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6岁,素体阳虚,哮喘病十余载。自觉有一股气从少腹上冲至喉间,并发出羊叫声,多发于夜间,每日发作1~2次,每次约一刻时许,喘病发作时更为频繁,伴有心悸、气促。舌淡嫩,苔白润,脉沉数稍滑。证型为肾阳亏虚,温煦无力,阴寒自生,肾虚纳气无权,气无归根,上逆。
哮喘病肾阳亏虚阴寒自生气逆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胃脘闷痛伴烧心、泛酸、恶心欲吐、口干、两胁及后背疼痛、左肩臂麻木、夜寐差、大便干、小便黄。胃脘痛,肝气郁结,情志不遂致气机阻滞,脾胃失和,胆胃郁热,胃阴受损。面色正常,舌暗紫体胖有齿痕,苔薄黄腻,脉弦滑。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气郁结胃阴虚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32岁,经行吐衄,病程久,血色鲜红,经水量少色赤,性格急躁易怒,脉弦细数,舌薄黄,病名倒经,病因肝气冲激于上,血随气逆,病机属血热气逆,经血妄行,肝经郁火,阴虚肺燥。
倒经肝经郁火阴虚肺燥血热气逆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患者,主诉右上下肢疼痛、麻木肿胀月余,伴左侧头晕头痛、心悸气冲、手足聂聂动、发则眩冒、大便干、口干思饮、食则腹胀痛、脐周按痛。舌苔白润,脉沉迟而弦。诊断为寒湿偏注,证属太阳少阴合病。
心悸气冲寒湿偏注太阳少阴合病右肢疼痛
查看详情 →
动则气喘,肾虚,肺气虚,肝气上冲。脉弦细。面色苍白,舌淡苔白。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病程未明确。肝肾之气冲肺,肺气亦虚。
动则气喘肺气虚肝气上冲肾虚
查看详情 →
6岁小女孩,咳嗽1年多,口臭,厌食,腹胀不适,便臭,尿黄,舌苔黄腐。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未提及,舌象黄腐,声音未提及,气味便臭,症状描述包括咳嗽、口臭、厌食、腹胀、便臭、尿黄,脉象未提及。
久咳食积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女性,43岁,咳嗽1月余,加重1周,干咳,咽干声嘶,头痛头胀,胸闷纳呆,遇情绪波动加重。舌偏红,苔薄少津,脉细弦。中医病名:咳嗽,证型:肝郁气逆,肺失肃降。病因病机:肝气不舒,气逆于上,肺气不得肃降。望诊:舌偏红,苔薄少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干咳,咽干声嘶,头痛头胀,胸闷纳呆,情绪波动诱发。切诊:脉细弦。
干咳久病肝气郁结肺失肃降情志失调
查看详情 →
方某,43岁,咳嗽1月余,加重1周。干咳,有气冲咽喉感,咽干声嘶,头痛头胀,胸闷纳呆。舌偏红,苔薄少津,脉细弦。证属肝郁气逆,肺失肃降。患者工作紧张、思虑过度,诱发咳嗽反复。
气冲咽喉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肝郁气逆
查看详情 →
女,10个月,频频作呕,纳即喷吐,呕出水液及乳汁,有酸味,病程1周。呕吐不止,肝火犯胃。两目微陷,囟门低落,晚间发热,大便稀薄夹残渣,气味热臭,微咳,四肢温。舌苔薄白,舌质红。病前曾感受温热,蕴于阳明,新寒诱发,胃气冲逆,清浊不分。
呕吐不止肝火犯胃阳明蕴热新寒诱发
查看详情 →
患者五色痢,日下数十行,口噤不纳,腹痛呻吟。暑挟食,病程急重。面色萎黄,舌苔黄腻,脉滑数。外感暑湿,内伤饮食,邪滞中焦,胃气受损,气逆不纳。
噤口痢暑挟滞胃虚邪滞中
查看详情 →
二十五岁女性,忿怒腹胀如鼓,呕哕大叫而厥,昼夜扶立不能坐卧。气逆腹鼓,气动则痰升,窒塞灵窍而厥。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病因属情志不遂,气逆痰升,痰涎闭塞,火气冲逆。中医病名气厥,证型气逆痰升,病机情志怫郁,气机逆乱,痰浊上扰。
火气冲逆气厥痰涎闭塞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食物一入口即吐,胸中火热,气上冲,腹痛,下利。舌苔厚腻,脉象弦。中医诊断为上热下寒。病因病机为气冲上逆,面赤苔厚,胸中火热,腹痛下利。
