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麦+自汗+盗汗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关节疼痛、肢体浮肿、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病因病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望诊:面色不华、舌红绛或紫暗、舌嫩红或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脉弦数、脉细数、脉沉迟。
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7岁。自汗盗汗10年,白天动则汗泄形寒,夜间腰以下汗多且凉痛。舌苔薄,脉左部细弱、右细弦濡。诊断为心肾两虚,阴阳两虚,脾气亦弱。
自汗盗汗心肾两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夜间盗汗3年,伴怕冷。面色苍白,精神欠佳,喜热饮,舌淡胖大,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无力。中医诊断为盗汗,证型为卫表气虚,营卫失调。病因病机为营卫失和,表卫气虚,卫外不固。
盗汗卫表气虚营卫失调怕冷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盗汗、自汗、神疲乏力、腰背酸胀、头晕、形寒怯冷、手足心热、夜寐不谧。舌淡红胖大有裂纹,苔剥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汗证、肾精气亏虚、阴虚内热、气虚形寒。病机为肾精气亏虚,阴虚则内热生,气虚则形体寒。舌象舌淡红胖大有裂纹,苔薄黄,脉细数。病程中见舌裂纹、苔薄黄、脉细数。诊断为瘿气、肝气怫郁化热与痰互结于缨脉。
汗证肾精气亏虚阴虚内热气虚形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岁,女性。主诉多汗1年余,夜间入睡1小时前后出汗多,尤以头部及背部为甚。纳差,食欲极度低下,大便干,2~3日1次。舌红,苔黄厚,脉滑。中医诊断汗证,辨证为阴虚气弱,湿热内蕴。
盗汗阴虚火旺大便干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汗出过多一年余。白昼汗出,动辄益甚,夜间汗出明显,寐中汗出,醒来自止。伴有烦躁、口干、便秘、心悸、乏力、饥饿感。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弱。诊断属痰热交蒸,兼有伤阴。
自汗盗汗烦躁口干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产后体虚自汗,恶露未净,睡不安,乳少,头眩神疲。舌质绛,苔薄,脉虚细。中医诊断为新产伤血,阴虚阳越。病因病机为产后血气俱虚,阴气不复,阳气外越。
产后自汗阴虚阳越气血虚弱乳汁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夜间汗出8年余,加重半年。主要症状为夜间汗出较多,胸口为重,全身汗出,怕热,心烦、心急,胸闷、心悸、气短,耳鸣。舌红,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盗汗,证型为阴虚火旺证。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不能敛阳,心火旺盛,蒸腾津液,发为汗出。
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火旺证肾阴亏虚心火旺盛
查看详情 →
患者间断双下肢水肿1月余,加重3天。乏力,自汗,双下肢水肿伴双腿沉重,腰困,眠一般,易醒,盗汗。小便泡沫多,大便成形。舌质暗红,苔黄略干,脉沉数。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湿瘀化热。舌质红,苔黄,脉沉数。舌质淡红,苔腻,脉沉濡。
自汗盗汗脾肾亏虚湿瘀化热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病程9天。主诉为易感,平均每月感冒2~3次。精神倦怠,烦躁易哭,不思饮食,自汗,动则更甚,睡时露睛,大便干燥,2~3日1次。面色黄白,形体消瘦,舌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肺脾气虚,肺卫不固。
自汗盗汗肺脾气虚肺卫不固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浮肿尿血3年,乏力腰痠痛月余。肉眼血尿色暗红,眼睑水肿,乏力腰痛,纳差,自汗盗汗,口渴喜凉。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尿血,证属脾肾两虚,夹水湿。病在肾,波及脾。病史中见心情紧张或兴奋时自汗明显,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尿血、眼睑浮肿与自汗盗汗同期出现,平素心慌气短。
自汗盗汗尿血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5岁11个月女童,自汗出2月余,恶风,活动后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口唇干,睡眠欠佳,纳差,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汗证,证属肺气不足证。病程2月余,素体薄弱,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病因病机为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
汗证肺气不足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经闭二年,伴头晕、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烦躁、手足心热、昏倒、自汗盗汗。中医诊断为阴虚血亏,脾胃失和。舌苔白黄厚,脉沉细弦。带下甚少,少腹右侧微痛,附件炎病史,胆囊炎病史,大便干,四日一行。病机为阴虚血不足,血海无余,心气不足,热扰神明,脾胃虚弱,冲任无血。
经闭阴虚血亏脾胃虚弱血不荣心
查看详情 →
患者84岁,女性。多汗3个月余,伴纳差、乏力、胸痛、上热下寒、眠差。汗证,证属气阴亏虚,肾阴阳失调。面色淡白,舌澹红少津。脉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无明显气味描述。问诊提示乏力、纳差、眠差、手心热、喜冷食、怕风易感。切诊未提脉象。
汗证气阴两虚肾阴不足肾阳亏乏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乙型脑炎后遗症,高热昏迷,二便失禁,背部及髋部有7处大面积褥疮。疮面暗紫色坏死组织,分泌物恶臭,边缘无明显分界。脉洪大,舌苔黄白厚腻,舌质红。中医辨证为毒热郁于营血,正气已伤,毒邪不得外托,逆传心包。疮面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分泌物减少,部分坏死组织脱落,新生肉芽出现。脉弦微滑,舌苔白微黄腻,舌质红。后期神志清楚,食欲增进,疮面坏死组织脱尽,新生上皮出现,脉细缓软,舌苔白腻,舌质淡。
口渴盗汗乙型脑炎后遗症毒热郁于营血正气已伤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1岁。头晕头痛,失眠,出汗,记忆力减退,阵阵发热,心悸气短,日夜泄汗,动则气喘咳嗽,呼吸胸痛,自觉气凉,口苦不渴,食欲不振。舌苔白,脉细弦虚数、重按无力。自汗、盗汗,阴阳两虚,病程5年。病因病机为心肾两虚,肾气上凌,肺受其制,肝脾不和,五脏俱病。证型为阴阳两虚,阳虚更甚。
自汗盗汗心肾两虚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术后出现心烦、烘热汗出等症状。病程自2014年3月起,持续约2个月。中医病名乳腺癌术后,证型肝肾阴虚,肝气郁滞。望诊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潮热、心烦易怒、自汗盗汗、周身疼痛、寐少多梦、眩晕耳鸣、口干不欲饮、腹胀纳少,切诊脉弦细数。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兼有肝郁气滞。
自汗盗汗乳腺癌术后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盗汗3年余,伴夜汗、面烘热、乏力、急躁、失眠、腰酸、唇暗。舌质及舌边暗红,有瘀斑块,苔薄,脉沉涩。中医病名汗证,证型为阴虚盗汗兼肝郁证。病因病机属血瘀气滞,营卫失调。
汗证肝郁证血瘀证
查看详情 →
朱某,女,21岁。多汗怕热、心悸心慌、自汗盗汗、善食易饥、口干欲饮、性急易怒、手足心热、颈前喉旁结块肿大、少寐多梦。甲亢(阴虚火旺、气滞痰阻)。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性急易怒,善食易饥,口干欲饮,手足心热,颈前肿块。脉细数。
甲亢阴虚火旺气滞痰阻心悸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动则汗出蒸蒸,持续两三年,形体丰腴,畏热,肌肤发赤,手足心热,夜寐亦汗出,湿衣。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脾土气虚,营中蕴热,阴精亏虚,虚热迫液外泄,肝失疏泄,腠理开合失司。病程长,属汗证,病机为气虚、阴虚、肝失疏泄。
汗证气虚阴虚营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