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8岁,左侧面瘫病史年半,痛苦面容,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同侧面颊板滞、麻木不用,不能作露齿、鼓腮、吹口哨及蹙额、皱眉动作,口角流涎,说话漏风。脉弦细,舌苔薄白。属面瘫痼疾。
面瘫痼疾风邪阻络经筋失和口角流涎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遗尿7年,每夜尿床2~3次,午睡时亦常遗出,夜寐深,不易唤醒。肾气不足,膀胱失约。面色淡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
夜尿症肾气不足肝经失调
查看详情 →
男,50岁,情绪低落与过度兴奋交替出现7年余。神志清楚,对答流利,语多声大,情绪激动,双手微颤抖,晨起易早醒。抑郁期嗜睡、困乏、无意保持个人整洁,持续1个月。舌红,苔白腻,脉沉弦。MRI示双侧额叶及右侧颞顶叶软化灶并胶质增生,右侧颞下极结节影,双侧基底节区及放射冠区皮层下多发腔隙性梗死灶。西医诊断为双相抑郁症,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型为痰凝气滞型。
双相抑郁症痰凝气滞
查看详情 →
7个月男婴,发烧三天后抽搐,抽搐时两目右斜视,吐涎,口噤,一日发作数十次,体温39.4℃。体质白胖,山根青黑。诊断为急惊风,辨证为外受风邪,郁而化热,小儿稚阳不受火迫。两目右斜视,山根青黑,吐涎,抽搐口噤,一个小时内发作四次,持续30秒至1分钟。
急惊风外感风邪郁而化热风胜则热
查看详情 →
7个月男婴,发热3天后出现抽搐,两目右斜视,吐涎,抽搐口噤,体温39.4℃,山根青黑,体质白胖。急惊风,外受风邪,郁而化热,小儿稚阳不受火迫。两目右斜视,山根青黑,吐涎,抽搐口噤,体温39.4℃。
急惊风风邪郁热抽搐口噤吐涎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右侧头痛八个月,加重20天,右侧头痛剧烈,局部怕冷喜温,伴有麻木感及头晕,右眼胀,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头项强痛,月经周期超前,经色红、量多。舌红、苔薄黄白,脉细。证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扰及少阳经络。
偏头痛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左偏头痛年余,病程始于1987年3月,因受寒诱发。舌质澹,苔薄白,脉浮弦。中医诊断为风寒侵袭型偏头痛,证属风寒客于阳明、少阳,经筋收引。病因病机为风寒外感,经络受阻,气血不畅。
偏头痛风寒侵袭阳明少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两眼上睑下垂,遮盖瞳孔,不能睁眼视物,早轻晚重,需用手提起眼皮。病程4年。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脾肾两虚,以脾虚为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病史明确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切诊未提及。
重症肌无力脾肾两虚脾虚为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头晕、头痛2个月,加重1周。颈椎病史数年,病程较长。眩晕,证属气血亏虚,寒邪阻络。病因久病及肾,肾精亏虚,清窍不利。舌澹黯苔薄白,脉细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活动受限,椎旁压痛,颈部肌肉紧张,条索样硬结。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大脑后动脉痉挛,血流速度减慢。
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寒邪阻络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后脑头晕,伴右肩疼痛、右上肢麻木1个月。既往有嗳气,颈5椎体前下缘骨质增生,血黏度偏高。苔澹黄,脉缓沉细。颈椎及右肩关节局部压痛,右肩活动受限。中医诊断气滞血瘀型头晕(颈椎病),肩痹(肩关节周围炎)。病因病机为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滞血瘀,上不养髓海,致头晕;不能滋养肌肤,故肢体麻木,局部疼痛。
颈椎病气滞血瘀肩痹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