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2岁,主诉痛经5年,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经前乳房胀痛,经行第一天小腹剧痛拒按,经量稍多,色黯红,夹块。舌质淡红,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冲任气血郁滞,经血不能畅行。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苔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痛经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缪某,43岁,痛经多年,全身乏力,经前乳胀,夜寐不实,胃纳不香,大便日行。痛经,肾虚夹瘀,脾肾阳虚,肝失滋养,瘀堵胞宫。舌质偏澹,脉细小弦、尺脉弱。王某,75岁,子宫下垂10余年,加重1年,子宫脱出,影响步行与排尿,全身乏力,夜寐不实,耳鸣,偶有咳嗽。舌质正红,舌苔薄白,脉细小弦、尺脉弱。
痛经肾虚夹瘀脾肾阳虚肝失滋养
查看详情 →
患者80岁,男性。主诉发热、腹胀、吐泻1天,症状包括呕吐黄色水样物、腹泻水样便、腹胀、气短、胸闷、咳嗽。体征见右肺水泡音,肠鸣音亢进,叩鼓音。舌澹,苔薄,脉小滑。诊断为中虚痰饮,病机为中虚不能运化。
发热腹胀吐泻痰饮
查看详情 →
男,51岁,口干多饮8年,疲乏夜尿半年,疲乏无力,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腰膝酸软,夜尿清长,面部浮肿,舌质澹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沉弦,脾肾阳虚,脉络瘀阻证,糖尿病性肾脏病,脾肾阳虚,血瘀,病位在脾、肾,病性为阳虚、血瘀
糖尿病性肾脏病脾肾阳虚脉络瘀阻口干多饮
查看详情 →
男,67岁,间断胸痛3年,加重5天,胸痛气短,后背沉,肝区沉痛,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偏头痛,咯白痰,面色晦暗,形体偏瘦,舌暗苔薄黄,脉弦细,胸痹(气滞血瘀),痞满(胆胃不和),肝郁气滞,瘀血阻脉,痰浊内生,胆胃不和。
胸痹气滞血瘀胆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咽部不适、咳嗽、痰白量多、胃痛、体瘦。舌红,苔白。脉沉。证属脾失健运,土不生金,痰气郁滞,宿食生痰。病程多年。
咳嗽脾虚生痰体瘦痰气郁滞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潮热盗汗,不思饮食,面黄肌瘦,腹满胀痛,病程较长。舌红少津,边尖有瘀点,苔薄黄,脉细涩。证属积聚,病机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肾,脏腑失和,邪气与气血互结,耗伤正气。初诊时腹部板硬,精神疲乏,大便时稀,小便黄短。复诊后症状改善,腹痛减轻,精神欠佳。三诊时腹部柔软,舌淡红,苔薄黄,边尖瘀点减少,脉细弱。
积聚脾肾损伤气血互结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四肢无力伴疼痛、触痛5月,面部皮肤蝶形红斑9年。颜面对称性红斑,四肢肌力减弱,下蹲起立无力,大腿肌肉疼痛,下楼困难,双大腿肌肉瘦削,四肢肌肉压痛,颈肌疼痛,低热,体重下降,舌嫩红、苔白厚,脉细稍数无力。血清抗核抗体阳性,补体C4降低,血沉增快,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中医诊断为肌痹,证属气阴两虚,湿热郁结肌肤,痹阻经络。
皮肌炎肌痹气阴两虚湿热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颈前肿块年余,伴胸闷、咽喉憋气、胁部作胀,情绪波动时肿块增大。舌澹苔薄,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停,痰气互结于颈前。患者48岁,女性,主诉右前颈部甲状腺腺瘤术后2月,左前颈部再次出现肿块。舌质偏红,苔薄,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痰湿内停,痰气互结于颈前。
甲状腺腺瘤肝郁气滞痰湿内停痰气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右腋下肿胀疼痛,肿物如黄豆样大小,色澹红,按之疼痛,疲乏怕冷,纳食佳,大便正常,小便微黄。舌质淡,苔薄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三阴虚寒,痰湿凝结。病因病机为阳气虚,阴寒内盛,痰湿凝结成形。
