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亏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前胸后背发冷伴舌痛1年,冷热敏感,恶心,纳少,呃逆,午后及夜间发作性寒战,心中颤抖。中医诊断胸痹,证属中阳不足,气虚血亏。舌质红绛,舌苔少,舌体裂纹。脉缓。
胸痹中阳不足气虚血亏胃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产后28天,表情呆滞,两目无神,终日不语,呼之不应,夜难入寐,喉中有痰鸣音,小便失禁,谷食不思,恶露已净。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象细滑。中医辨证为痰热乘心,清窍闭塞。病程28天,属产后不语,痰热为患。
产后不语痰热乘心清窍闭塞阴津受损
查看详情 →
24岁 女性 胎前尾闾酸楚 产后尾骨酸痛拒按 背嵴酸楚 恶露不净 形瘦神疲 按脉右细濡 左微弦 体属气血两亏 督任失调
气血两亏尾骨痛督任失调恶露不净
查看详情 →
31岁,恶寒怕风,历节疼痛,小关节变形,腰痛,肢体活动不利,汗出心悸,胸闷烦躁,月经周期延长,舌淡红、边尖齿痕,脉细无力,证属气血两亏,筋脉失荣。
气血两亏骨痹筋脉失荣恶寒怕风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为突然晕倒,失去知觉,二十分钟后清醒。体征包括右半身完全瘫痪,肌张力无明显变化,感觉迟钝,生理反射减弱,血压210/110毫米汞柱。诊断为脑出血。辨证为肝阳上亢,心火内盛,气血两亏。脉象沉细弦数,舌红无苔。症状包括两眼同视右侧,口舌偏向右侧,流口水,呼吸有鼾音,语言不利。
气血两亏脑出血肝阳上亢心火内盛
查看详情 →
5岁女童,紫癍三年,瘀点色紫泛青,推之不退,形瘦色苍,精神萎靡,头晕纳呆,唇舌俱澹,苔薄白,脉濡无力。证属气血两亏,气不摄血,病机为紫斑频出不已。
气血两亏紫癍不愈气不摄血阳虚阴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产后十二朝身热盗汗。病程为产后十二朝。中医病名盗汗,证型气血两亏,营卫失约,营虚里热。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产后身热盗汗。切诊脉象右微细。病因病机为阴虚阳浮,阴不敛阳,阳无所附,阴虚内热逼液外泄。
气血两亏产后盗汗营卫失约营虚里热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月经周期不准,淋漓不断,色澹质薄。面色无华,腰酸足软,身倦乏力,不思饮食,失眠健忘。舌澹苔少,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冲任不固、脾胃虚弱、气血两亏。
气血两亏崩漏气虚型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患者,主诉两下肢反复乌青块、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眼睑浮肿、便血齿衄、心悸、手足不温。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为肾阳不足,气血两亏。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较长,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切诊未提脉象。
气血两亏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头晕气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腰腿酸软、小腹下坠。病史中提及平素体弱,生育一胎,曾小产二胎,近1年症状加重。中医诊断为胃下垂、子宫下垂。辨证为脾胃气阴两虚,夹食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气短、纳呆、头昏、恶心、腰膝酸软、小腹下坠、月经先期。切诊未提及。
气血两亏胃下垂子宫下垂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40岁,右腕桡侧筋腱强硬作痛,不能用力,夜寐不安,畏寒神疲,脉细濡软。气血两亏,无以濡养筋骨。血不荣筋,寒湿凝络。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病程起病于八月。畏寒、神疲、夜寐不安、寒湿凝络、气血两亏、血不荣筋。脉细濡软。
气血两亏血不荣筋寒湿凝络筋骨拘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两眼视力逐渐下降,病程自1970年开始。中医病名为视神经萎缩,证型为气血两亏。望诊见舌质澹红,苔薄白而干燥无津;切诊见脉象濡弱。检查示右眼视力0.5,左眼无光感,瞳孔反应异常,眼底视盘色泽异常,晶体混浊。
气血两亏视神经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伴胸痛反复发作3月余。病史示长期失眠,夜梦纷扰,心慌神倦,记忆力下降,思想不集中。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面部黑色斑点,纳差便干,舌质暗红,苔根黄腻,脉细结代。中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气血两亏,痰浊痹阻。望诊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苔根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示心悸、胸闷、胸痛、失眠、纳差、便干。切诊脉细结代。
气血两亏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痹阻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胃病20余年,胸胃疼痛如针刺,大口吐血,血色黯红,有黑色块状。脉关部沉细而濡,两寸浮芤,尺部沉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气阴大亏,脾阳不足,气血两亏,肝脾失调,心神不足。面色苍白,精神委顿,少气懒言,饮食不思,头昏神倦无力。
气血两亏胃病气阴大亏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男,16岁,双下肢紫癜四月,食欲差,眼干、口干、腰困,大便2~3日一行,尿蛋白++,潜血+,偶见透明管型。证属气阴两虚,血热妄行。舌边刺痛,苔黄,脉小。脉小滑,苔白。血压105/70mmHg。
紫癜气阴两虚血热妄行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主诉闭经3年,伴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午后潮热,形体消瘦,下肢痠软。中医病名虚痨内热,证型阴血亏损,虚热内盛。舌质艳红,苔薄,脉细数。二诊舌质澹红,脉转细缓。病因病机为久病体虚,气血两亏,化源不足。
气血两亏闭经子宫内膜结核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主要症状为下痢,病程较长,初为赤痢带血,后转为血水杂以脂膜,腹痛频繁,身体羸弱,口中发干,心中怔忡。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脉象左右皆弦细,左部弦而兼硬,一分钟九十二至。中医病名为肠溃疡,证型为肝胆之热下迫,病因病机为内伤七情,肝热下迫,气血两亏,肠中脂膜腐败溃烂。
气血两亏肠溃疡肝肾阴虚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男性。右颈部肿块肿大肿胀,右上肢抬举困难。中医诊断为石疽、失荣、阴疽、恶核、瘰疬。邪毒内结,肝肾气血亏虚。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病程较长,2003年确诊淋巴瘤,2004年就诊时肿块变软变小,症状好转。
气血两亏淋巴瘤邪毒内结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双眼视力逐渐减退半年,视物模糊,眼前似有薄纱遮睛,左重于右,常有点条状黑影,双眼疲困,头晕眼花。肾阳不足,精气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脉沉细尺微,舌淡而胖嫩,苔薄白。双眼枣花翳内障(肾阳不足)。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楔状混浊,波及瞳孔区,屈光间质模糊不清,眼底大致正常。
老年性白内障肾阳不足肝肾阴亏视力减退
查看详情 →
右膝盖肿大如斗,漫肿疼痛,足踝浮肿,不能移动,寒热早轻暮重,口渴,舌灰糙,脉弦小而数。鹤膝风,气血两亏,风化为火,寒化为热,湿郁酿痰,稽留经络,荣卫凝涩不通,不通则痛,热胜则纵,湿胜则肿,阴愈伤而热愈炽,气益虚而邪益锢。
气血两亏鹤膝风风火相煽寒热郁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