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性患者突发昏倒,伴高热汗出,病程急骤。昏迷,气促,按压眶上缘表情痛苦,心率100次/分,脉象细数。中医诊断为中暑,病因属暑热之邪,病机为暑秽侵袭,阴阳闭阻。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中暑暑热闭阻气促昏迷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高烧、头痛、抽搐、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暑热内盛,热盛动风,证属暑风。舌质红,苔白滑,脉滑数。高热神昏,抽搐不止。
高热神昏暑热内盛热盛动风抽搐昏迷
查看详情 →
30岁男性,壮热,体温40℃,面色红润,唇干,舌苔焦燥,口渴,多汗,烦躁,呼吸急促,头痛,脉洪大有力。暑湿伤于气分,热炽津伤,壮火食气。
中暑津液耗损气分实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吐泻交作,腹中绞痛,四肢逆冷,舌苔腻微黄,脉沉。病因感受疫疠之气由口鼻而入,直中脾胃,导致清浊混淆,升降失司。病机为邪入于胃则为呕吐,邪入于脾则为泄泻,湿遏热伏,气道闭塞。病名霍乱。
霍乱湿遏热伏升降失司四肢逆冷
查看详情 →
男,46岁,突然昏倒,头痛且晕,大汗出,口渴心烦,面赤气粗,高烧(T39.8℃),背微恶寒,苔黄燥,脉大无力,暑入阳明,暑热伤气,燔炽阳明,热蒸腾于外,热扰于内,热上蒸头目,面红耳赤,郁热迫津液外泄,苔黄燥,脉数属阳明热盛,暑热蒸腾汗泄过多,正气耗伤。
中暑阳明热盛汗出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要症状包括畏寒高热、喘促、身麻刺痒、心烦呕吐、口干不饮、双目红赤、排便困难、小溲灼热。病程九天。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热劫津液,毒陷心包。症见昏迷、浮肿、抽搐、喉间痰鸣、痰涎黄白黑兼有、面部及皮肤紫瘀、头部四肢舌体强硬。体征包括体温39℃、呼吸脉搏微弱、血压低。舌象未明确,脉象未提及。
农民肺肺络损伤气道阻塞心包热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产后高热八天,体温39.5℃。产后发热,阳明气分热盛。舌苔薄黄,质红,脉濡数。气血暴虚,暑邪内袭,阳明气分热盛。恶露已净,发热旬余不退,神情萎靡,头身疼痛,少汗不咳,口干欲饮,食欲不振,大便干少,小溲色黄。
产后发热阳明气分热盛气血暴虚暑邪内袭
查看详情 →
男,31岁
头重剧痛,肢体酸困重痛,身热恶寒,微汗,胸闷腹胀,恶心欲吐,舌苔厚腻,脉滑
暑湿伤表,肺气不得宣降
面色正常,舌苔厚腻,脉滑
中暑昏倒暑湿伤表头重头痛肢体酸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伏暑挟湿,高热7日不解,胸痞泛恶,渴不引饮,便下溏泄。舌苔白腻。脉濡数,后转濡细、濡。病因为伏暑兼感寒湿,病机为寒湿侵于脾胃,湿邪伏暑未清。
伏暑挟湿脾胃湿滞湿邪未清纳少胃呆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汗出甚,乏力,胸闷气短,懒言少动,四肢困倦,精神不佳,不思饮食,舌澹红苔白,脉弱。虚人中暑,暑湿伤人,气津两伤。面色淡,舌象澹红苔白,脉象弱。
虚人中暑气阴两伤暑湿伤人肺脾气虚
查看详情 →
余某,女,29岁,产后11天,高热2天。主诉高热,伴头晕乏力,胸闷烦躁,多汗口渴,恶露量多。舌红苔少,脉虚细而数。辨证为伤暑发热,兼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不足,暑热耗气伤津。
产后中暑气阴两虚暑邪未清恶露量多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主诉暑热作业后头不适、心悸气促、大汗淋漓、昏倒。面色苍白,冷汗如油,四肢厥冷,双目上视,瞳孔缩小,心律促而弱,血压测不到,苔薄白,脉微若绝。诊断为暑厥,病因系酷暑蒸熏,汗出过多,阴液耗损,形气本虚,正气耗散过甚。
暑厥阴液耗损正气耗散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患者秋初忽得吐疾,胸膈痞痛,浆汁不入口。六脉俱伏,胸间高起,闭不大便。中医病名属气郁,证型为气郁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致气机郁滞。面色晦暗,舌象未详,声音低微,无明显气味。问诊提示情绪波动,病程较短。
气郁情绪波动胸膈痞痛闭不大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妙龄,性别女。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咽痛、鼻塞、寒战、高热、口干口苦、烦躁、咳嗽、脘痞不食。病程2日。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内有湿热。舌质红,苔薄黄腻,少津。脉数紧。体征为高热病容。
中暑外感风热内有湿热高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