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岁,须发白,脐左有坚块,隐痛,数十日未大便。面色青黄,脉短涩而迟。病程长达四十九日。中医诊断为金气所结,因肝木抑郁,感秋金燥气,小邪中里,久而结成。舌象未提,闻诊无述,问诊提示大便长期不通,切诊脉象短涩而迟。
肝气郁结金气所结燥气内结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大便燥涩,排便困难,粪便结实如针石,三五日一行。病程数年,鼻中出血,肛门连肠痛,痛极则发昏。两手脉息俱滑实有力。燥结于肠之实证。燥于下,便溺结闭。
便秘燥结于肠实证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右胸侧及背部疼痛,伴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病程较长,有结核病史。面色微现青黯,舌体胖嫩、苔薄黄稍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悬饮,证属肝郁气滞,血瘀水停。
悬饮肝郁气滞血瘀水停胸水
查看详情 →
少腹两旁结块,逐渐增大变长,静止时位于脐部附近,活动时上攻至胃脘,旁及两胁,病程八九年。患者曾停经半载,生产排出污秽臭水,推测水寒气血瘀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
少腹积块水寒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全身起癣20余年,初起眉部生疮,后发展为全身性白皮癣,掉皮、瘙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纳差,小便浑浊如米汤,口干、口苦,白带量多色青黄而稠。病程长,发作有规律,冬不发,春夏秋不定时发作,怀孕期及哺乳期不发作,遇生气易发。
白癣肝经郁热湿热下注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寒湿伏于厥阴,两胯凹筋胀,左睾丸偏坠,发作时身有寒热,囊皮肿胀出水。湿疝。寒湿郁而化热,湿郁气滞。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弦滑。
湿疝寒湿化热睾丸偏坠囊皮肿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右侧偏头痛,反复发作20年,痛位以右侧为主,兼有前额及眉棱骨痛,发作时针刺样痛,眼球憋胀。血压170/110mmHg。中医诊断为肝风上扰清空,瘀血阻滞脉络。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头痛反复发作、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切诊未提。
神经血管头痛肝风上扰瘀血阻络头痛20年
查看详情 →
伏梁盘踞于膻中,横连虚里穴处,形状如覆碗,按之不动。病由盛怒、纵饮、饮食不当及感风寒所致。积聚日久,寒气留滞,久而化热;风邪致积,积聚日久则病症不再为风。
伏梁肝火上炎寒热互结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体弱消瘦,食欲不振,面部皮疹,面部蝶形红斑,肝脾肿大,血压140/100mmHg,尿少,尿蛋白(+)~(+++),抗链“O”1:800,再诊时全身无力,气短,干咳,腹胀,恶心呕吐,下肢水肿,尿少色黄,大便发黑,发热,心率120次/分,心尖区收缩期杂音,腹水征(+),尿红细胞7~10个,蛋白(+++),血压150/100mmHg,颜面蝶形红斑,贫血外貌,下肢浮肿,慢性病容。红斑性狼疮,肾功能损害,外感内伤,湿热瘀阻,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红斑狼疮肾功能损害水肿腹胀
查看详情 →
33岁男性,腹痛宿疾七八年,受凉或动怒后复发。腹痛甚,胀闷有堵塞感,饮食难下。脉弦而有力。中医诊断为气滞积痛。舌象、面色、声音、气味及病史未提及。
气滞积痛肝气郁结脉弦有力
查看详情 →
男,35岁,左下腹胀痛2年。舌红,苔薄白,舌下静脉瘀紫,脉弦紧。中医病名:少腹痛。证型:寒凝气滞。病因病机:寒凝气滞于少腹。形体偏瘦,腹部左下腹压痛,一般情况可。
左下腹痛寒凝气滞舌红苔白舌下瘀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6个月,主诉大便干结半月,病程半月。主要症状包括面色少华、纳食欠佳、脘腹胀闷不适、偶腹痛。舌质澹红,苔花剥,根部苔厚稍黄,脉细。中医诊断为血虚肠燥、气滞虫扰。病因病机涉及血虚肠燥、气滞及虫扰。望诊见面色少华、白睛有蓝斑、唇内有颗粒状小疹、指甲有白斑。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纳食欠佳、脘腹胀闷、偶腹痛。切诊见脉细。
便秘血虚肠燥气滞虫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要症状为左睾丸肿大,剧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附睾丸炎症,病因病机为寒气客于肝经,阳气不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疼痛、睾丸肿、大便结,切诊未提及。
附睾丸炎症肝经寒凝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十七岁女性,左手背生瘤,逐渐增大,病程自八岁起。中医诊断瘤症。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较长,瘤体逐渐增大,最终通过外用膏药治疗后破溃排脓,瘤体消退。
瘤症皮肤破裂脓液排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腹痛胀满不舒2日,以上腹部为重,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吐物为两日前食物残渣,两日来未解大便。中医诊断为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辨证为浊阴积滞,盘踞肠中,阳伤则气虚下陷。腹部隆起,右上腹及脐周有弥漫性压痛,肠鸣音减弱,X线腹透示腹部中下部有液平面,右上腹部分回肠充气。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肠梗阻浊阴积滞阳气虚陷
查看详情 →
男,50岁,面色暗黄,表情痛苦,恶心呕吐绿水,腹痛胀满,肠鸣音减弱,汗出气短,舌红苔薄白,六脉沉细无力。肠梗阻,证属脾虚食结,肠胃阻滞。
肠梗阻脾虚食结肠胃阻滞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伏梁盘居膻中,大如覆碗,按之不移。由盛怒、纵饮食、感风寒所致。积以寒留,留久化热,风致积成。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弦滑。
伏梁肝气郁结寒凝气滞气结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酒齄鼻,鼻端生赤赘,大者如橘,小者如梅、李,下垂过口,妨碍言语饮食。病程未明。中医病名酒齄鼻,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望诊见鼻端红赤,赘生物突出。闻诊无特殊记载。问诊提及病史及症状影响生活。切诊未提及脉象。
酒齄鼻雀子斑
查看详情 →
田某,51岁,吞咽困难2月余,形羸消瘦,面容虚浮,口吐白色黏沫痰,汤水难进,咽下即吐,大便燥如羊粪,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型为正虚邪实,痰气阻隔。
食管癌正虚邪实痰气阻隔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年,男性。小腹偏右作痛,下引睾丸,寒热。脉象沉弦。苔象薄腻,脉象弦缓。中医病名属疝证。证型属寒凝气滞。病因病机为寒邪客于厥阴经,气机阻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病程变化。切诊脉象沉弦、弦缓。
寒热证厥阴寒气疝气痛肝经郁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