食物入口即吐胸中火热气上冲腹痛下利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失眠,入睡艰难,彻夜不眠。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胆气郁结,痰火内扰。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不安、头晕耳鸣、两胁胀痛、口苦且干、舌紫、苔黄腻、脉细弦。望诊见舌紫、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伤感、头晕耳鸣、胁痛、口苦;切诊见脉细弦。
胆气郁结痰火内扰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虚损盗汗、遗精自浊、少腹气冲、腰热、手足冷、前阴无气、多下气、噫气。脉象旦弦搏而大,午洪大。病程反复,隔一旬二旬必发作。中医病名属虚损,证型为肾虚夹郁,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气滞郁结。面色无华,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腰热、手足冷、前阴气短。脉象弦大、洪大。
少腹气冲虚损盗汗遗精自浊腰热手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十日不大便,恶气冲脑,阙上痛,脑气昏,夜中谵语,右髀牵掣,膝屈而不伸,右手拘挛,夜不安寐。阳明病。阳明燥气熏灼。面色红,舌红苔黄,脉沉实。恶热,小便赤。右手足不伸而痠痛。欲大便不得。战汗,寒战,壮热汗出。神昏,脉渐脱。正气虚,邪气实。正邪相搏。
阳明病燥热内盛便秘夜不安寐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心前区疼痛、弊闷,恐怖欲死,心季气短。病程两个月未见减轻。中医病名为心肌梗塞,证型为心脾阳虚,水气上冲。舌澹苔白,脉弦而结。病机为心脾阳虚,水气上冲。
心肌梗塞心脾阳虚水气上冲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31岁,慢性口腔溃疡反复发作8年,口腔黏膜多处溃疡、糜烂,口干欲饮,形寒肢凉,脉沉细,舌质澹胖。邪热伤阴,久服寒凉,阳气受损,虚火上炎,证属上热下寒,阴阳两虚。
慢性口腔溃疡虚火上炎阴阳两虚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产后阴气下泄,阳气上冒,日晡至戌亥厥阴肝横,肝血无藏,气冲扰膈,心下格拒,气干膻中,神乱昏谵。气从涌泉、小腹中直冲胸臆,心下痛、巅晕、神迷,肝肾内怯,魂魄飞越,惊恐畏惧。带下淋漓不止,梦魂跌仆,八脉无气把握。阴虚内怯,阳气上冒,肝肾虚损,气机逆乱。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虚数。
产后郁冒肝血无藏阳气上冒下元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患肢发凉、怕冷、麻木感,足部小腿酸痛3个月,行走时出现间歇性跛行。舌黯澹,脉涩。中医病名为脱骨疽,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肝肾不足、外受寒湿,导致寒湿凝聚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未提及,舌象为黯澹,脉象为涩。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
脱骨疽虚寒型血瘀型寒湿凝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心下痞,不欲食,手足麻木,大便略干不爽,善忘,无故欲哭,胃中冷,阵发性心中热气冲巅顶渐出汗,苔黄腻,舌暗红有齿痕,脉沉弱。素体心阳不足,兼湿热困阻中焦,气机不畅,升降失司。舌质转红、尖微赤,苔淡黄,脉沉滑微数。舌紫红、苔白腻减轻,脉弦微数。
心阳不足湿热困阻气机不畅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