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振+痛经

女,22岁,痛经5年,月经不规律,经量多,色暗红有血块,小腹绞痛,伴汗出、乏力、头晕、心悸、腰痛、小腹及下肢发凉、睡眠欠佳。寒凝血滞,兼气虚。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痛经寒凝血滞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22岁,腹痛7年余,月经初潮至今经期错后,阴道有茶色分泌物,痛经剧烈,有时因腹痛而失去知觉,结婚5年未生育。小腹部有硬块,压痛,腰部和臀部压痛,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寒滞血凝。
痛经慢性盆腔炎气血虚弱寒滞血凝
查看详情 →
女,26岁,月经失调,经行腹痛,经量减少,小腹冷痛,畏寒肢冷,精神不振,舌暗红,苔灰,脉沉软,痛经,月经后期,经量过少,继发不孕,寒凝胞宫,瘀血阻络,外感寒邪,气血瘀滞,经血不畅。
痛经月经后期经量过少继发不孕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痛经,自14岁月经初潮后即有痛经,月经第12天小腹疼痛,伴上腹绞痛、恶心、呕吐,经期需用止痛药。病程长期,曾诊断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症状包括肢倦乏力、手足不温、腰酸痛、腰腹寒冷、纳食可、夜眠安、二便调。舌质淡,苔白略厚,脉沉弦涩。中医诊断癫癫,辨证脾肾阳虚,寒凝血痕。西医诊断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
痛经脾肾阳虚寒凝血痕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痛经10余年,经期间每日须服芬必得1片方能缓解。病史中有左卵巢囊肿抽液史。刻下症有经期提前、有块、腰酸、便溏、腹胀或嗳气、脚凉、手心热、经初头晕、未育。诊断为痛经,证型属肝经郁热、脾肾不振、气血不和。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及症状描述明确。
痛经脾肾不振肝经郁热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每值经期小腹疼痛4年余。主症为小腹剧痛,伴有腰痛,月经周期不一,血量无定,色暗滞,食欲不振。诊断为痛经,寒凝胞宫型。面色已转红润,脉迟缓,苔薄白。舌象未提及。脉象迟缓。病因为经期过食生冷瓜果,冒雨感受寒邪,导致血被寒凝。
痛经寒凝胞宫血瘀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自汗恶风、易感冒4年,加重半年。体征见面色萎黄,舌淡,脉沉细。诊断为肺脾气虚,卫不固表。病程中易疲劳,稍劳即汗出,食欲欠佳,胃脘痛,失眠多梦,痛经,月经常后延。病因病机属肺脾气虚,卫外不固。
痛经自汗恶风肺脾气虚卫不固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经行后期、量少色淡、经闭不行、月经前后诸症、经期或前或后、量多少不一、面色苍白或晦暗、头晕耳鸣、小腹不温而坠痛、腰膝酸软、婚后多年不孕、经行衍期、性欲淡漠、卵泡发育不良、孕后胎元不固、流产频频、头晕目眩、困倦乏力、纳食不香、膝软腰酸、耳鸣、崩漏、痛经、产后恶露不绝、性交涩痛、小腹不温、腰膝疼痛加重、小便清长、产后风症、子宫肌瘤。中医病名包括月经病、崩漏、痛经、产后恶露不绝、性交涩痛、产后风症、子宫肌瘤。证型包括血虚偏寒、肝肾亏虚、宫寒不孕、习惯性流产、瘀血。病因病机包括血虚、肝肾亏虚、宫寒、瘀血。望诊包括面色苍白或晦暗。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病史。切诊包括脉象未提及。
痛经血虚偏寒肝肾亏虚宫寒不孕
查看详情 →
女,37岁。主要症状为经期小腹冷痛,经量多、色紫有块,经期延长,头昏乏力,喜热拒按,腰膝痠痛,手足不温,纳呆便溏,下肢浮肿。舌质有瘀斑,苔薄白,面色晦黯,脉沉迟而涩。中医诊断为寒凝血瘀,脾阳不振,本虚标实之证。
痛经脾阳不振血瘀本虚标实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经行腹痛1年,经前乳胀,经行不畅,小腹冷痛喜温喜按,经少有血块,血色黯澹,神疲气短,精神不振,心悸胆怯,失眠纳差。舌质紫黯,苔薄白腻,脉弦细。病机为情志内伤,肝气不舒,血行受阻,冲任不调,经血瘀阻胞宫。证属肝郁伤脾,瘀血阻宫。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证。
