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热不寒

二十余岁,遍身发热,汗出淋漓,热解后反复,病程两昼夜。寒热往来,肝胆虚极,元气欲脱。左脉微细模糊,按之即无。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脉象微细模糊。
伤寒证肝胆虚极元气欲脱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寒热往来,汗出热减,病程10天,胁痛拒按,深呼吸加重,口渴不欲饮,咳嗽,素体消瘦。舌红,苔中黄,脉数。既往有小便不利病史。中医病名属胁痛,证型属湿热蕴结,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气机阻滞。望诊见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寒热往来、胁痛、咳嗽、口渴不欲饮,切诊脉数。
胆囊炎寒热往来胁痛拒按口渴不欲饮
查看详情 →
赵某,38岁,男性。鼻衄如泉,舌薄黄,脉浮数,热不寒,有汗不解,渴欲凉饮。温邪由卫入气,迫血上行清道。温邪化燥,气血两燔,大热大汗,鼻衄如泉。衄仍未止,神烦谵语,舌绛不渴。温邪已入血。舌薄黄,脉浮数。神烦谵语,舌绛不渴。
鼻衄如泉温邪入血气血两燔舌绛不渴
查看详情 →
男,38岁,病程旬日。但热不寒,入夜尤甚,神情烦乱,喜笑如狂。脉沉滑有力,苔焦黑燥裂、舌边紫绛。瘀热搏结,蓄血下焦。热结伤津,阴液受劫。舌津已回,灰黑之苔渐脱,脉静身凉。
瘀热搏结热结伤津蓄血下焦阴液受劫
查看详情 →
男性,55岁,发热10日,体温37.5℃~38.5℃,口渴不欲饮,身体疲乏沉重,汗出而低热不退,头昏,身体重着,汗出身凉,移时复热,胸脘痞塞,不欲食纳,胸背部凉,头部热,舌质暗澹,苔黄腻,脉濡数,诊断为湿热证。
发热湿热证舌黄腻胸脘痞塞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疟疾间日一发,已三潮,恶寒壮热,大汗淋漓,面黄不华,周身无力。舌苔薄白,脉弦滑。病因属暑月贪凉淋浴,感受寒邪,伏于少阳,阴阳相搏,发为正疟。病机为少阳经气不舒,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遏之。
正疟少阳郁滞气血耗伤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高热,但热不寒,每日或隔日发作,伴有下肢酸热感,热后汗出,汗后热退。病程25天。中医病名为高热,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直接描述。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高热湿热内蕴肝郁气滞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每日但热不寒,汗出多,似疟,稍觉少力。脉弱,舌红,中有黄苔。诊断为气阴两亏,温疟。二诊时大便不通,窘急,汗多,不耐风,小便红赤。诊断为腑气不通。
温疟气阴两亏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高热1周,体温39.2℃~40℃,热不寒,阵发腹痛,泛泛欲恶,心下作痞,按之濡软,大便闻结,小溲黄赤,脉浮数,舌红苔薄黄,阳明痞热证,外感邪热,壅滞中焦,气机不利,腑气不通。
伤寒病阳明痞热高热腹痛
查看详情 →
女,26岁,病程四日,恶寒后但热不寒,汗泄,体温39.7℃,面色浮红,口苦咽干,渴饮,头昏,大便秘结,胸痞腹满,小溲黄赤,月汛适临。舌质红,苔薄黄,脉洪而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辨证为温热兼湿夹食滞,内蕴阳明。病机为邪踞阳明,经腑并病,素禀阴虚,月汛适临,暑湿热邪内蕴。
温热夹湿食滞阳明口苦咽干大便秘结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高热一周,体温39.2℃~40.1℃,但热不寒,阵发腹痛,泛泛欲恶,大便闭结,小溲黄赤。脉浮数,舌红苔薄黄。中医诊断胃热作痞。病因病机为胃热内蕴,气机痞塞。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高热腹痛大便闭结胃热作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右胁胀痛,泛恶,食欲不振,腹胀,厌油腻,苔黄腻而厚,脉弦大而数。中医病名属胆石症,证型为湿热积滞,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肝胆,煎熬胆汁郁积成石。望诊见苔黄腻厚,舌象异常;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右胁痛、泛恶、食欲不振、腹胀、厌油腻;切诊见脉弦大而数。
胆石症湿热内蕴肝胆郁积右胁痛
查看详情 →
脉形细数而濡,细为阴伤,濡数为邪从热化,逗留气分,形黄乏力,暮热不寒,气阴并伤。舌绛,苔中掯,脉滑数。阴经伏邪转出少阳,阴分之邪续有疏解之象。
气阴两伤午后潮热舌绛苔中掯
查看详情 →
女,40岁,风温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头痛,一身尽痛,咳嗽、呕吐,壮热不退,汗出懊恢,目合口噤,半昏迷状态。洪滑脉,白舌干。风温之邪犯肺,肺之邪热不从皮肤外解,反向内逼,由气入营,逆传心包,邪热与痰浊胶固,蒙蔽清明。风为阳邪,厥乃阳厥。
风温证肺热痰浊营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发热、咳嗽7天。发热,但热不寒,咳嗽阵作,痰黄质黏,右胁肋刺痛,精神不振,口干,纳谷不香,大便不成形、黏滞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带弦。中医诊断为风温肺热病,证属痰热壅肺。病因病机为风热之邪外侵,邪热恋肺,灼液为痰,湿热内蕴。
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湿热内蕴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午后但热不寒,无汗,胸痞。病程未明确。温疟。病因病机为暑邪转入募原。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声音、气味、病史等四诊信息未明确。
时右操劳暑邪入里温疟午后但热
查看详情 →
患者起病七日,先寒后热,寒则震战,热则烦渴,恶心胸闷,汗出溱溱,气味甚秽。脉象弦滑,苔白质腻。病起之际,适值失精。辨证为湿疟,属少阳阳明湿热阻遏。病因病机为时感之邪与湿溷合,阻遏少阳阳明,少阳主半表半里,阳明胃络上通于心。舌象白质腻,脉象弦滑。
湿疟少阳阳明寒湿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恶寒发热,午后热势高,转为但热不寒,头痛肢疼,心烦内热,晚间烦躁,发厥神昏,发热三日,胸部有隐约红疹,胸前有少数颗粒散在皮下,温热病,外感风热,邪热亢盛,肺胃热盛,脉数。
温热病发热胸疹头痛
查看详情 →
46岁男性 发高热伴恶寒 体温38.8℃ 咽部充血 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稍肿大 心率112次/分 伏暑证 气瘿 气瘿 气瘿 卫气同病 面色正常 舌红稍减 苔微黄 脉弦细数 心悸 倦怠乏力 舌尖红 脉促
伏暑证甲亢暑湿内伏卫气同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汗出不清,热不解。邪在气分。舌象未提,脉象未提。外感邪热,病程未明。
肺热气分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