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冠心病、心动过缓、彻夜不眠、心悸自汗、气急、咳嗽痰黏、形寒怯冷、时或潮热,舌苔薄腻中剥,脉沉细,病性为气血虚,心肺脾肾虚实夹杂
心肺脾肾虚实夹杂冠心病心动过缓失眠
查看详情 →
女,46岁,经多如崩40日,面浮肢肿苍白,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四肢无力,病历年余。中医病名:经崩。证型:肾气虚,冲任不固。病因病机:天癸将竭,肾气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经血失约。舌质澹偏燥,脉沉细而软。
气血两虚经漏不止肾气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小腹坚满痛,宫癌扩坠出于阴道口,漏下赤白沃,污水淫淫下,咳逆上气,虚赢不足,大便不实。子宫癌,湿热下注,气血亏虚。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声音低微,气味未提,问诊见小腹痛、漏下、咳逆、虚赢、大便不实。脉象未提。
气血两虚肾虚子宫癌脾虚
查看详情 →
46岁,阴道出血,疼痛剧烈,消瘦,乏力,阴道分泌增多,大便时肛门疼痛,饮食减少,流质维持,面色苍白浮肿,气息微弱,形瘦骨立,呻吟,舌光嫩有齿印,脉沉细无力,疼痛持续,病程较长,气血俱虚,疼痛难忍,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象异常,脉象虚弱,病程进展缓慢,症状持续存在,病情危重。
气血两虚肾虚宫颈癌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产后阴道出血不净,持续68天。恶露色澹红,质稀,伴小腹空坠感,腰微酸,神疲乏力。舌澹,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中医诊断产后恶露不绝,病机为体虚未复,冲任失固。
肾虚产后恶露不绝气虛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多,周期提前,经期延长,经色红有血块,经前头痛、心悸、五心烦热、胸闷、腰酸腹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月经过多。病因为人工流产致冲任损伤,带脉下陷,病在肝、脾、肾,气血俱损。
肾虚气血两虚月经过多冲任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主诉乏力、气短,病程3年。气血两虚,肾虚有瘀。舌质暗,有瘀斑,舌苔厚,脉细,尺脉弱。白细胞减少,血常规示WBC低于正常。诊断为虚劳,病机为气血不足,肾虚兼有瘀血。
气血两虚肾虚瘀血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白细胞减少1年余。精神差,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食较少,经年畏寒,易汗出,夜寐较差,肢体麻木,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少,舌面有裂纹。脉沉弱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脾肾虚弱,生化无权,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脾虚则气血无以生化,肾气不足则髓海不充。
脾肾虚弱气血两虚白细胞减少症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女性。阴道持续流血量多17天。月经周期28~30天,持续4天,量多。面色萎黄,唇爪甲色澹无光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酸腿软,小腹隐痛。血红蛋白8.2克/升。崩漏。脾肾两虚、气血虚弱证。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崩漏脾肾两虚气血虚弱出血
查看详情 →
解某,29岁,已婚。主诉已婚8年未孕,经期过期不净。症状包括经期过期不净、量多、舌澹、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胱白。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为月经延期证,证型为脾虚不统、中气不足、冲任不固。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肾气不纳、冲任不固。
气血两虚月经不调脾虚不统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女,40岁,腰痛伴镜下血尿2年,近日加重。腰酸痛,乏力,畏寒,月经减少,夜尿频多。舌暗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腰痛,脾肾两虚,气滞血瘀。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58岁。头晕、乏力、耳鸣、腰酸痛、下肢浮肿、大便溏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正常。气血两虚,脾肾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气血两虚肾虚虚劳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李某,女,18岁,耳鸣持续月余。耳鸣如蝉,昼夜不止,劳则加重,伴头晕眼花,耳内空虚冷感,纳差腹胀,倦怠乏力,懒言怯动,健忘失眠。面色微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耳鸣,辨证为心脾两虚,清阳不升,耳失温养。
耳鸣心脾两虚清阳不升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每日清晨头昏气短3个月,时有欲倒之势。舌澹红苔白,脉芤。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两虚,病机为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舌象澹红苔白,脉象芤。
气血两虚头昏气短神明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有既往流产及早产史,现妊娠55天,腰酸、下腹阵痛,未出血。舌黄微垢,脉细数。诊断为气血两虚,胎元不固。二诊出现阴道出血,舌黄腻根垢,脉弦滑。三诊出血减少,舌薄黄腻,脉弦滑。四诊舌白腻,脉沉滑微数。五诊舌中糙黄,脉左滑数、右细数微滑、尺弱。六诊舌白腻、中微黄,脉左弦滑数、右细弦数。诊断多次调整,仍以补气血、健脾固肾、固冲任为主。
气血两虚肾虚滑胎胎元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主诉耳鸣持续月余。耳鸣如蝉,昼夜不止,劳则加重,伴头晕眼花,耳内空虚冷感,纳差腹胀,倦怠乏力,懒言怯语,健忘失眠,欲静厌动,面色微黄,月经量少色澹。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耳鸣,辨证为心脾两虚,清阳不升,耳失温养。
耳鸣心脾两虚清阳不升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