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某某,女,40岁。眩晕,伴恶心呕吐、头昏胀、耳鸣、不欲饮食。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胃气下降。舌红苔白,脉红。体征见大便干燥。
气血不足眩晕肝肾亏虚湿浊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反复头晕2年,加重半月。症状包括头晕、心悸、记忆下降、失眠、神疲懒言。病史示食欲减退,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澹。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心脾两虚,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饮食失调致心血脾气亏耗。望诊示面色萎黄,舌质澹。闻诊未见异常。问诊示症状及病史。切诊示脉细弱。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心神不宁脾不升清
查看详情 →
女,46岁,眩晕反复发作,视物觉旋转不定,伴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面色㿠白,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心脾亏虚,气血不足,脑失所养之眩晕证。
气血不足眩晕证心脾亏虚脑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胃癌Ⅱ期手术后4年,近两年常觉胸闷气短,自汗易感,进食后偶有泛呕酸水,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夜寐不安,腰膝酸软,腰背部怕冷,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质偏澹,边有齿印。脉细弦。证属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胃癌术后脾肾两虚夜寐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半,女性。主要症状为不能站立、不能坐、上肢不能抬举。病程约一个月。中医病名痿症,证型风中经络,筋骨失养。病因病机风邪侵袭,气血不足,经络阻塞。望诊舌无垢苔,舌质正常。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微数,后诊脉缓,三诊脉沉缓。
痿症风邪入气血虚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男,70岁,眩晕,心慌气短,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失眠多梦,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面色皖白,唇色不华,发色不泽,原发性高血压,中气不足,脑窍失养,脾胃元气虚损,运化无力,气血不足,清阳不升
原发性高血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脑窍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左半身麻木无力3个月,伴疲乏无力、气短、健忘、无精神。舌质澹,苔白。脉弦缓。辨证为气虚血瘀,风中经络。
脑梗塞气虚血瘀风中经络高血压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主诉春夏季节双手麻木不仁,伴恶心干呕、不欲饮食、头晕身倦、不易入寐,病程三年。舌苔薄白,脉象缓细。中医诊断为痰凝肢麻,证属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停痰不运、阻凝脉络。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症状及病程,切诊见脉象缓细。
气血不足肢麻痰凝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胸闷、气短、头晕持续10个月,心前区不适,耳鸣,头晕,双目干涩,精神萎靡,食欲不佳,下肢无力,步履艰难。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多发性脑梗病史。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
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头晕19年余,加重1周。形体肥胖,嗜咸肥甘。刻下症见心慌乏力、胸闷气短、头晕失眠、烦躁多梦、口鼻干燥、面色㿠白、神志倦怠。舌质暗澹,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弦滑结。心电图示心电轴重度左偏、T波异常、频发房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眩晕,证属心脾虚弱,湿盛血瘀型。
气血不足胸痹心悸眩晕心脾虚弱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主诉头痛、心悸、腰酸、乏力、头发脱落,病程2年。中医病名属脑络不和、肾精虚损。证型为肾阴亏虚、气血不足。望诊见面色少华,舌质红。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思虑过度、髓海不足、心气虚弱。切诊脉细。
气血不足脑外伤后遗症髓海不足心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头昏、心悸气短、四肢无力4年,反复发作。伴有周身麻木,口不干。舌澹红,苔薄白,脉迟缓。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主血脉,脾主四肢,血虚生风。
气血不足头昏心悸气短四肢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余岁,主诉思虑过度,心脾虚亏,营卫不和,微受风邪,引动伏湿化疟,表现为洒淅寒热,头痛而晕,胸痹不舒,泛吐清水,夜不安寐。脉象软缓,舌色澹红。诊断为疟疾邪少虚多。病程较长,寒热未已,头痛,胸痹,腹满,肠鸣,便闭,溲少,浮阳上升头痛,大便已解,小溲短赤,精神疲惫,头目晕眩,纳呆胸满,胃气未展,胸满不畅,口涎上泛,梦遗滑精。舌红,脉滑或缓。病因病机为心脾虚亏,营卫不和,外感风邪,内伤伏湿。
气血不足疟疾心脾虚亏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手轻微抖动,随后四肢震颤,上肢重于下肢,静止时明显,头部颤摇,入睡后消失。病程较长,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动作迟缓、肢体僵硬。中医病名为震颤,证型为气、胆、液三者虚实不合,筋络失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气血不足震颤麻痹内风证肝胆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坐骨疼痛,痛时连及下肢关节,不能行动,食欲减退。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慢性坐骨及关节痛风。脉象弦缓。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疼痛及食欲减退。切诊提示脉象弦缓。
气血不足坐骨痛风关节痛风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10天。病程10年。中医病名风眩,证型气血不足,虚阳上亢。病因病机肝肾气血不足,虚阳上亢。舌象苔薄质嫩淡红,脉象脉细弦。症状包括头昏头痛、面热、乏力、夜寐早醒、背冷、易感冒、右耳作鸣、月经先期量多。
气血不足高血压肝肾不足虚阳上亢
查看详情 →
王某,23岁,产后2周,头晕眼花,不能睁眼视物,体倦乏力,神疲多寐,饮食乏味。舌质淡,苔白,脉濡。中医诊断为产后眩晕,证属气血不足,肝阳上扰,痰湿内生,停阻中焦,化热上扰清窍。舌苔腻,中部微黄,脉濡滑。
气血不足产后眩晕肝阳上扰痰湿内生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主诉中风不语,精神恍惚,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中风,证型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经络。舌象舌苔中黄白,脉象脉细数。辨证为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经络。
气血不足中风不语精神恍惚肝火偏旺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语言謇涩、耳鸣耳闭3个月。中医诊断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肝风上扰。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瘀血阻滞脑络,肝风上扰。望诊见舌质澹红略紫,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高血压病史及症状变化。切诊脉细。
中风气虚血瘀肝风上扰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诉眩晕、头晕耳鸣、神疲纳呆、体困懒言、心悸少寐、头发细黄不润、唇甲不华、色泽苍澹。面色白,舌淡苔白薄,脉沉细无力。证型为心脾不足,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脾亏损,气血不足,导致面色白、发黄不润、唇甲不华、气虚体弱、心悸失眠、脾失健运、食积内停。
眩晕心脾不足气血两虚体困懒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