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心脉

患者40岁,女性。胸部刺痛5年,遇寒或劳累加重。胸中痞闷有窒息感。面色灰黯,皮肤有黑斑,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寒凝心脉,气滞不通。病因病机为寒凝血脉,气血痹阻。望诊见面色灰黯、皮肤黑斑、舌质紫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部刺痛、胸中痞闷。切诊见脉沉涩。
寒凝心脉胸痹气滞血瘀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诉包括胸痛、心慌、怕冷、口干不欲饮、失眠、腰膝酸软、下肢静脉曲张、夜尿频多、大便质软。病程近7日,既往有冠心病、房性早搏史。舌红,舌下络脉青粗,苔薄白微腻。脉左寸细稍短、关弦、尺脉沉细略紧。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心阳不足、脾肾亏虚、寒凝心脉。
寒凝心脉胸痹心阳不足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男,57岁,胸闷胸痛反复发作5年,胸间胀满不适,头晕气短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夜间汗出,纳食一般,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辨证为心气不足,阴寒凝滞,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证。
胸痹心气不足阴寒凝滞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前区闷胀不适20年,再发加重伴心前区疼痛2周。心前区闷胀不适,遇冷加重,遇暖减轻,四肢逆冷,恶寒,困倦乏力,大便溏,小便清长。舌淡紫,苔薄灰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证属寒凝心脉、阳虚血瘀。
寒凝心脉胸痹心痛阳虚血瘀四肢逆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前区刺痛,紧闷感,心烦不眠,大便干燥,心痛彻背。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心痛,证型痰郁气滞,络脉凝涩。舌质胖嫩,苔黄,脉弦滑。血压180/105mmHg,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厚伴劳损。病因病机为气郁生痰,痰因火动,窜壅心之络脉,致心脉凝涩,心气不得宣通。
心绞痛痰郁气滞心脉凝涩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心悸心慌,伴胸闷间发6年。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心慌、胸部憋闷、气短、头晕头胀、睡眠不好、疲倦、手脚冷、口澹不干。舌质黯红苔薄黄,脉迟缓(45次/分)。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证型为心肾阳虚,寒凝心脉。病因病机为阳气亏虚,心阳不振,寒凝心脉,气血失养。
寒凝心脉心悸胸痹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胸闷、胸痛反复发作20余年,夜间发作频繁,伴口干口苦、腰腿酸软、自汗盗汗、乏力、纳差、小便短少、大便稀溏。舌嫩红,苔少而干,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肾阴亏虚,心脉瘀阻。病机为肾阴不足,心失濡养,瘀血阻络。
胸痹肾阴亏虚心脉瘀阻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胸闷如窒息感,胸部刺痛,遇寒或劳累后加重,病程反复,半月加重。面色灰暗,皮肤有色素斑,手足凉,畏寒怕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寒凝心脉,气滞不通。病因为寒凝血脉,气血痹阻。
寒凝心脉胸痹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主诉胸闷、头晕、心悸10余年。中医病名包括冠心病、病窦综合征,证型为心肾阳虚,寒凝血滞。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心悸、动则加重、腰酸肢冷、全身乏力。切诊见脉沉细迟,心率48次/分钟,血压16/9kPa,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窦性心动过缓。
病窦综合征心肾阳虚寒凝血滞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主诉为胸痛固定不移,形寒,四肢厥冷。病程为急性心肌梗死,病史中有淋雨受寒诱因。中医病名为胸痹心痛,证型为阴寒凝滞,心胸痹阻证。望诊见舌质澹紫,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胸痛、形寒、四肢厥冷及淋雨史。切诊见脉沉紧。
寒凝心脉急性心肌梗死心阳不足阴寒凝滞
查看详情 →
朱某,男,72岁。频发胸前区闷痛5年,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灰,神倦形寒,四肢欠温,面目浮肿。心阳不足,脉络瘀滞。面色苍灰,舌澹胖舌边紫斑苔白,脉沉细数。
冠心病心阳不足脉络瘀滞脉沉细数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胸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个月伴气促。胸痹,瘀血内阻,闭阻心阳。舌紫,苔中剥,脉沉细。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萎软,动则喘甚,心中悸动。
寒凝心脉冠心病胸痹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诉胸闷痛10余年,加剧10个月。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虚血瘀、痰湿蒙蔽心阳。舌紫红,苔薄根稍黄,脉沉细无力。
胸痹气虚血瘀痰湿蒙蔽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心悸心慌间发2年,近1个月加重。心率46次/分,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中医辨证为心阳亏虚、气阴不足,血脉痹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心动过缓,曾服阿托品无效。
冠心病心阳亏虚气阴不足血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胸闷、胸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3天。中医诊断肾心痛。辨证心肾不交,阴阳两虚。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细。胸闷、胸痛、心烦、动则气短、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病程5年,症状与劳累、天气寒冷相关。
寒凝心脉冠心病心绞痛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3岁。主诉胸闷胸痛、心率缓慢、头晕。病程20天。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亏虚,寒凝心脉。舌质澹红,舌边青紫,苔薄白。脉沉迟缓,心率42次/分。现症胸闷时痛,心跳缓慢,怔忡气短,头晕眩欲仆,面色苍白,疲倦乏力。
寒凝心脉胸痹心阳亏虚心率缓慢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胸闷反复发作2年余,再发15天。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舌质澹,脉沉迟。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肾阳不足,寒凝心脉。病程较长,症状以心悸、气短、胸闷为主,伴有纳食减少。
寒凝心脉心悸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胸前区闷痛5年,阵发性胸痛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灰,神倦形寒,四肢欠温,面目浮肿。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不足、脉络瘀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亏虚,血脉瘀滞。望诊面色苍灰,面目浮肿。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心悸、气短、神倦、形寒、四肢欠温。切诊未提及脉象。
胸痹心阳不足脉络瘀滞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反复咽喉发紧发憋,胸闷隐痛,心悸怔忡,腰酸痛,精神不振,乏力倦怠,阳痿,肢冷。舌澹红,苔白,脉沉涩、或结代。中医辨证为肾心痛心肾阳虚。病机为肾阳亏虚,不能温煦心阳,致心阳不振,寒凝心脉,瘀阻不通,水气凌心。
心肾阳虚胸阳不振心悸怔忡腰酸痛
查看详情 →
男,59岁,心区憋闷而痛,劳累、怫逆或天气阴沉时易诱发。心阳式微,心脉闭阻,阳虚欲脱。舌苔白质紫暗,脉微欲绝。情绪激动为诱因,突然剧烈心绞痛,四肢厥冷。心阳不振,寒邪侵袭,阴寒盛于心胸,寒凝心脉,营血运行失畅。
寒凝心脉心阳虚脱心脉闭阻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