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头眩、半身麻木、心乱神昏。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肝风挟痰。病因病机为肝风挟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头眩、麻木、心乱神昏,切诊提示左脉弱为血虚,右脉弱为气虚,气血两虚。
半身麻木头眩心乱神昏肝风挟痰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左半身麻木,每日多次阵发性发作,伴心烦、头胀、欲哭、食欲不振、胸闷。舌苔白腻,脉沉弱涩。中医诊断为痰郁气滞。病机为痰湿内阻,气机不畅。
半身麻木痰郁气滞肝气郁结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行走不稳、左半身麻木无力、说话困难、泛恶、口咽干涩、痰多。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肝肾阴虚,风痰上扰,兼有血虚。舌质暗红,苔腻糙少津。脉象未明确。
左半身麻木高血压脑梗塞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男性,62岁,左侧半身麻木和行动困难,语言謇涩,气短,周身乏力,口角流涎,舌质暗,舌苔滑腻,脉细滑,脑CT示右侧内囊出血(陈旧性),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恢复期,辨证气虚痰阻,脉络瘀阻。
中风恢复期气虚痰阻脉络瘀阻肢体活动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失眠、疲乏、痰多、恶心、喉咙堵塞、手麻、左半身麻木、精神失常。病程两年余。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直接提及,病机为痰阻气道、痰阻经隧、痰迷心窍。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复杂,病史明确。切诊脉象左脉伏匿,右脉来去不一,后转为沉缓,舌体柔嫩,最终脉缓,舌正常。
神经官能症痰迷心窍痰阻气道痰壅经隧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头晕、左半身麻木1年,近日加重,左侧上、下肢活动欠灵活,言语正常,牙痛,右下颌骨肿块3cm×2cm,轻度压痛。咽干,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阴虚肝热,痰湿阻络。病因病机为阴虚肝热,痰湿阻络,血瘀气滞。舌象红,苔黄,脉弦滑。
中风先证阴虚肝热痰湿阻络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下半身麻木,食欲减少,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发热,自汗,面色苍白,小便短,大便溏。面色澹白,舌澹无苔,脉豁大无力。诊断为气血俱虚。
下半身麻木气血俱虚面色苍白食欲减少
查看详情 →
男,51岁,右半身麻木1年,加重半月,伴有神志模煳、失语、嗜睡、乏力阵阵发作,日发5~10次,午后加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左颞叶脑梗塞,脑萎缩。脑萎,病因病机为劳心劳力过度,日久耗伤精气,下元不足,脑髓失养而枯萎。
脑萎髓海不足肾气亏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9岁,阴道不规则出血14天,月经7~8/15~30天,量多色红夹血块,经前乳胀,经前半月头昏怕光,四肢肿胀,经净后肿消,舌红苔薄,脉72次/分,心脾两虚,气不摄血,舌红苔薄,脉72次/分,舌红苔白,脉72次/分,舌澹红苔灰有裂痕,轻度齿痕,脉紧弦,舌澹红苔灰薄,脉数,舌澹红少苔,脉76次/分。
月经不调心脾两虚气不摄血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右半身麻木,恶寒肢冷,自汗、短气,肢体困倦。舌澹少苔,脉虚大。中医病名属气虚,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右半身麻木气虚
查看详情 →
女,59岁,头痛、头晕,病程较长,伴左半身麻木、抽动,血压210/120mmHg,主诉因家事烦劳致肝气郁结,中风抽搐,日发1~2次,行动不便。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风火相煽,病机为肝阳上亢,内风扰动。望诊见面色晦暗,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头痛、头晕、肢体抽动、麻木。切诊见脉弦数。
高血压肝气郁结风火相煽中风抽搐
查看详情 →
患者左半身麻木,不能使用,时常头晕,多思虑。脉弦滑。诊断为肝风未平。中医病名属肝风证,证型为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风痰上扰。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弦滑。
左半身麻木肝风未平头晕多思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右侧肢体活动障碍51天,偏瘫步态,口角左歪,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无力及走路足趾擦地,右半身麻木,活动不灵,头晕不适,言语謇涩。舌澹黯,苔薄腻,脉细滑涩。证属气虚血瘀,风痰阻络。
右半身麻木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头晕头痛,行走漂浮,左半身麻木如蚁行,心烦不寐,腰酸耳鸣,胸闷善太息,大便溏薄,夜尿频数。舌质红暗而胖、苔少,脉沉细弦。中医病名属肝肾阴虚,证型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望诊见舌质红暗而胖、苔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烦不寐、腰酸耳鸣、胸闷善太息、大便溏薄、夜尿频数。切诊见脉沉细弦。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头晕头痛肢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2年,1963年8月仆倒后右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病程久。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血两亏,瘀阻脉络。望诊见形体消瘦,舌赤无苔;闻诊未提;问诊见言謇舌强,头晕头痛;切诊脉沉细。
中风后遗症气血两亏瘀阻脉络头晕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左半身麻木,左侧口㖞,右侧偏头痛。病程自2003年春节期间发热后开始。中医病名属肢体麻木,证型为肝风内动,营卫不和,阴血亏虚,经脉阻滞,清阳不升,血虚寒滞,肝肾不足。望诊见舌黯红,咽红;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腹胀、睡眠差、手颤、肌肉跳动、尿黄;切诊见脉沉弦、细弦、左沉右弦、细小弦。
半身麻木肝风内动营卫不和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右半身不遂伴头晕5天。高血压史17年,间断头晕、双下肢无力,劳累或情绪波动后加重,血压最高达200/130毫米汞柱。右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低,伸舌偏右,示齿口向左歪,右半身痛觉减弱,肌张力偏高,右侧肢体无主动运动,右巴彬斯基氏征(+),右霍夫曼氏征(+)。舌红,苔白微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
中风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左手背患疔,一臂麻木,次日半体皆然,神思昏聩。疔毒壅盛,气血阻滞,邪毒内陷,蒙蔽清窍。面色晦暗,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沉细而迟。
半身麻木疔疮神思昏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左半身麻木3月。既往史有脑梗死、颈椎病、高血压。症状包括左半身麻木、无力、神疲气短、头部麻木、颈项不舒、精神差、记忆力减退、语言不利、左手功能差、握力弱。舌质澹,苔薄。脉弦缓。中医辨病为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络阻、肾亏风动痰生。
中风气虚血瘀肾亏风动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主诉人工流产后半身麻木2年。左脚发麻渐延及左半身,情绪波动加重,心神不定,夜间易醒,饮食不慎则腹泻呕吐。半身麻木,脘腹胀,矢气频繁,肠鸣,昼冷夜热,盗汗,大便不成形,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舌体胖,舌质暗,苔黄腻,脉沉细小弦,面色晦滞,两目无神。中医诊断产后痹证,证属气血不足,肝脾不和。
产后痹证气血不足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