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5岁。月经过多,经前后带下多,小便热涩,大便干结。脉细弦数,心胸烦热,口渴。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脉弦数。
月经过多排卵性出血心火亢盛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女,49岁,月经不正常,经量多,经色鲜红,阴道流血不止。面色苍白,神疲倦怠,头晕耳鸣,眠差心悸,腰膝酸软,四肢不温,食欲欠佳,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肾阳虚型月经过多症。
月经过多肾阳虚更年期综合征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女,26岁,月经时多时少,持续不净,血色暗红,小腹痛,病程2月余。血虚血热,血不归经。脉细数,舌红苔微黄,口干。
月经过多血虚血热血不归经小腹痛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月经初潮后流血不止七八天,量多色红挟紫血块,伴小腹胀痛、腰腿酸痛、全身无力、头晕。面色苍白,舌质红,苔薄白,脉滑稍数,沉取虚弱。证型为血热妄行。
月经过多血热妄行外感暑邪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小产刮宫后反复发作肾盂肾炎,伴月经量多如崩,病程2年。腰部酸痛,两膝软弱乏力,小便频急,疲劳,低热,盗汗,颧红,肌肤甲错,纳少,大便溏薄,屡患感冒。脉象细数少力,舌淡苔薄。尿检示脓细胞(+),红细胞(+),蛋白少量,尿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诊断为气血亏损,禀质素弱,肺脾肾俱虚,冲任不固。病因病机为气血亏损,虚邪来客。
慢性肾盂肾炎气血亏损冲任不固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少、经期延后2年余。中医诊断月经不调(阴虚热毒内蕴)。症状包括月经量少、经期后延、腰部酸胀、乏力肢软、面色萎黄、口干、心悸心烦。舌红苔黄,脉细数。病机为肾阴亏虚,热毒炽盛,伤津耗液,气血生化不足。
月经不调阴虚热毒肾阴亏虚血热
查看详情 →
女,43岁。月经过多,腰背及下腹牵引痛,疲怠,面色痿黄。脉细弱,舌澹。中医病名属月经病,证型属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胞宫失养。
月经过多脾虚血虚腰背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脱发半年余。现病史提示月经量少,经期延长,眠欠安,多梦。舌澹红,苔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脱发,证型为肝肾不足,气血两亏。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导致脱发及月经异常。
脱发肝肾不足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症为月经淋漓不断,量颇多,一月行经两次,色深红,伴有心悸气短、食纳不佳、四肢倦怠。颜面苍白,苔薄白,舌澹,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肝脾亏损,统藏失职,冲任失于调摄,血不归经。病因病机为肝脾亏损,统藏失职,冲任失于调摄,血不归经。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脉沉细。
产后出血月经不调肝脾亏损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皮肤反复出现紫斑,鼻衄及月经过多,病程一年多。现病史见精神萎靡、形体困倦、面容憔悴、食欲不振,双下肢布满成片紫斑,夹有针头大小瘀点,压之不褪色,皮肤粗糙,有小量脱屑。舌红苔薄,脉细弱。辨证为脾气虚血不循经,肾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溢于脉外。
月经过多紫斑鼻衄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经量过多,伴头晕乏力、倦怠气短、腰酸如折,病程半年。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气虚。
月经过多气虚脾肾失调肝脾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女性。月经过多已3年,14岁因剧烈运动致月经淋漓不止,持续5个月,后停经5个月,周期40~60天,末次月经量多伴大血块。头晕目花,心慌失眠,倦怠无力,口干纳差。面色苍白无神,舌苔薄白尖刺,脉细微数。中医诊断气随血脱型崩漏。病因为劳伤气血,损伤冲任,气血两虚,气从血脱。
崩漏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女,成年,月经过多,经色淡红夹黑紫血块,腹痛下坠,腰酸腿软,倦怠无力,崩漏,中气不足,脾失流摄,冲任不固,内夹瘀血,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无力,精神疲惫,面色晦黄,头晕沉重,四肢倦怠,食欲缺乏,心悸气短,口苦
崩漏中气不足脾失统摄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女,53岁,月经过多1年,心悸,乏力,手足心热,盗汗,夜寐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数,多发性子宫肌瘤,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数,心悸,乏力,手足心热,盗汗,夜寐多梦,舌淡红、少苔,脉沉弦有力,舌红、少苔,脉沉弦,舌暗红、少苔,脉沉弦,乳癖,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舌红少苔,脉沉弦而数
月经过多气虚血虚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9岁,月经淋漓不断20余日,量忽多忽少,时有紫黑血块,伴腰酸腰痛。子宫肥大,内膜增厚。精神不振,食纳欠佳。舌暗红,脉沉细。辨证为气血不足兼瘀血征象。复诊时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月经过多气血不足瘀血征象腰酸腰痛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月经量多夹块,病程1年,经期7~8天,伴腰痛、腹痛、头晕、面不华、恶心呕吐、右下腹压痛。舌淡无苔,脉弱软。中医诊断为冲任不固,气血失调,流血过多,五脏失营。主诉包括月经过多、血块、腰痛、腹痛、头晕、恶心、大便不调、小便黄热。病机涉及冲任失调、气血不固。
月经量多血块夹杂冲任不固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月经后期量少,经期失血过多,体力渐衰,动则气紧乏力,自汗,胸闷乳胀,月经量逐渐转少、色澹。面色萎黄,头眩心悸,舌澹苔少,脉迟而细。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量少,辨证为气血两虚,冲任虚损。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澹苔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异常、乏力、自汗、胸闷乳胀。切诊见脉迟而细。
月经后期气血两虚冲任虚损血海不冲
查看详情 →
月经过多,口干,津液不能上泽,弦滑而数脉,阴虚血燥证。
月经过多阴虚血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要症状为鼻衄。中医病名为阳明太阳厥阴合病,证型为大肠气虚寒(阳虚)、胃阴虚挟湿、肾元亏虚(阴阳两虚)、肝阴虚血瘀而气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鼻衄,切诊未提及。病程未明确。
鼻衄肝阴虚胃阴虚肾元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月经过多4年余,经量先多后少,色紫红有血块,腰腹酸胀痛,头晕目眩,心悸疲乏,下肢浮肿。舌质澹,苔薄白,舌尖有紫瘀点。脉沉弦。妇检示宫颈轻糜,宫体增大6周大小,质硬,形状不规则。证属瘀血留滞,积结成块。
月经过多瘀血留滞子宫肌瘤经量减少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