痛经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冲任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痛经数年,月经量少色淡,行经前乳房胀痛、恶心,行经时小腹痛、腰骶酸楚,平时食欲不振,喜冷食,腰痛,周身无力,下肢酸懒,四肢发凉,睡眠欠佳,白带多清稀。舌苔白稍厚,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痛经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腰酸
查看详情 →
女,26岁,痛经,初潮18岁即出现腹痛,严重时昏厥,下瘀块后缓解,有卵巢囊肿手术史。腹痛,昏厥,月经量少不畅,外感寒热,腰酸乏力,心悸,便溏,纳呆泛恶。脉细数,苔薄白,质微红。寒凝瘀滞。面色萎黄,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脉细,舌边有齿印。
痛经脾阳不振寒凝瘀滞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月经衍期,量少色黑,挟瘀块,痛经,经前乳胀,手足厥冷,恶心欲呕。元阳不振,宫寒血瘀。脉弦,舌淡,苔白。
痛经不孕症宫寒血瘀月经衍期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痛经多年,经期先后无定期,色暗有块,兼有胃病。脉弦细而涩,面色憔悴,食欲不振。中医病名属痛经,证型为气血不足、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寒凝血瘀。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痛经及胃病。
痛经血瘀胃病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33岁,剧烈痛经,失眠,白天极度疲乏,傍晚身体僵硬,多梦,睡眠时露睛,舌淡白、湿润薄白苔,脉沉、细、弦,腹部紧张、呈板状,上腹腹直肌紧张,脐旁轻度抵抗压痛,下腹腹直肌轻度紧张,耻骨上方可触到子宫肌瘤,外上方肌紧张尤为明显,属虚、癎证,痛经严重,经血量中等,月经周期28天,经期6天,内诊确诊为鹅旦大小子宫肌瘤,子宫阴道细胞学检查1级
痛经虚劳癎证失眠
查看详情 →
30岁,痛经,月经量多,腹痛,带状物排出,少腹右侧挛痛,胸闷梗塞,恶心嗳气,口渴耐冷,食欲不振,鼻腔干燥,手足心热,小便灼热,大便干结。肝阴不足,厥阴不能遂其条达之性,化火化燥。面色晦暗,舌红少苔,脉细弦。
痛经肝阴不足血热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小腹冷痛、月经失调、经量减少、继发不孕。病程2年余。中医诊断为痛经、月经后期、经量过少、继发不孕。证型属肾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肾气虚衰,阳气不足,寒湿外感,寒凝血滞,胞宫失养。舌象暗红,苔灰,脉沉软。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小腹冷痛,经行腹痛甚,经量暗红。
痛经月经后期经量过少继发不孕
查看详情 →
32岁,结婚8载未孕,月经周期错后,5~7/30~40天,月经量多色紫黯有瘀块,经前及经期腰酸腹痛,劳累后加重,乳胀胸闷,小腹发凉坠疼,带下量多色白或微黄。面色苍黄,精神不振,舌质黯红边有瘀点,苔白,脉沉弦。子宫后位,活动性欠佳,左侧附件增厚,右侧可扪及实质性肿块,压痛明显。气滞血瘀型痛经、不孕、症瘕。
痛经不孕症瘕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痛经病史6年,月经来潮时腹痛阵发,乳房胀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出,双足发凉,双手心发热,月经量时多时少,有血块,色黑红,周期正常,白带不多,睡眠欠佳,食欲不振。舌紫暗,苔薄白,脉沉弦。诊断为气滞血瘀,脉络瘀阻。
痛经气滞血瘀舌紫暗脉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月经不调、痛经、月经量多、白带异常、少腹憋胀、下坠,午夜加重。舌质澹,苔微黄,脉细尺沉。中医诊断为脾气不足,任脉失司,冲脉受郁,胞络失充,瘀阻成瘤。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思虑伤脾,痰湿内聚,凝结成块。舌象澹,苔微黄,脉细尺沉。
痛经月经不调瘀阻内生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