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8岁,男性,主诉痢疾迁延,肌肉消瘦,面色无华,头晕肢倦,少气懒言,直肠下脱一寸。舌澹苔薄,脉沉细。辨证为脾虚气陷。病因为久痢伤脾,中气不足,清阳下陷。
清阳下陷痢疾脾虚气陷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晕厥、吐痰、五更倒饱、肠鸣腹痛泄泻、小水短涩、咳嗽。中医病名为痰厥,证型为中焦痰积,病机为痰积于中,升降悖逆。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体现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为两寸濡弱,两关滑大。
清阳下陷痰厥中焦痰积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双眼视力减退11个月,伴有头痛及眼球转动痛。病程11个月,发病时间为今年1月初。视力右眼0.1,左眼0.2,验光不能矫正,视野向心性缩小。脉象沉细,舌质澹白。中医诊断为双眼视瞻昏淼、双眼视瞻有色。辨证为脾虚气弱、中气不足、清阳下陷。面色萎黄,脾虚气弱,清阳下陷,精气不能上注于目。
清阳下陷球后视神经炎脾虚气弱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双眼视力减退3个月。病程自今年8月初发病,初期伴有感冒发烧及偏头痛,15天后左眼视力急剧下降,5天后右眼相继减退。体格检查示双眼视力分别为0.5和0.7,眼底视乳头苍白,动脉细,动静脉比例1:2,视野检查示周边视野受限。舌质淡红,舌体胖,脉细而有力。中医诊断为双眼视瞻昏淼,双眼视瞻有色。辨证为脾虚气弱,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清窍失养。
清阳下陷视瞻昏淼中气不足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女,27岁,主诉感冒发烧伴偏头痛,病程15天后左眼视力下降,5天后右眼视力减退,头痛绵绵,右眼胀痛,睡眠纳食差,懒动少言。中医病名:双眼视瞻昏淼;双眼视瞻有色。证型:脾虚气弱,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清窍失养。望诊:舌体胖。闻诊:未提及。问诊:发病前工作紧张,有过度劳累史。切诊:脉象细有力。
清阳下陷视瞻昏淼中气不足清窍失养
查看详情 →
阿某,男,25岁。双眼视力减退11个月,伴有头痛及眼球转动痛。纳少身倦,病前曾过度疲劳。面色萎黄,舌质淡白,脉沉细。双眼视瞻昏淼,双眼视瞻有色。辨证为脾虚气弱,中气不足,清阳下陷。
清阳下陷视瞻昏淼视瞻有色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女性,21岁,双眼视力逐渐减退9年,伴月经不调、神烦眠差。双眼视神经萎缩,眼底视乳头色淡,颞侧苍白,视网膜动脉细,视野异常。脉沉细而数,舌色较暗,苔薄。中医诊断为双眼视瞻昏淼,辨证为肝郁气滞,升降失常,精血不能上荣,目失濡养。后期证属阴虚肝旺,久病气虚,清阳下陷,清窍失养。
清阳下陷视神经萎缩肝郁气滞阴虚肝旺
查看详情 →
27岁 腹胀 病程长短未明确 中医病名:腹胀 证型:脾阳不运 湿浊凝聚 病因病机:脾阳不运 病程中出现面黄 身形怯弱 食少 下肢不肿而腹胀如鼓 按之通腹皆软 脉虚软无力 脉虚缓无力 体征中见腹胀如鼓 中空无物 无形之虚气散逆 有气虚下陷之象 证型变化涉及气虚下陷 温补不足 益火消阴水 补虚运脾 临床表现为腹胀如鼓 气息稍平 腹渐松 谷食亦增
清阳下陷腹胀脾阳不运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患者,主诉黄昏视力差、夜间视力障碍、视野狭窄、跌跤、头晕眼干。眼底检查示视网膜色素变性,舌质稍红,脉细。诊断为双眼高风雀目内障,辨证为脾虚气弱,清阳下陷,兼有肝肾阴虚。视野检查示周边视野向心性缩小,眼底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及灰白色圆形小点。
清阳下陷高风雀目肝肾阴虚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女,23岁,颜面虚浮,下肢浮肿,面色萎黄,纳呆恶心,周身乏力,尿量减少,500ml/24h。慢性肾炎,脾虚失运、清阳下陷、湿热留恋。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纳呆恶心、周身乏力、尿量减少,脉象未提。
