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气下陷+湿热下注

患者年逾花甲,主诉肛门肿胀、出血,病程多年。湿热下注,肝肾阴虚,中气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畏寒乏力,大便或清或溏,解时延长。病机为湿热迫结下焦,肝肾阴虚,中虚气陷。
湿热下注中气下陷痔漏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43岁,小产后胞宫受伤,持续流黄水,气味秽臭,病程3年余。舌质红,苔薄黄,后转为黄腻,脉细数、滑数、虚数。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带脉失约,湿热滞留,任脉不固,带脉弛缓,湿热下注,中气虚弱,湿热复盛。病机为湿热下注,中气下陷,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湿热下注中气下陷带下病任脉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腰痛、尿色红赤,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为尿血,证型为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能统血,肾虚不能固涩。面色萎黄,舌质淡少苔,脉象细弱。
肾盂肾炎脾肾两虚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腹胀痛、腹泻,大便每日5~6次、8~9次不等,黏液样和血便,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腹痛较甚。面色萎黄,晦暗无华,神疲乏力,极度消瘦。舌淡而晦,苔白腻,脉沉缓,重按无力。证属脾虚湿滞,中气下陷。辨证为脾虚气陷,肾阳不足。
湿热下注放射性肠炎脾虚气陷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患者 咳嗽 2月 夜间不宁 呛咳 痰少 胸痛 小便失禁 脉沉滑而弱 舌尖红无苔 肺阴不足 肺气失宣 面色萎黄 舌澹暗无苔 脉沉迟微弱 舌澹胀苔薄白 脉沉细弱 舌澹苔薄白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
中气下陷肺阴不足脾胃虚弱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反复面睑及双下肢浮肿3月,复发加重1周。颜面、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面部烘热,头昏胀痛,心烦不寐,腹胀纳呆,尿量少,大便溏滞不爽。舌红润,苔黄腻,脉弦稍数。中医诊断水肿(中气下陷),辨证中气下陷,湿热内阻。舌象舌红润,苔黄腻,脉象脉弦稍数。
中气下陷水肿湿热内阻脾虚
查看详情 →
女,79岁,尿路感染1年余,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疲劳较甚,腰酸胀痛,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中段尿培养有大肠埃希菌,淋证,肾气亏虚,湿热下注,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疲劳,腰酸胀痛。
湿热下注尿路感染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阴挺,小便刺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阴挺,证型脾虚肾亏、气虚下陷、肝郁脾虚、中气下陷。病因病机为脾虚肾亏、气虚下陷、肝郁脾虚、中气下陷。望诊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阴挺、小便刺痛、少腹不适、背嵴腰脚酸楚、带下淋漓,切诊脉象濡细。
中气下陷阴挺脾虚肾亏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小腹胀满、排尿困难、夜尿频多、情绪急躁、咽痒、汗出、眠差、双下肢轻度水肿。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消渴病癃闭,病机为湿热下注、气机郁滞、肝脾肾虚。病程较长,西医诊断包括神经源性膀胱、2型糖尿病、双肾囊肿、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湿热下注中气下陷消渴病癃闭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小腹胀、肛门坠胀、小便艰难、气短、乏力、精液带血。病程3月余。中医病名为精浊,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中气不足,中气下陷。
中气下陷慢性前列腺炎气虚血瘀证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半,主诉小便频数1年余,小便淋漓不尽,少腹胀坠,面色黄白不华。中医病名膀胱刺激征(淋症),证型中气下陷,元气不固。病因病机为中气下陷,元气不固则膀胱失其制约。望诊见舌质澹,闻诊未提,问诊见精神疲倦,饮食减少,肌肉消瘦,小便浅黄,切诊脉象沉缓无力。