腋下cyst三阴虚寒痰湿凝结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病程3年,主诉心跳自汗,四肢浮肿,咳嗽不爽。面色皖白不泽,舌苔薄白,脉细无力,虚里动悸筑筑。中医诊断为怔忡,证属脾肾阳衰,水饮浮泛。病因病机为脾肾之阳衰微,水饮横溢,上激于肺则咳嗽,灌注肌腠则浮肿,水气凌心则悸动自汗。二诊时症状改善,舌苔白脉濡,证象显有进步。
风湿性心脏病脾肾阳衰水饮泛滥怔忡自汗
查看详情 →
男,38岁,右上下肢震颤,麻木,触觉、痛觉消失,病程7年余。舌尖红,苔黄少津,脉弦。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帕金森病肝肾阴虚筋脉失调震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为婚后未育3年,症状包括腰酸痛、性功能下降、尿分叉。中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弱精症。辨证为肾阳虚弱兼湿热下注证。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沉细。二诊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三诊脉沉细,苔薄白。四诊脉沉缓,苔白。
慢性前列腺炎弱精症肾阳虚弱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会阴及左大腿根部肿物,病程6年,反复发作,伴尿少色黄,舌澹苔薄白,滑脉。证属脾经湿盛,水湿外溢。舌象澹,苔薄白,脉滑。
淋巴管瘤脾经湿盛水湿外溢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20年,主诉肺结核。咳嗽,痰少咯之不利,胸闷痛,咯酱红色脓痰,潮热,骨蒸盗汗,纳差,胁痛,失眠,耳聋,口唇麻,口淡无味,形体消瘦,气短神疲,心悸。舌瘦小,色暗红,苔薄白,脉细小无力,尺重按应指。辨证为久痨肺损,毒害肝胃,邪毒扰心,神不守舍。病属肺痨,病因病机为久病伤正,肺损毒扰,肝胃受损,心神失养。
肺结核肝胃损伤心神失养脾虚纳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经潮量多,下肢瘀斑10余年。面色萎黄不华,苔薄腻,质澹偏暗,脉细弱。月经初潮量多如崩,经行口鼻目睛出血,口干口臭,身半以上发热,腿足发冷。二诊见苔黄薄腻,舌质暗,脉细数。三诊见苔黄薄腻,脉细。四诊见苔黄薄腻,质红偏暗,脉细。五诊见苔黄薄腻,质暗红,脉细。血小板减少症,中医病名血证、崩漏,证型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瘀热伤络,冲任不固;血热妄行,冲脉失约,血虚阴伤;阴阳并调,凉血化瘀,佐以固冲止血;补益肝肾,凉血止血,标本兼顾;肝肾不足,阴虚络热,瘀热动血,血失归藏。
血小板减少症气阴两虚瘀热伤络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肝区不适,睡眠不佳,夜间口干。舌淡红中有裂纹,苔薄黄,脉细弦。二诊时右胁肋部隐隐不适,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三诊时无不适主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丙型病毒性肝炎,证型属本虚标实,热毒、瘀毒为主。病因病机为邪毒内盛,耗伤正气,正虚邪恋,病情缠绵。
丙型肝炎热毒瘀结肝区不适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女,25岁,月经错后,量少色澹,腰痛,面色皖白,形体肥胖,胸脘痞闷,泛恶,舌苔薄白,脉沉小,脾肾两虚,痰湿内蕴,不孕症,子宫体稍小,后位,阴道细胞检查角化40%~50%,结晶(++),未见卵圆体
不孕症脾肾两虚痰湿内蕴形体肥胖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面部红斑、乏力、肌痛,病程3个月。皮肌炎。面色暗红,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脾肾不足,寒湿阻络,气滞血聚。双眼睑及周围暗红水肿性红斑,上臂、肩、胸前三角区红斑,四肢肌肉疼痛,手举过肩困难,双手握力差,腿不能高抬,步履艰难,手足末端发凉青紫。血沉、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酶升高。
皮肌炎脾肾不足寒湿阻络气滞血聚
查看详情 →
张某,男,72岁,鸣聋,病程25天。中医病名:鸣聋,证型:阴虚火旺,病因病机:阴虚火郁。望诊:舌无苔,红而干,裂纹如网;舌质干而红,裂纹纵横;舌少苔,舌质红,龟裂。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口干得润,口干得水更干而拒饮,晨醒未食之际有些口干。切诊:脉平,脉平偏细。
鸣聋肾阴虚舌少苔脉偏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