清阳下陷慢性肾炎脾虚失运湿热留恋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腹胀便稀,肛门下坠,大便每日4~5次,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型属脾肾阳虚、清阳下陷。面色无华,精神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而无力。
清阳下陷泄泻脾肾阳虚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双眼夜盲15年,黄昏视力差,夜间视物困难,视界狭窄,视力双眼0.6。伴视力疲劳、头晕眼干、神疲乏力、声音低怯、短气懒言、纳呆腹胀、大便稀溏。双眼屈光间质清晰,乳头色蜡黄,动脉细,黄斑区可见色素沉着,右眼较左眼明显。中医辨证为脾虚气弱,清阳下陷。
清阳下陷夜盲症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主诉肾病综合征病史5年,尿蛋白反复,倦怠乏力,腰酸痛,纳差,身体困重,时眩晕,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湿热内蕴。
清阳下陷肾病综合征脾胃气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口腔黏膜及舌上有多个溃疡,色淡白,疼痛剧烈。病程缠绵难愈。中医病名口疮病,证型脾胃虚弱证。舌质淡,苔白滑,边有齿痕,舌尖红,脉细弱。乏力倦怠,胃纳欠佳,食欲不振,反酸,脘腹胀满,大便稀溏,面色淡白无华。
清阳下陷口疮病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下肢紫斑、腹痛、便血、关节酸痛、发热、恶心呕吐、疲乏、畏寒。病程反复,初发于春游后,复发于未及一月。面色苍黄,舌质淡有紫气紫斑,脉细略数弦而无力。诊断为阴斑下血,病由脾胃内伤,清阳下陷,气不摄血。
清阳下陷过敏性紫癜脾胃内伤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张某,1岁,泄泻不止,日3~4次,发热未清,体温38℃左右,舌红少苔,唇朱口燥,腹满胀气,肠鸣转矢,小溲不多,四肢清冷,食纳尚可。诊断为虚中夹实,升降失职。舌红少苔,唇朱口燥,四肢清冷,腹满胀气,肠鸣转矢,小溲不多。脉象未详。
清阳下陷泄泻发热舌红少苔
查看详情 →
女,25岁,月经未潮4个月,阴道出血,色澹红,腰腹疼痛有下坠感,伴恶心欲呕。脉弦滑,舌红略暗,舌苔灰,舌边有齿印。胎动不安,证属血虚冲任不固,清阳下陷。舌质暗红,舌苔薄,脉弦滑。超声波检查可见胎心、胎动反射。
清阳下陷胎动不安血虚气陷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女,23岁,慢性肾炎1年余。颜面虚浮,下肢水肿,面色萎黄,纳呆恶心,周身乏力,尿少。舌澹胖大滑润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脾虚失运,清阳下陷,湿热留恋。
清阳下陷慢性肾炎脾虚失运湿热留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脘腹坠胀而痛1年余。病史包括胃病多年,饮食甚少,形体渐瘦,饱食后坠胀痛甚,喜温按,大便或干或溏,精神疲乏,面色萎黄。舌质澹,苔白腻而滑,脉细弱。中医病名为胃缓(胃下垂),证型为中气虚弱,清阳下陷。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苔白腻而滑。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脘腹坠胀、饮食减少、精神疲乏等。切诊见脉细弱。
清阳下陷胃下垂中气虚弱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34岁男性,两小腿疼痛伴红斑,病程半年余。紫斑、腹部胀痛、压痛、大便不实、小便赤、头晕、视物模糊、全身虚浮、两手作痛、两脚沉重。面色苍黄,舌质淡胖有紫气紫斑,苔薄黄腻,脉细弱有弦。脾胃内伤、清阳下陷、气不摄血,兼湿热不化、阴火。
清阳下陷过敏性紫癜脾胃内伤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