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1岁女性,间断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胸闷气短2个月。头晕头胀,心烦急躁,胸闷气短善太息,周身无力,倦怠嗜卧,口干,颜面肌肉痉挛。舌暗红,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眩晕、太息症、肝阳上亢、宗气亏虚、本虚标实证。病因病机包括肝阳上亢、宗气亏虚、阴虚内热、风动之症。
宗气亏虚眩晕肝阳上亢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全身关节肿痛、发热、双手屈曲畸形,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顽痹,证型为气血亏虚,湿瘀闭阻。望诊见库欣征阳性,舌澹红,苔薄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既往有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输血史。切诊脉缓。
宗气亏虚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亏虚湿瘀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间断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胸闷气短2个月。中医诊断眩晕、太息症。证型肝阳上亢、宗气亏虚。舌黯红,苔白,脉沉弦。症状包括头晕头胀、心烦急躁、胸闷气短、善太息、周身无力、倦怠嗜卧、口干、颜面肌肉痉挛。病程10年,伴有高血压2级、2型糖尿病、脑胶质瘤术后及面肌痉挛。
宗气亏虚眩晕肝阳上亢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男性。主诉胸闷、气喘,气短不足一息,咳嗽,咯白色黏痰,活动后喘促加重。病程1年。中医诊断肺胀。证型为宗气亏虚,痰热挟瘀,肺阴亏虚。望诊见舌质暗澹,苔中黄,花剥苔。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纳可,二便调,咽部自觉有异物。切诊脉沉缓,后诊脉沉细弦。
宗气亏虚肺胀痰热挟瘀肺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反复发作10年,劳累、情绪激动诱发,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伴左侧背部沉痛、周身乏力、善太息。中医诊断胸痹,肝郁气滞;太息症,宗气亏虚。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不喜言语。
宗气亏虚胸痹太息症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间断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胸闷气短2个月。头晕头胀,心烦急躁,胸闷气短,善太息,周身无力,倦怠嗜卧,口干,颜面肌肉痉挛。舌暗红,苔白,脉沉弦。证属肝阳上亢,宗气亏虚。
宗气亏虚高血压肝阳上亢心烦急躁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反复咳嗽、咯痰,活动后气短、心悸,病程约3年。症见干咳、少痰、胸闷、气短、动则加重,体倦、声低、耳鸣,面色晦暗,唇绀指青,纳可,大便偏干。舌体瘦小,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肺痹,辨证为宗气亏虚,肺络痹阻。
宗气亏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痹肺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间断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胸闷气短2个月。中医诊断眩晕、太息症,证属肝阳上亢、宗气亏虚证。主症包括头晕头胀、胸闷气短善太息、心烦喜静、心慌、倦怠懒言。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病史及症状,切诊未明确描述。病程10年,属本虚标实证。
宗气亏虚高血压肝阳上亢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善太息,病程半个月。中医诊断太息症,证属宗气亏虚,气失升降。舌质澹紫、苔薄白,脉沉缓。
宗气亏虚二尖瓣关闭不全气失升降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张某,女,68岁,胸闷气短、善太息,病程半个月。舌质澹紫、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太息症,证属宗气亏虚,气失升降。
宗气亏虚二尖瓣关闭不全气失升降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女性,31岁,产后气短月余,精神萎靡,四肢酸软,腰痛,懒于动作,食欲减少,脉象细弱,舌苔薄白。中医病名:气短。证型:大气下陷,元气亏虚。病因病机:元气亏虚,胸中大气亦亏,肾气不足。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产后气短,精神萎靡,四肢酸软,腰痛,食欲减少。切诊:脉象细弱。
宗气亏虚产后气短元气亏虚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为意识丧失后遗留表情澹漠、语言不清、智力记忆力减退、手臂阵发性缓缓徐动、下肢颤抖行路不稳。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舌润,脉缓。表情澹漠,语言不清,智力及记忆力减退,两手臂阵发性缓缓徐动,两下肢颤抖行路不稳。
宗气亏虚一氧化碳中毒气血不足脑细胞变性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