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有胸痹症状,病程六七年前开始,持续七八日自愈。病在中焦脾胃阳气虚弱,属心脾阳虚证。呕吐甜水黄浊,发病时间在秋季。面色淡,舌淡苔白,脉沉迟。病因病机为中焦脾胃阳气不足,寒湿内生,气机阻滞。
心脾阳虚胸痹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主诉心慌胸闷,动则气喘,额出冷汗,病程2月。中医诊断心律失常,证型属心脾阳虚,病因病机为劳累伤及心脾,阳虚寒生,内痹心脉。面色皖白,舌苔薄白,舌质澹有紫气,脉沉迟无力。精神委顿不振,身体振振摇,畏寒。
心脾阳虚心律失常心阴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心绞痛11年,本次心绞痛频发5小时。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倦怠乏力、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轻度水肿、大便偏溏。舌胖澹紫,边齿痕,苔白润。脉缓偶结代。辨证为心脾阳虚,血脉瘀阻。病机为脾阳不振,痰浊滋生,心阳不足,血流不畅,心失所养。
心脾阳虚冠心病血脉瘀阻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心悸怔忡,动甚则上撞至喉,周身肌肉响惕不宁,病程数月。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痰郁火扰,病因病机为心脾阳虚,痰水凌心。望诊未详,舌象未提。闻诊未详。问诊示症状明显,病程较长。切诊未提脉象。
心脾阳虚心悸怔忡痰郁火扰冲气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浮肿逐渐加重。病程半年,眼睑及双下肢浮肿,伴畏寒、乏力、毛发脱落、记忆力减退、神疲乏力、心悸、胸闷、气促、小便短少、大便干硬。中医诊断水肿——阴水、阳虚饮瘀互结。望诊未见明显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提示浮肿、畏寒、乏力、心悸、胸闷、气促、小便短少、大便干硬。切诊未见明显描述。病机为阳虚饮瘀互结,肾阳亏虚,心脾阳虚,饮瘀互结。
心脾阳虚水肿肾阳虚饮瘀互结
查看详情 →
男,46岁,心慌心悸,胸闷气短,肢体浮肿,病程3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脾阳虚,病因病机:久病体虚,阳气损耗。望诊:面色无华,舌质澹,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畏寒肢冷,纳呆呕逆,脘腹冷痛,大便溏稀,日行4次。切诊:脉沉细。
心脾阳虚心悸怔忡水肿阳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冠心病5年,胸闷胸痛,心悸不安,劳累后加重。临床表现包括心前区板紧闷痛、压榨样感,神疲背寒、心悸气短,头昏乏力、口渴不饮,纳谷不馨、四肢欠温,颜面下肢微肿。舌质澹胖,苔白滑,脉沉细带弦。诊断为心脾阳虚,水饮凌心。
心脾阳虚冠心病水饮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间断心悸2年,再发加重伴胸闷、气喘1个月。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0余年,房颤病史,球囊扩张术后。症状包括心慌、气喘、右上腹胀痛、双下肢水肿、恶寒喜暖、大便溏、小便少。舌质暗,苔白腻。脉结代。心率98次/分,律不齐,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中医诊断为心衰,证属心脾阳虚血瘀水停。
心脾阳虚心衰血瘀水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