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善饥多食,胸膈似冷,夜间发热,嗜卧懒语,盗汗阳举,心动惊悸,喉中有痰,小便不利,大便或结或溏,过食则呕吐泻泄。脉皆濡弱而缓,右脉略大尤弱,次日左脉三五不调,或一二至缓,三五至驶,右脉如旧缓弱。左脉不调因淫欲动其精,右脉弱由于毒药损其脾。
湿困久泻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57岁,湿温寒热6、7日,朝轻暮重,无汗,周身酸痛,头重且晕,胸膺不舒,时有吐逆。湿邪困阻,表里俱湿。面色无华,舌苔滞腻而灰白,脉模煳。胸膈痞满,舌厚板滞,色微黄。
湿困湿温胸满舌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岁,赤白痢20余天,日便20次左右,面色萎黄,精神萎靡,纳差,里急后重,脉细弱,苔薄白。中医病名赤白痢,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望诊面色萎黄,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便频、纳差、里急后重。切诊脉细弱。
湿困久痢赤白痢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舌面及牙龈出现白色扁平丘疹,伴疼痛,病程2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血浊、阴虚、湿困。舌质红绛,舌苔剥脱,有丘疹处无苔,脉滑数。病程较长,症状持续且未见明显缓解。
湿困口腔扁平苔藓血浊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头眩心悸,乏力,下肢浮肿,按之没指,好睡,嗜食香甜,不能劳功。脉象软弱无力,舌淡苔滑,面色无华,形体瘦,足肿,大便溏薄,腹部稍膨。钩虫病。病机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气血亏虚。
湿困钩虫病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吴男 脘次痞痛 舌苔白腻 脉弦滑而数 左关独盛 肝脾不和 湿困 肝旺 痰湿中阻 气机不畅
湿困肝脾不和肝旺脘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遍身水肿,露地而坐。水肿,病程未明。水肿。面色晦暗,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脉沉迟。病因病机属水湿内停,脾肾阳虚。
湿困水肿脾虚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自汗不止月余,伴乏力、腹胀、纳呆、便溏、干哕。脉沉细无力,舌体胖,舌质淡,苔薄白。诊断为漏汗。病因为感冒后发汗过多,病机为脾肾阳虚,气虚不固。
湿困漏汗气虚脾虚
查看详情 →
15个月男童,腹泄半月,每日7至8次,粪便绿色水样夹奶花或黄色溏便带粘液,纳差哭闹,时有低热。精神萎糜,面色㿠白无华,双眼凹陷,唇淡而干,舌质淡苔薄白,体温37.5°C。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属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湿浊内蕴。
湿困泄泻脾虚食积
查看详情 →
男,1岁,面部四肢起红色丘疹,近1周加重。疹色暗澹,渗出多,伴纳差,消化不良,大便溏薄。体胖,头发枯黄,枕秃明显,方颅,面色白,面颊、眉梢、四肢可见丘疱疹,澹红色,丘疱疹融合处有糜烂面,渗出明显。舌澹苔白,脉滑,指纹澹红。脾虚湿困。
湿困湿疹脾虚纳差
查看详情 →
范男,主诉腹痛、滑泄,病程未明。中医诊断为痢后脾虚湿困。证型属脾虚湿阻。病因病机为湿困脾运,气机不畅。舌苔白腻,脉象紧滑,两关尤甚。
湿困痢后脾虚腹痛滑泄
查看详情 →
薛某,男,37岁。主诉腹泻反复发作1年余,小腹绞痛,大便不成形,每日3~5次。舌淡暗,苔薄白,根腻黄,脉弦细。二诊主诉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胃脘胀满不适,咳嗽咽痒,痰少色黄兼白难出,汗出较多。舌淡略胖,苔根黄腻,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湿困泄泻脾胃虚弱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症状包括肝脾不和,兼有湿困,脘次痞痛,牵及右胁,呕逆,纳物欠佳,精力疲乏。舌赤苔白,脉弦滑而数,左关独盛,溲赤。中医诊断为肝脾不和,兼有湿困。病机属肝气郁结,脾虚湿困,气机阻滞。
湿困肝脾不和脘痞痛右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男性。主诉腹泻五、六年。病程六年。腹泻,腹胀,纳食量少,恶心,嗜睡,头痛,咽痒引嗽。舌红,苔薄白,脉沉滑。脾胃失和,运化失健。病因病机为脾胃失和,运化失健,湿邪困中,清阳不展,胃阴不足。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环境变迁、生活节奏变化、学习紧张、饮食不适应。
湿困腹泻脾虚胃燥
查看详情 →
女,38岁,经行浮肿,以下肢为甚,伴头晕眼花、倦怠乏力、四肢酸楚、手足心热、胸闷气促、尿量少色澹黄、月经周期不定、量中。舌质澹红苔白,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气滞水湿内停之经行浮肿。舌淡红苔白,脉沉弦细。
湿困经行浮肿气滞水湿内停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李某,男,44岁。右下肢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伴伤口流脓1年。右外踝上方有类圆形窦道口,可见骨质,右下肢疼痛,活动不利。舌质黯淡,舌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附骨疽。病程1年,属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因病机为毒邪留滞日久,损伤正气,正虚不能祛邪外出,病程迁延,经久不愈。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属脾肾气虚,肾亏骨空,脾虚湿困,气血不足。
湿困附骨疽脾肾气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腹泻4年,大便稀溏,每日2~3次,偶有肠鸣,矢气后略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濡缓。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湿困腹泻脾虚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左侧肢体麻木乏力数月,病程半年。主症为左侧肢体活动无力、手麻、面颊灼热、肩部酸胀、眼睑沉重、口苦、涎沫增多。舌红苔薄黄腻,脉小弦。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辨证为风邪入络。舌象见舌红苔薄黄腻,脉象为脉小弦。病史中提及中风导致脑出血,遗留多种神经症状。
湿困中风后遗症痰热之证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0岁。反复双下肢浮肿4年,复发1周,伴乏力倦怠,夜寐难安。形体肥胖,面色白光白,舌体稍胖,边有齿印,舌质淡,舌苔白微腻,脉沉细。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中医诊断为水肿。病因为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属脾胃气虚,水湿内困。
湿困水肿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47岁女性,大便外带黏液加重,病史1年余,身乏力、肢酸、恶寒、恶热、纳呆,面色暗,脉弦无力。大便脓细细胞,血色素12g,白细胞6000,淋巴40g,中性40。辨证属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症状及病史,切诊脉弦无力。
湿困结肠炎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