尿频失禁中气不足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8岁,反复尿频尿急,时伴小便涩痛6个月余。小便频数而急,涩痛不甚,溷浊不清,神倦乏力,面色萎黄,腰酸膝软,舌澹红,苔微黄而腻,脉濡数。中医病名:淋证。证型:下焦湿热留恋,脾肾亏虚。病因病机:湿热下注,脾肾亏虚,中气下陷。望诊:面色萎黄,舌澹红边有齿印。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尿频尿急,腰膝酸软,体倦乏力,纳食减少,夜寐欠安。切诊:脉濡数。患者,女,42岁,反复尿频尿急2年,伴尿后余沥不尽,下腹部坠胀不适。小便频数而急,尿后隐痛,精神委顿,消瘦乏力,腰酸膝软,纳差便溏,舌澹苔薄白,脉沉弱。中医病名:淋证。证型:脾肾亏虚,中气下陷。病因病机:脾肾亏虚,中气下陷。望诊:舌澹而暗。问诊:尿频尿急,下腹坠胀,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纳食减少。切诊:脉濡。
中气下陷尿道综合征下焦湿热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反复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再发1周。淋证,湿热下注膀胱兼气阴亏虚。舌红、苔花剥,脉细弱。空腹血糖7.5 mmol/L,尿潜血(+-),白细胞(++),尿胆原(+-),pH值5.0,白细胞12个/uL,结晶7个/uL。既往2型糖尿病史5年。
湿热下注热淋气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主诉便血,肛坠,下腹疼痛,纳食不香,中脘不舒,小便色深。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正气受损,余邪未尽,热邪灼津伤络。病因病机为正气受损,热邪灼津伤络。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便血、肛坠、下腹疼痛、纳食不香、中脘不舒、小便色深。切诊脉细。三诊提及腰酸,夜尿频,阴道分泌物,苔薄,脉沉细。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湿热下注。
湿热下注中气下陷宫颈癌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脱肛1年余,近周加重,每次解便或用力抬物时直肠脱出,需手动复位。直肠下垂6cm,肛门及脱出物红肿、热痛。诊断为脱肛。中医病名为脱肛,证型为中气下陷、肾虚不固,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肾虚不固、湿热下注、气血郁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中气下陷湿热下注脱肛肾虚不固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脱肛3年,便后鲜血淋漓,需手动复位。肛门脱出,局部紫赤肿痛,面白神倦。证型为中气下陷所致顽固性脱肛。面色苍白,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病因为体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兼有大肠湿热下注。
中气下陷脱肛气虚下陷大肠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小溲频数,夜半小溲四五十次,滴时尿管疼胀,胸闷不能尽舒,胃纳不香,汗多,两手心发热。舌苔薄腻,脉濡滑而数。中医病名属淋浊,证型为气阴二虚,湿热下注膀胱,中气不足,脾胃运化不能循常。病因病机包括湿热下注、气阴两虚、脾胃运化乏力。望诊见舌苔薄腻,切诊见脉濡滑而数。
中气下陷湿热下注淋浊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38岁,主诉子宫脱垂一年,经治时好时犯。小腹坠胀,子宫下垂,劳动加剧,兼有纳少、乏力、便溏。面色澹黄少华,舌澹,薄白苔,脉细弱,两尺尤甚。中医诊断阴挺(子宫脱垂),病因过劳伤气,中气下陷,胞宫失摄。
子宫脱垂气虚下陷中气不足胞宫失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主诉小溲频数、腹胀里急、小便清。舌淡苔薄,脉濡。证属中气下陷。
中气下陷膀胱气化不及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右小腿慢性溃疡20余年,肉芽不新鲜,周围色素沉着,伴有湿疹瘙痒,夜间疼痛,静脉曲张,口中干,小便黄,面色少华。右腓骨中下段骨质破坏,骨皮质增厚,骨膜增生。中医病名臁疮,证型湿热瘀阻兼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气血虚,湿热留恋筋骨,静脉曲张致血液回流障碍。望诊见面色少华,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口中干、小便黄、夜间疼痛。切诊未提。
慢性溃疡湿热瘀阻气血不足静脉曲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