食欲不振,气短乏力
3. 体征
- 舌质暗,苔薄白腻
- 脉弦细
4. 处方调整
- 原方加延胡索20g
- 6剂,水煎服
三诊
1. 日期
1997年9月2日
2. 病情变化
- 精神好
- 气短乏力减轻
- 胸胁疼痛消失
- 大便日2次,成形,黏液消失
- 病情大减
3. 体征
- 舌质暗红,苔薄白
- 脉弦细
4. 处方调整
- 去罂粟壳
- 6剂,水煎服
四诊
1. 日期
1997年9月9日
2. 病情变化
- 腹泻复发,日7~8次
- 胸腹疼痛,纳差乏力
- 口干苦
3. 体征
- 舌质暗红,苔黄厚腻
- 脉弦细数
4. 处方调整
- 加葛根30g
- 加黄连15g
- 3剂,水煎服
五诊
1. 日期
1997年9月13日
2. 病情变化
-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日2~3次
- 腹痛减轻
- 口干苦减轻
3. 体征
- 舌质暗红,苔黄厚腻
- 脉沉细
4. 处方调整
- 加砂仁10g
- 6剂,水煎服
六诊
1. 日期
1997年9月20日
2. 病情变化
- 病情稳定
- 精神好转
- 腹痛泄泻减轻
- 大便日2次
3. 体征
- 舌质暗红,苔薄黄
- 脉沉细
4. 处方
- 继服6剂以善其后
按语
本桉患者从脉证合参得知其病机为肝经血虚,木郁化热,克犯脾土,水寒土湿,运化不及,土不制水,清阳下陷,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治宜清疏肝胆,健脾祛湿,温肾祛寒。方选小柴胡汤合黄土汤加减,方中柴胡、黄芩清疏肝胆;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祛湿;阿胶养肝血;陈皮、半夏、木香理气健脾;附子温肾祛寒;罂粟壳涩肠止泻。因大便常规有红细胞,故加延胡索散瘀止血;生地黄炭养血止血;灶心土温阳止血。二诊经服上方病情好转,加延胡索理气活血止痛。三诊大便次数基本正常,故上方去罂粟壳。四诊因饮食生冷油腻致复发,故加入葛根芩连汤,清热止泻。五诊中患者诸症好转,余邪未清,加入砂仁化湿行气,醒脾和胃。六诊患者病情稳定,继服6剂以善其后。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