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药流后阴道流血20余天,伴腹痛。病程20余天。中医诊断堕胎不全,证属血瘀证。舌质黯,苔白,脉沉。病因为药物流产后未及时复诊,残留组织机化粘连,瘀血阻滞冲任二脉,致阴道出血淋漓,日久不净。
堕胎不全血瘀证冲任阻滞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晕痛、眩晕恶心。病程月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瘀血阻滞,痰浊蒙蔽清阳。外伤史明确,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瘀血内停,阻滞脉络,痰浊蒙蔽清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脑震荡瘀血阻滞痰浊蒙蔽清阳头痛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发热、嗜睡、右上肢发硬、抽风、振颤、颈强直、4日未大便、舌苔褐腻、脉象弦数。乙脑,邪入中府,热结旁流。面色晦暗,舌苔褐腻,脉弦数。神志不清,体温高,大便色黑褐恶臭,瞳孔扩大,反应迟钝,口吐涎沫,深度昏迷。右上肢抽动,颈强直,头汗多,谵语。少腹膨胀,尿闭。舌苔渐退,转薄白而糙,舌根尚黄。脉象转沉缓。
乙脑热结阳明邪入中府热结旁流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头晕目眩,活动不利,行走需人搀扶。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口干、口淡、口黏,纳差嗳气,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血压84/60mmHg。舌苔厚腻色黄,舌质稍暗,脉弦滑。证型为肝胆湿热蕴遏,气火内郁,窍络痹阻,神明失司。
头晕目眩活动不利行走困难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女,53岁,头晕目眩反复发作,恶心呕吐,不能站立,2~3日发作1次。眩晕,风痰上扰,虚瘀交加。面色苍白,舌苔白腻,脉弦滑。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站立欲倒,病程反复。
眩晕肾精不足引阳上亢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年,性别女。主诉肝病10余年,腹水。症状包括肝区隐痛、尿少便结、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厌油纳差、腹胀如鼓、脐突。面色萎黄。舌质青紫,苔少。脉弦细。中医诊断水鼓。病因病机属水液代谢障碍,血瘀气滞。
肝硬化腹水水鼓血瘀气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声嘶半年余。间接喉镜下见会厌喉面充血,双侧声带中段边缘有结节,发音时闭合欠佳。口干咽干,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慢喉喑(声带结节)。证型属阴虚火旺,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寒邪化火,热伤肺气,火灼肺阴,痰瘀搏结于声带。望诊见舌质偏红少苔,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声嘶、口干咽干,切诊见脉细数。
慢喉喑肺火痰瘀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心绞痛、呼吸困难、胸痛、胃脘痛、两胁下疼痛、胸闷如压重物、心动悸、心慌易惊、头胀疼、大便不畅。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兼痰瘀阻胸。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心肌梗死少阳阳明合病痰瘀阻胸
查看详情 →
男,31岁,慢支哮喘反复发作四年余。胸闷气短,入夜为甚,动辄张口抬肩,喘息不已,大汗淋漓,咳嗽痰黄,纳呆口干,苔腻,舌尖红,脉沉细。证型为痰浊壅肺,肺失宣肃。
慢支哮喘痰浊壅肺肺失宣肃肺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性,46岁,腰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三月。腰痛连及左下肢,俯仰不能,久立或行走数十步及腿部麻木胀痛,受凉加重,头痛,疲乏倦怠,入睡流涎,恶风,夜尿频多,大便时稀。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弱。中医诊断腰痛,辨证脾肾阳虚,风、寒、湿侵袭,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
腰椎间盘突出症脾肾阳虚风寒湿侵袭气血痹阻
查看详情 →
女,37岁,主诉两太阳部及头顶刺痛、重痛八余年,伴呕吐、嗜睡多梦,月经前发作,月经中后期加重,眼睑浮肿,纳食减少。舌淡暗,苔白,脉弦滑。证属痰湿壅盛,清阳不升。
头痛痰湿壅盛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女,26岁,痛经,初潮18岁即出现腹痛,严重时昏厥,下瘀块后缓解,有卵巢囊肿手术史。腹痛,昏厥,月经量少不畅,外感寒热,腰酸乏力,心悸,便溏,纳呆泛恶。脉细数,苔薄白,质微红。寒凝瘀滞。面色萎黄,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脉细,舌边有齿印。
痛经寒凝瘀滞中气不足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上腹隐痛,黑便。病程自1982年8月起。胃癌,胃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明确。术后出现疲乏无力,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大便通调,食纳转佳,面目虚肿渐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胃癌胃气虚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5岁,左侧瘫痪,主诉为左侧瘫痪,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瘫痪,证型为脾肾阳气虚弱,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望诊见舌质暗红有瘀斑,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手足不温、头晕、虚汗、言语低怯、不欲饮食、大便略溏薄。切诊见脉象沉细。
左侧瘫痪脾肾阳虚血瘀气虚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神志昏迷,伴有脑溢血、眼底出血、糖尿病、糖尿病酮中毒、高血压病、肺部感染。神昏不语,痰声如拽锯,舌卷囊缩,手撒遗尿,项强,腹部肌肉紧张,腹热而四肢厥冷,舌苔黄厚腻,脉滑数而时见促象。初步诊断为正气败绝,痰热阻滞,第二阶段诊断为风寒闭郁,痰热内闭,气血瘀滞,心窍蒙闭。
脑溢血眼底出血痰热阻滞心窍蒙闭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尿蛋白(+)、尿红细胞30~40,手心热,尿黄赤,舌尖红,苔白,脉滑有力。中医诊断为湿热蕴结,伤及血络。舌象舌尖红,苔白,脉滑有力。病程未明确提及。
过敏性紫癜肾炎湿热蕴结伤及血络清热凉血
查看详情 →
刘某,42岁,男性。主诉跌伤后胸痛1天。胸骨柄下软骨处隆起疼痛,笑及胸部活动时疼痛加剧。舌质澹,舌苔黄薄,脉弦。中医诊断胸痹,病因瘀血留滞,不通则痛。望诊见舌质澹,舌苔黄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跌伤史,疼痛特点。切诊脉弦。
胸痹瘀血留滞气滞血瘀胸中瘀阻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反复晕厥1年余。气虚不能帅血,营气随体位偏注。头晕眼花,晕厥,两腿软,行路摇摆,直立位面色苍白,冷汗出,舌润口和,脉濡;卧位面色红润,舌苔干,脉洪大无伦。
晕厥气虚营气偏注血压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关节游走性肿痛一月,下肢红肿热痛加剧,行走不利,寒热,低热汗多,口干胸闷心悸,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数。风湿热交阻,风湿偏重,风湿热郁蒸关节,有内传心脏之象,风湿热得减,心火未平,心火下泄,舌碎痛得减,热势已减,风湿已清,阴血不足,胸痹气滞,阴虚之质,风湿热久稽日渐清化。面色未提及,舌象见薄白、边尖红、淡苔薄、舌质红润,脉象细数、细。
风湿热关节肿痛心火未平舌碎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右下肢伸侧红斑疼痛2年,每年冬季发作,春季缓解。右下肢红斑质硬色暗,边缘清楚,红灼疼痛,下肢麻木。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血瘀经脉,不通则痛。西医诊断为红斑性肢痛。
红斑性肢痛血瘀经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