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血瘀+气虚血瘀+冠心病

患者70岁,男性。发作性胸腹痛3月余,加重1周。心悸、气短、精神疲惫、乏力、面色晦暗、头晕、口干黏腻、胸闷憋气、脘痞腹胀。舌澹紫有瘀斑点,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气阳虚,气虚血瘀。病程3月余。
气虚血瘀胸痹心气阳虚水饮内停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左下肢麻木、乏力、活动不便伴抽搐反复发作3+年。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8年,其父有中风病史。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左下肢肌张力稍高,肌力3+级,左巴氏征(+)。舌质澹红,舌下系带紫黯,脉濡滑。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证。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癫痫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下肢及全身性浮肿、腹胀、心慌气短、小便短少、大便数日不解。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属心力衰竭。证型为阳气式微、气寒血瘀、浊水浸渍。病因病机为少阴寒化。望诊见面色晦滞黧暗,舌质胖大紫,舌下络脉怒张,苔白滑水湿。闻诊语音低微断续。问诊见体重80kg,曾有昏倒史。切诊见脉沉微而涩。
气虚血瘀慢性心力衰竭脾肾阳虚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闷、心前区刺痛,含服硝酸甘油可稍缓解,心悸气短,平地步行即感心累,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时有晕眩,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舌质澹胖苔白润,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之象。辨证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杂水湿浸渍。
冠心病气虚血瘀心绞痛心衰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3个月,加重1个月。胸闷、气喘、夜间心悸、眠差、恶心欲呕、不欲饮食、小便少、双下肢浮肿。口唇发绀,两肺呼吸音低,两肺底细湿啰音,心界左扩,心音遥远,心率88次/分,律不齐,期前收缩5~7次/分,肝区压痛,双下肢指陷性水肿。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性房早、心肌缺血、左心房负荷重。辨病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Ⅲ度、肾病综合征。辨证为胸痹(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胸痹心衰度肾病综合征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失眠、头晕2个月。中医诊断不寐。辨证为肝肾阴亏,肝郁化火,扰动心神,兼脑络瘀滞。舌质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血压130/90mmHg,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辅助检查示右侧颈总动脉窦部粥样斑块,双侧椎动脉狭窄,双侧额、顶、颞叶和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死。
失眠肝肾阴亏肝郁化火脑络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前区憋闷、隐痛,病程自1994年春起。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痰瘀及水湿浸渍。望诊见面白浮肿,唇色浅紫,两足轻度浮肿。舌质澹胖,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短,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眩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切诊见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象。
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心阳不振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心悸、气短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两虚,邪毒瘀阻。病因病机为感受风热邪气,邪毒扰心,心气不足,心阴受损,温邪未尽,阴液已伤。望诊舌红苔薄黄。闻诊自觉鼻出热气。问诊有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全身乏力、善惊易恐、睡眠欠佳、纳差、多食后心悸加重。切诊脉结代。
心悸气阴两虚邪毒瘀阻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胸闷气喘,动则尤甚,病程2月余,加重1周。端坐呼吸,面色白,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两肺满布细湿啰音,双胸腔积液。中医诊断喘证,证型为阳虚水泛,气虚血瘀。舌淡,脉稍转有力。
气虚血瘀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胸腔积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女性。主诉喘息、心悸、气短10年,加重1个月。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刻下症见喘息、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心悸、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小便量少,右胁下闷胀,咳嗽吐白黏痰,夜寐差,纳呆。体征见表情痛苦,口唇青紫,不能平卧,腹式呼吸,吐白黏痰,语声低微,喘息声,双下肢浮肿。舌质暗,苔薄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喘证、心悸,病机为气虚血瘀,水湿泛滥,水气凌心。
气虚血瘀慢性心力衰竭水湿泛滥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女,64岁,心前区绞痛,心累气短,性情急躁,唇色白,舌淡白苔黄腻,脉细弱,冠心病,心绞痛,右束支传导阻滞,ST段改变,气虚血瘀,中焦痰郁,舌淡白苔黄腻,脉细弱
冠心病气虚血瘀胸痹心脾
查看详情 →
男,58岁,心胸痹闷,时而刺痛,痛引肩背,劳累、紧张、饮食后诱发,高血压病史8年,冠心病诊断,脉细小略涩,舌体胖,边尖有瘀点,气虚血瘀证,病因长期素食和服用活血祛瘀之品致正气不足。
气虚血瘀心胸痹闷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主诉心悸、气短,病程2年,加重于活动后。舌胖暗,苔白,脉沉弦而滑。辨证为气虚血瘀,心阳不足。病机为气虚卫阳不固,心阳不足,气虚血瘀,脾虚纳少,肾气不足。
冠心病气虚血瘀心阳不足卫阳不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