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浊+血瘀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未明确。病程长短未提及。中医病名:慢性肾炎。证型:脾虚、湿浊、血瘀。病因病机:脾虚、湿浊、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描述。
湿浊血瘀慢性肾炎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尿血1个月。病程为膀胱癌术后9个月。中医病名膀胱肿瘤术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久病体虚,血瘀湿阻。舌紫暗,苔白腻,脉数细。病理报告示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局部早期浸润。
血瘀湿浊膀胱肿瘤术后会阴坠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女性。主诉反复咳喘发作60余年。主要症状为呛咳气促,咳白色黏稠痰液或黄绿脓痰,气促怠动,口唇发绀,伴发热、头痛、口干纳呆、大便干结、恶寒恶凉、动则喘咳。面色晦暗,双眼睑浮虚,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暗红,舌体干瘦,舌下静脉紫暗、迂曲。脉细数艰涩。诊断为肺、脾、肾俱虚,气虚气滞、湿浊痰饮,血虚血瘀,再感外邪,引动伏饮,郁湿化热,本虚标实。
血瘀湿浊肺气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双手发青紫、面部及耳部紫斑、手指尖破损、双足趾发黑紫、肢趾关节怕冷、口舌溃疡、腰痛、尿泡沫多、纳少、大便溏薄。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红蝴蝶斑,证型脾肾两虚,瘀毒阻络。望诊见舌质暗红,舌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怕冷、尿泡沫多、纳少、大便溏薄。切诊脉沉细,舌背络脉暗紫。
血瘀湿浊红蝴蝶斑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陈某,48岁,男性。头晕阵作1周,夜间如厕或晨起时发作较多,2~3秒可缓解。舌澹粉黯,苔白厚,脉沉滑。中医诊断为眩晕,属血瘀湿浊夹风。舌澹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细滑,右沉细涩尺沉。脉沉滑,脉细滑。
血瘀湿浊眩晕风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头晕、心悸5年,尿少、夜尿频1年多,诸症复发1周。面色萎黄,面目轻度浮肿,舌质澹白、苔薄白滑,脉沉弦滑。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肾虚肝旺、湿浊内阻之风眩。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缺血型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病史。现症见形寒肢冷、颈部强急、关节疼痛、记忆力下降。
血瘀湿浊高血压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血肌酐升高1年余,乏力,纳少,夜尿频,大便稀。舌淡红,脉滑细。中医诊断肾劳病,证型肺脾肾亏虚兼湿浊、血瘀证。现病史见神清,精神弱,乏力,纳少,寐可,尿量可,夜尿频,大便稀。望诊舌淡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纳少、夜尿频、大便稀,切诊脉滑细。
湿浊血瘀慢性肾脏病肺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来脾气急躁,右胁肋及胃脘胀满,呃逆,着急生气加重,病程20年。现症见便稀日2~3次,口苦,恶心。舌质暗,苔白腻满布,脉弦细。证属肝郁气滞,湿浊中阻。右胁下胆区有压痛,肝脾不大。月经尚准,量适中。
湿浊血瘀胁痛胃胀
查看详情 →
男性,27岁,腰酸困4个月,肾囊肿,舌质澹,舌苔薄润,脉沉细,肾虚血瘀,水湿积聚
血瘀湿浊肾囊肿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70岁,纳呆、恶心、乏力1年,近日加重。面色少华,乏力,偶头晕,气短,恶心呕吐,纳差,夜尿3~4次,大便日2~3次,便干,舌暗红,苔黄,脉沉弦。肾虚血瘀、湿浊内蕴。双肾实质损害,双肾体积缩小。血Hb低,BUN、Cr高。中医病名关格。
血瘀湿浊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下腹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3个月。主症为下腹隐痛,月经期加重,伴腰骶困痛,白带量多色白,手足心发热,饮食睡眠不佳,大便溏。舌质暗,苔白,脉细。中医诊断为妇人腹痛,证属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药物流产后气血虚弱,邪毒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蕴于胞宫,久病肝郁,余毒未清,气机不畅,气血瘀滞,胞脉不通而痛。
气滞血瘀湿浊慢性盆腔炎肾虚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面颊两侧出现蝴蝶斑,持续发烧,下肢关节疼痛,腰痛,尿蛋白(+),红细胞15~20个/HP,白细胞3~5个/HP,管型2~3个/HP,血沉60mm/h,红斑狼疮细胞试验(+),西医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期。面浮肢肿,神疲乏力,头发稀疏,纳差便溏,尿少,月经不调,舌胖嫩,质稍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稍数。风湿内舍,酿热成毒,营卫失调,血脉瘀滞,脾肾虚损。
血瘀湿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