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0岁,月经情况经行前后不定,量多,色暗红,发热37.6~38℃,右少腹胀疼,头晕痛,咽喉疼痛,带下量多,色白或黄,胃纳一般,大便难解,小便澹黄,脉象细数,舌苔薄白,舌尖红。中医病名经行发热,证型肝肾阴虚,相火内动。望诊舌苔薄白,舌尖红;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发热、月经异常、带下、大便难解;切诊脉象细数。
内热经行发热肝肾阴虚阴虚
查看详情 →
女,73岁,腹胀腹水,腿肿,牙龈出血,皮肤瘙痒,肝区刺痛,形瘦,四肢皮包骨头,舌红苔黄燥,脉沉弦,肝脾不和,阴血亏虚,湿浊停滞,阴虚内热,气滞湿阻,血虚生风,脾失健运。
内热肝硬化肝脾不和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51岁,头晕一天,眩晕,肾精不足,舌暗红,苔黄薄,脉弦,耳鸣,听力下降,畏冷,口臭,内热,阳虚,血瘀,肝肾不足,清窍不荣,阴虚生内热,阴虚及阳。
内热眩晕肾精不足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哭笑无常,汗出心悸,病程未明。中医病名:脏燥、百合病。证型:肝郁化火,心肺阴虚内热。病因病机:肝郁伤阴耗液,心之气阴不足,阴虚生内热。面色无华,舌红少苔。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描述包括哭笑无常、汗出、心悸、手足发烧、尿黄热感。脉象未明。
内热脏燥百合病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感冒发热两周,表现为午后发热、先冷后热、无汗、口渴喜冷、烦躁、恶心、头痛、头晕。舌暗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证为感冒(巨细胞病毒感染),表寒里热证,邪在半表半里。复诊时舌澹红,苔中间黄腻,脉弦滑。三诊时发热退,舌暗红,苔薄白,脉细。
内热感冒表寒里热半表半里
查看详情 →
杨某,女,66岁。左耳鸣响、耳内流血、头痛、口干而苦、内热、畏寒肢冷、胸闷气窒、纳食减少。中医病名:耳鸣、头痛。证型:真阳失守、火不归原。病因病机:高年下元不足、阳不摄阴、血溢络外。望诊:苔薄腻,色淡黄,质干。闻诊:声低气怯。问诊:内热口干、夜寐盗汗、畏寒、四肢清冷。切诊:脉沉细。
内热耳衄头痛苔薄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周身关节酸痛二月,病程二月。中医病名行痹,证型风邪阻络,兼有内热。病因病机风湿留恋经络,气血流行不畅,风邪所胜,兼有内热。望诊舌边尖红,苔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怕冷,恶风出汗,咽痛,纳差。切诊脉细。
内热行痹风邪阻络
查看详情 →
五十四岁女性,主诉感受温病兼喉疼,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温病,证型:内热外感,病因病机:劳心过度,内热上潮,仲秋感受风温。舌上白苔满布,脉浮滑而长,右关尤重按有力。
内热温病风温咽喉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痛眩晕、舌謇语言不清、左半身瘫软无力。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风痱。证型为肾气不荣,风中经络。病因病机为风中经络,肾气不荣。舌象为舌稍歪,瘦敛干红不华,苔薄黄燥。脉象为沉弦细数。血压178/102mmHg。
内热头痛眩晕风痱血压高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低热多饮多尿10个月,每日饮水量大,尿频量多,尿色清如水,无痛感,胃纳不香,肌肤无汗,自觉内热,喜凉饮。尿比重1.000,空腹血糖86mg/dl,血常规未见异常。辨证为肺胃蕴热炽盛,津液被灼,素体肾气不足,膀胱收摄少权,属上盛下虚之候。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细。
内热消渴症肺胃蕴热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主诉月经先后不定期,持续6个月。病程6个月。中医病名月经先后不定期,证型肝郁血热。病因病机情志不遂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冲任失调。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伴随症状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头痛目涩,胸闷乳房及少腹胀痛。
内热月经先后不定期肝郁血热情志抑郁
查看详情 →
女性,71岁,发作性头晕、心悸4个月,头晕、头重如裹、心悸、紧张、恐惧、自汗、目涩。中医病名属肝肾阴虚,证型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夹风痰上扰,热扰心神,神不守舍,肝阴不足,目失所养,舌红苔薄黄,舌黯有齿痕,脉细滑数。
内热头晕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3个月,左踝关节肿痛,时有腹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紫癜(血热妄行)。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蕴生内热,热邪迫血妄行。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内热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舌质红
查看详情 →
郑某,女,22岁。经血非时而下间作6年,经色鲜红,质稍稠,腰酸,烦躁易怒,夜寐欠安。舌红少苔,脉沉细。崩漏,肝肾阴虚内热。舌红少苔,脉细弦。舌红苔白,脉细略数。腹软无压痛。
内热崩漏肝肾阴虚舌红少苔
查看详情 →
视瞻昏眇,病程较长,舌苔满,舌苔白略腻,质绛,脉沉滑,口中干而黏,便稍硬,舌苔白稍腻,质红,脉沉而弦滑,脉气较和,脉虚而关尚盛。中医病名视瞻昏眇,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外感或内热。望诊舌象异常,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视物不清、唇干、口中干黏、便硬、呕意,切诊脉象沉滑、沉而弦滑、虚而关盛。
内热目疾肝火上炎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左胁痛甚,不可仰卧,咳则震痛。脉弦数,舌苔干而花黄。诊断肋膜炎。二诊主诉胁痛瘥减,热亦较平,脉弦,舌奇绛,苔干。三诊主诉肋膜炎向愈,汗漏不止,蜷卧,郑声,脉无根,舌质尚干绛。四诊主诉热已退,汗漏未止,咳尚引胁痛,脉弦而迟,舌厚苔干。五诊主诉热不作,汗遂止,咳虽不除,已不觉痛,脉弦细,舌色渐澹,苔薄而松。病机为邪入少阳,兼内热,后因误服表药致亡阳。
内热肋膜炎邪入少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月经提前,周期1天,量少色鲜红,行而不爽,伴面红如妆,虚烦不宁,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微数。诊断为肝肾亏损,内火扰动,阴精伤耗。
内热月经提前肝肾亏损阴虚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体虚不长四年余,腹中饱胀,嗳气,口臭,胃痛,磨牙,大便干结色黑,面色黧黑,消瘦,体重不足15kg,身困乏力,自汗盗汗。舌质红,花剥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疳证(疳积),病因病机为脾胃受损,纳化失健,饮食积滞,气血津液亏耗。
内热疳证脾虚积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主诉经量多、黑带连绵、黄白带夹黑、气味腥臭、身体虚弱、面黄唇白。中医病名黑带,证型肾水虚乏、阴虚内热、脾不摄血。病因病机为肾水虚乏、虚火蒸熬、积血枯涸、阴虚内热、脾不摄血。望诊面色不华、舌质澹少苔;闻诊气味腥臭;问诊经量多、腰酸、头眩、精神不振;切诊脉虚细而数,细数。
内热黑带肾水虚乏营血虚亏
查看详情 →
患者三十余岁,主要症状为痢疾,红白参半,继而变为赤痢,腥臭,血水夹杂脂膜,腹中切痛,烦躁不能饮食,脉弦而微数,重按有力。中医诊断为痢疾,病因因懊恼生内热,热下移肠中,酿成痢疾,病机为热毒内蕴,肠中脂膜受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烦躁、不能饮食,切诊见脉弦而微数,重按有力。
内热噤口痢肠溃疡烦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