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齐××
  • 性别:男
  • 年龄:41岁
  • 职业:工人

病史

  • 首次就诊时间:1971年春
  • 主要症状:脘堵胁胀,两胁刺疼,食欲不振,便溏乏力,时而低热,经常齿衄,或有皮下瘀斑
  • 检查结果
    • 脾大二指
    • 肝在剑突下三指
    • 白细胞计数4,350
    • 血小板计数41,000/立方毫米
    • 肝功能试验:转氨酶396单位,射浊14单位,射絮++,白蛋白/球蛋白=3.43/3.02克%
  • 临床诊断:慢性肝炎(活动期)
  • 1972年11月:食道造影“中下段粘膜迂曲不整,有虫蛀样小缺损,轮廓不光,为食道静脉曲张”
  • 1973年4月:恶心纳差明显,消瘦乏力,尿色似茶,大便泄泻,黄疸,皮下瘀斑较多,下肢尤显着
    • 肝于右胁下3.5厘米,剑突下6厘米,脾于左胁下4厘米
    • 肝功能检查:转氨酶810单位,射浊19单位,射絮+++,胆红质直接1.6毫克%,间接4.8毫克%
    • 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48%,球蛋白甲15%,甲25%,乙11%,丙31%
  • 临床印象:重症肝炎、肝硬化、亚急性肝坏死?
  • 治疗情况:经用干燥人血浆、肝太乐、“201”、肝炎丸、乌鸡白凤丸及中药汤剂等综合治疗后,黄疸渐退,出血倾向明显好转,食纳增加,肝于剑突下3厘米,脾于左肋下3.5厘米,肝功能化验接近正常,食道造影如故
  • 1974年4月:转我院门诊就治,平素尚有高血压史

主证

  • 疲乏无力,腰疼腿软,脘堵胁疼,腹胀便溏,溲黄,寐少,齿衄,皮下瘀斑
  • 舌象:苔薄白
  • 脉象:脉弦滑
  • 肝脾触诊:如前
  • 血压:150/98~106毫米汞柱

临床诊断

  • 肝炎后肝硬变
  • 门静脉高压症
  • 脾功能亢进
  • 食道静脉曲张
  • 高血压病

辨证

  • 证型: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湿热余邪未尽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