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月经淋漓不断,色黑紫有血块,腰腿酸楚,少腹坠痛,头晕气短,倦怠无力。中医病名:月经过多。证型:气血双损,虚寒为祟。舌质澹并有齿痕,六脉沉迟而弱。病程3年。
月经过多气血双损虚寒为祟腰腿酸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眩晕、头痛、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烦躁气急、失眠、食欲不振、月经过多。中医辨证为肝阴不足,血虚生风,上扰清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眩晕头痛耳鸣听力减退烦躁气急失眠食欲差
查看详情 →
女性,24岁。经水漏下不止,持续月余,经色澹而质薄。面色皖白,唇色澹,神疲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澹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弱。辨证属脾虚气陷,统摄无权,血不循经。
月经过多脾虚气陷气血不足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反复双下肢紫癜1年,手足心热,大便秘结,盗汗。双下肢紫癜色红密集。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血证,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肌肤脉络。
过敏性紫癜阴虚血热肾水不足手足心热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月经初潮后行经量多,周期不规律,持续时间长,伴有瘀块。先天、后天均不足,胞宫虚亏,气虚不能摄血。气虚摄血无权。面色转红润。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月经量多气虚摄血瘀血阻络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手足心热,心胸烦热,寒冬穿单衣,彻夜难眠,头晕目胀,双膝酸软,月经后期挟瘀块,形体消瘦,颧红唇赤。舌红有瘀斑,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瘀热互结。
阴虚火旺瘀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头昏、乏力、月经量多、牙龈出血、口中有血腥味、睡眠不佳、头痛身痛、鼻塞、咽喉干痛。中医病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证型肝热亢盛,病因病机为肝热亢盛导致疏泄太过,兼风热上感。望诊面色少华,唇红干燥,舌质红、苔微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头昏、乏力、月经量多、牙龈出血、口中有血腥味、睡眠不佳、头痛身痛、鼻塞、咽喉干痛。切诊脉滑数。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肝热亢盛疏泄太过风热上感
查看详情 →
女,39岁。月经过多3个月,行经20余天,量多有血块,腹痛,腰凉。苔薄,脉弦细。有痛经史、腰痛史多年。足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异常。病在厥阴经。舌象薄,脉象弦细。
月经过多血块腹痛腰凉
查看详情 →
戴某,28岁。月经错后7~9日,量特多,色紫黑有小血块,腹痛下坠,头晕,出冷汗。脉两尺弦大而疾,关尺俱沉弱。舌苔黄腻。诊断为月经过多,辨证为气虚血热。二诊症状变化为月经量减少,色红,腹部不痛,纳差,头前额胀痛,黄白带多,气味腥秽。脉寸尺均沉,右关沉迟,左关沉弦。三诊症状为月经已止,腰及小腹不痛,前额痛,全身乏力,白带多。脉弦缓,苔已减。四诊症状为月经来潮,量多,血色正常,有小血块,腹不痛,骶骨部下坠感,头痛,纳呆。脉弦滑有力,舌苔黄腻。诊断为血热、湿滞。
月经过多气虚血热肝脾不调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血色深红质稠。面色苍白,心烦少寐,神疲体倦,不思饮食,畏寒肢冷。舌黯红,前半部少苔,苔根中薄黄微腻。脉沉细数。失血日久伤阴,血瘀气热,脾肾亏虚,统血不力。中医病名崩漏,证型为血瘀气热、脾肾亏虚。病因病机为失血日久伤阴,血瘀气热,脾肾亏虚,统血不力。
崩漏脾肾亏虚血瘀气热失血伤阴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月经过多半年,血色鲜红,质黏稠,有血块,伴颜面痤疮、口渴、心烦易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病名为月经量多,证型为肝经郁热,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迫血妄行。望诊见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月经异常及情绪症状;切诊见脉弦数。
月经过多肝经郁热血热妄行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经前及经期头痛,烦躁,口渴引饮,病程2年。经行头痛,气阴两虚。素有月经过多,经期及周期正常。头痛以巅顶为主,烦躁易怒,口渴引饮,夜间明显,一夜饮水7000ml,手足心热。舌象正常,脉象平。
经行头痛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39岁,月经过多、淋漓不净,带下黄白恶臭,腰酸腹胀,病程5年余,妇检示宫颈中度糜烂,宫体增大,压痛明显,两侧附件压痛,诊刮病理示子宫内膜增殖伴炎症,舌红偏暗,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瘀滞、伤及血络。
月经过多湿热瘀滞血络损伤带下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病程七八年,因生气诱发,主症为胃脘胀满、胃痛连及两胁背部,噫气后胸部感快,夜重昼轻,声弱不欲言,口干苦,溲黄,面萎黄,舌青紫有瘀点、苔薄黄,脉沉弦无力。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型为气滞胃热。望诊见面色萎黄,舌青紫有瘀点。闻诊声弱。问诊见经期延长、畏生冷。切诊脉沉弦无力。
胃脘痛气滞胃热肝气郁结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如涌,病程自2005年12月起。主要症状包括月经量多、心胸烦热、急躁易怒、小腹灼热胀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肝火偏盛,下灼冲任,血海受伤,经行量多。病因病机为肝火亢盛,迫血妄行。
月经过多肝火偏盛血海受伤心胸烦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阴道反复出血,淋漓不绝,血色淡红,病程一年。中医病名属出血证,证型为气虚不能摄血,后转为肾阴不足,冲任不固。舌淡红而少苔,脉虚细。复诊时舌苔少而舌尖红,脉虚细而略数。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四肢困倦、口干不欲饮,腰腹胀痛,下午微热,心悸不寐。
月经过多气虚摄血肾阴不足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女,42岁,月经过多持续3年,经期延长至20余天,经量多,血色澹,伴小腹坠痛、腰腿酸痛,全身荨麻疹,大便干,舌白略厚,脉细弱而涩。中医病名为月经过多,证型为肝肾不足,冲任不固,阴虚血燥。病机为肝肾不足,冲任不固,阴虚血燥。舌象白略厚,脉象细弱而涩。
月经过多肝肾不足冲任不固阴虚血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主诉月经过多且伴月经后期,病程多年。月经周期10~15/45~50天,经色淡红清稀。面色苍白,眩晕心悸,肢倦乏力,小腹空坠,腰痠微痛。舌淡,苔薄白,脉细重按无力。中医诊断为气虚血弱,冲任不固之月经过多证。
月经过多气血不足冲任不固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月经过多持续半年。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多伴血块,头昏心慌、气短纳差、乏力困倦。舌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统摄不力,兼瘀血内阻。辨证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热,血不归经。病程中出现血性带下、腹痛、口干苦、目干涩、四肢不温、月经不调等表现。
月经过多心脾两虚瘀血内阻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荨麻疹反复发作两个月,发作频率5~6次。奇痒心烦,夜不安眠,皮肤热则痒甚,夜间醒多次,搔抓后有干屑脱落。舌尖及边缘红,中有薄白苔,脉滑数。伴有口内炎,大便干结,月经过多。中医病名荨麻疹,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提示体内有热毒。
月经过多荨麻疹心烦夜不安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