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头晕胸闷,胸痛掣背,心悸时烦,动则气短,夜间需吸氧,形体瘦削,面色黯红,口唇微紫,舌质澹红,苔薄白润,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望诊见面色黯红,舌质澹红,苔薄白润;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睡眠欠佳,夜间惊悸气憋;切诊见脉沉细涩。
心肝失调胸痹心痛气阴两虚痰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自汗、恶风、恶寒、心烦、气急、失眠、多梦、精神抑郁、心慌、疲乏、胃脘不舒、纳食不香、口舌干燥、大便偏干、五心烦热。舌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郁证,病机为气机失常,阴阳失调。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广泛,切诊见脉弦。
心肝失调更年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脏躁
查看详情 →
患者疲乏、抑郁伴夜寐不安10年。形体适中,皮肤白皙,目光游移,语声偏低。舌嫩红、苔薄,脉沉细滑。症状包括疲乏、抑郁、头昏、寐浅、梦多易醒。病史提示1999年高考落榜后情绪不稳,曾出现狂躁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涉及情志不遂。无精神病家族史。腹肌略紧张。病情变化中提及情绪波动、睡眠改善、疲乏减轻、偶有胸闷、烘热、汗出。舌象多次为嫩红、苔薄或淡红、苔润。脉象多次为细滑或滑。
心肝失调精神分裂症肝气郁结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绞痛频发,睡眠差,梦多心烦,头痛,心悸,气短,胸闷,隐痛,不能久视。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心肝失调。病因病机为操劳过甚,脑力过伤,肝肾渐衰。舌边缘燥,中有裂纹,脉沉迟。二诊脉微弦,右盛于左。三诊脉两寸和缓,两关有力,两尺弱,舌正红无苔。
心肝失调冠心病肝肾亏虚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要症状为头身内缩抽动、耸肩、眨眼、伸脖、口发出“喔、喔”声、爱动、乱扔东西,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属阴虚内热,心肝失调,引动内风。舌苔白润,脉细滑数。头身灼热,大便干,2日一行,夜间翻腾多,梦呓。
心肝失调小儿多动症阴虚内热肝旺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反复眩晕20年,发作时伴恶心呕吐、耳鸣。口干,胸闷,睡眠不实,便溏,唇紫。舌苔薄白,脉细涩。证属湿蒙清窍,心肝失调。
心肝失调眩晕耳鸣湿蒙清窍
查看详情 →
女,49岁。胸闷、胸痛时发五年,加重半月,紧张时易发作。体倦乏力,腰膝酸软,畏寒喜暖,下肢沉重,晨起眼睑浮肿。舌淡苔黄,脉沉细而弦。诊断为胸痹,辨证为胸阳不振,心肝二气失调。
心肝失调胸痹胸阳不振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失眠多梦3年。中医病名不寐,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扰,阴虚内热。望诊见面色潮红,舌质暗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急躁易怒,头目胀痛,烘热汗出,咽干口苦,手足颤动。切诊脉弦细。
心肝失调失眠症肝火上炎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发热5天,全身红色皮疹,狂躁不安,两目直视,四肢乱动,声音尖细,杨梅舌,脉弦数,舌绛无苔。诊断为温热疫毒内蕴肺胃,热扰心肝。咽喉肿痛,扁桃体I度充血,皮疹已消失,体温波动,淋巴结肿大,发热持续,精神暴躁,纳差,入睡易醒。
心肝失调发热皮疹精神症状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男性,主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近出现腰酸乏力、纳呆、夜尿多、头晕寐差。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心肝功能失常、湿浊瘀蕴阻。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苔中腻,脉弦。血压170/60mmHg,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示肾功能异常,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尿酸升高,血红蛋白降低。
心肝失调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配制农药后双手颤抖半月余,兼乏力、口苦、胸闷、心烦悸、多汗、眠差。舌苔薄白而润,脉细滑数。证属少阳症,兼心肝失调,虚阳过旺,动风作。病机为少阳症,心肝失调,虚阳上亢,风动。
心肝失调手抖少阳证虚阳过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头痛、烦躁1个月余。中医病名郁证,证型气机失畅,心肝失调。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胸胁胀闷、心悸易汗。舌质澹红,苔白稍黄,脉沉弦。
心肝失调郁证气机失畅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失眠3月余,入睡困难,多梦,精神抑郁,情绪低落,两胁胀痛,胸膈痞闷,纳食欠馨,心悸气短,终日思虑。中医病名属郁证,证型为肝郁气滞,痰湿内阻,心肝失调。舌淡红,苔白稍腻,脉弦滑。
心肝失调失眠抑郁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月经紊乱、精神抑郁1年余。症状包括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失眠多梦、时欲哭泣、月经周期紊乱、潮热汗出、手足心发热、口干咽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冲任失调。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煎灼肝阴,致肝阳上亢。
心肝失调月经紊乱肝肾阴虚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79岁,男性。主诉失眠,难以入睡,病程1周。中医病名失眠,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望诊面色无华,舌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纳可,二便调。切诊脉滑弦。
心肝失调失眠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61岁,心前区闷痛不适,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病程两年,近月复发。心肝失调,病因病机为烦劳七情耗伤气血。舌质红暗,苔薄白,脉细弦。胸闷隐痛,日数次,持续数分钟至10分钟不等,心烦易汗,寐差多梦,心慌气短,劳累后尤甚。
心肝失调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不足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面颊、巩膜、眼睑、齿龈、口唇、手指皮肤紫黑,面色如墨,心烦易怒,月经血块累累。中医病名为黑变病,证型为气滞血瘀。舌边紫斑,苔薄黄,脉弦。
心肝失调黑变病气滞血瘀面色黧黑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 胸闷憋气1年余 心前区憋闷痛向背部放射 夜间加重 心悸气短出虚汗 焦虑多疑易怒 脘腹胀满嗳气 舌质红暗少苔 脉弦细 气郁不畅阴阳失调 心阳不足血脉不畅心神失养 心肝失调
心肝失调冠心病植物神经紊乱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段某,27岁女性,主诉6年前因小孩死后受急惊得抽风病。发作前有哈欠流泪鼻涕,发作时手足拘挛、抽搐、牙关紧咬、口出凉气,发作频率为数日1次,伴随自汗心跳、气短头眩、五心烦热、食欲缺乏,诱因为劳力及外界刺激。脉象细数。病因分析为子亡故触及心肝,五志火急,故而抽搐。
心肝失调抽风病肝阳上亢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头痛10年余,伴心烦失眠、心悸易惊、昼夜多汗、耳鸣目眩、颜面烘热、全身关节疼痛、腰背酸痛怕冷、小腹痛、白带多。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厥阴头痛,属心肝失调,寒热错杂,虚实互见。
心肝失调厥阴头痛寒热错杂虚实互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