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 李某之妻
  • 年龄: 48岁
  • 病程: 6年余

主诉

  • 终日感觉周身困乏,四肢无力,两腿沉重
  • 精神委靡,腰部酸痛,劳则尤重
  • 肢体水肿,头沉头晕
  • 食欲缺乏

既往治疗

  • 多方治疗,缠绵不愈

本次就诊

  • 时间: 未具体说明
  • 症状:
    • 晨起面肿,午后腿肿
    • 口苦咽干
    • 胸胁苦满
    • 小便黄
  • 舌象: 舌质澹,苔厚腻
  • 脉象: 脉沉细无力
  • 西医检查: 蛋白(H),红白细胞(卅),丝球体少许

诊断

  • 中医诊断: 慢性肾炎
  • 辨证: 脾肾两虚,内夹郁热之阴水

病机分析

  • 病因:
    • 平素体弱,生育较多,家务繁忙
    • 劳倦伤脾,兼之饥饱不调
    • 致脾阳日渐亏损
  • 病机:
    • 脾主后天,为胃行其津液,散精于肺,以输布全身
    • 脾虚不运,阳气不振,水液无以蒸腾,积聚不散
    • 土不制水,泛滥横溢,病邪入里,肾气内伤
    • 肾虚则开合不利,膀胱气化失常,水液停积,肿胀随起
  • 病机总结:
    • 脾肾两虚,加之失节失守,肺气运行不利

按语

  • 张景岳所谓: “凡水肿等症,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不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 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肺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 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故脾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肾阳衰微
  • 若肾阳衰微,不能温养脾土,则使本症愈加严重
  • 因此脾、肺、肾三脏之间的关系,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中流砥柱,实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