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0岁,女性。主诉胃脘痛3年,经前或遇寒加重,手足凉,多唾,纳眠可,大便干。经期色稍黑,量多,经前巅顶作痛。舌淡,脉细滑。辨证冲任虚寒,瘀血内阻。舌胖淡,脉驷滑。舌尖红,舌体胖大,苔白。
胃痛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三十余,背疽,病程二十余日,疮口腐烂,脓水清稀,淋漓不止,日夜疼痛,饮食减少,大便每日三、四次,四肢厥冷,腐肉不脱,新肉不生,大便滑泻,背疽,阴证,气血两亏,真元损伤,虚实不分,败证,七恶,疮毒不化,阴寒内盛,阳气衰微,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声音低微,气味腐臭,问诊见疼痛、饮食减少、大便滑泻,切诊脉沉细。
背疽气血两亏阴证阳证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周身倦怠乏力,低热持续半年。症状包括周身倦怠嗜卧,体温37.5℃~38℃,食少纳呆,心悸气短。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目不欲睁,舌苔薄白,脉虚数。中医病名属气虚发热。证型为脾虚清阳不升,阴火上乘。病因病机为劳役过度,伤及脾胃,清阳不升,阴火上乘。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倦怠、低热、食少、心悸。切诊见脉虚数。
气虚发热脾胃虚弱清阳不升阴火上乘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便血八年,面浮、肢肿、恶食、艰步、神倦、懒言,气息奄奄。脉象寸关俱弱,两尺沉数。病机为肺胃之气下陷于阴,不能升举。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问诊见恶食、艰步、神倦、懒言。脉象寸关俱弱,两尺沉数。
便血肺胃气陷脾阴亏虚阳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主诉咳嗽咯血喘闷胸痛4个月,加重1个月。中医诊断肺积,证型阳虚寒凝,气血凝滞。望诊见面色皖白,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嗽咯血、胸痛、咳痰、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切诊见脉沉迟。病程4个月,属阳虚寒凝,气血凝滞之证。
肺积阳虚寒凝气血凝滞咳喘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白带增多,腥臭而浓,外阴刺痛,带中夹血丝,小腹胀痛而冷,足跟疼,月经后延,量少色淡,行经腰痛,大便稀溏。舌苔薄白润,脉关尺细小。中医诊断为带脉虚寒。证属脾肾久亏,病机为阴寒内盛。望诊见舌苔薄白润,闻诊未见特殊气味,问诊提示病程3年,切诊见脉关尺细小。
尿路感染霉菌性阴道炎双侧附件炎带脉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双足跖趾关节肿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3天。双足第一跖趾关节局部破溃,左膝肿痛,活动受限。舌红,苔薄黄,脉滑。中医诊断为历节,证属湿热阻络。双足第一跖趾关节可见痛风石,局部色素沉着,破溃,白色煳状渗出。左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肾功示尿酸728μmol/L。
痛风性关节炎历节湿热阻络高尿酸血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岁,主要症状为每日腹泻五六次,伴有粘冻、少腹疼痛,进食冷饮瓜果后病情加重。中医病名为慢性结肠炎,证型为寒热夹杂。唇舌深红,舌苔薄润,脉细而弦。病程为痢后成泄已2年。
慢性结肠炎寒热夹杂少腹疼痛粘液便
查看详情 →
女,44岁,主诉空肠间质瘤术后体质较差,消化功能薄弱。纳食不香,胃脘痞胀,大便稀溏,头晕气短,手足欠温,腹部畏寒,动则自汗。舌质澹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辨证正虚未复,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胃肠功能未健,气机郁滞。寒凝肝经,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脾虚不运。
空肠间质瘤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腹痛、大便黏液伴下坠感,病程一年。中医诊断为休息痢。证属中虚湿滞,寒热夹杂。舌澹苔薄黄,脉弦缓。矢气频作,倦怠乏力,食少。
休息痢中虚湿滞寒热夹杂倦怠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月经期前3~5天下腹部疼痛3年余,痛时得热则舒,疼痛严重时需药物缓解,月经周期稍延迟,量多。舌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寒凝血瘀。辨证为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湿之邪伤于下焦,客于胞中,寒凝则血瘀。舌象为薄白,脉象为弦,后诊脉象转为沉细,再转为细。
痛经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右小腿疖肿,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右大腿疼痛。病程12天。中医病名属流注。证型为余毒流注,病因病机为余毒流窜血分,兼夹湿痰,正气已虚,湿胜阳微。望诊见舌红、苔白腻,舌澹红、苔白微腻,舌澹胖边见齿痕,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萎纳减,咳嗽胸痛,汗出涔涔,低热,畏寒自汗。切诊见脉濡数,脉濡,脉转沉细。
余毒性流注气血瘀滞正气亏虚湿痰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悸、胸闷、气短1年,心率47次/分左右。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肾阳虚,痰瘀交阻。舌质紫,苔白微厚,脉沉弦滑而迟。症状包括心前区疼痛、乏力、腰酸怕冷。病程1年。
胸痹心肾阳虚痰瘀交阻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主诉慢性肠炎五六年,大便溏薄,间或挟黏液,次数不一,近四日泄泻,无腹痛,小便清长。舌象苔满布黑腻而滑,口不渴。脉沉细。诊断脾肾两阳偏虚,寒湿之邪偏重。舌象黑腻而滑,脉沉细。病程五六年,泄泻无腹痛,小便清长。
慢性肠炎脾肾阳虚寒湿内盛大便溏薄
查看详情 →
2岁女童,慢性肠炎,腹泻,骨瘦如柴,常发高热,手足清冷,口渴多汗。脾虚脾寒,脾虚为消化机能匮乏,脾寒为内伤生冷,寒邪内伏,损伤消化能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
慢性肠炎脾虚脾寒脾阳不足寒邪内伏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大便溏泄次多,颈部疼痛剧烈,夜不能寐,苔澹黄而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脾气已虚,癌毒内结。病程3年半,确诊为肠癌Ⅳ期(骨转移)。
肠癌期脾气虚癌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产后4小时少腹剧痛,阴道下血不止,色紫暗兼有瘀块,势如泉涌。神识昏迷,面色暗黄,口唇、爪甲、眼睑色白,牙关紧闭,四肢冰冷,呼吸短促微弱,口鼻气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若有若无。中医诊断为血脱亡阳。证型为血脱亡阳。面色暗黄,口唇、爪甲、眼睑色白,四肢冰冷,口鼻气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若有若无。
产后血崩气虚血脱血脱亡阳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女,70岁,胃纳不香,大便干稀不调,腹鸣矢气,糊状便,5天未便,羊矢状粪便,胃寒怕冷,脉弦细,舌苔薄腻,肝脾、肝胃不和夹湿夹寒
胃纳不香大便干稀肝胃不和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男,64岁,右侧小腿溃疡流血样清水半年,疼痛难忍,腿脚不利。舌苔薄白,脉沉无力。中医诊断脱疽,辨证阳气不足,寒凝筋脉,气血不和。
脱疽阳气不足寒凝筋脉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面部及下肢浮肿1年,加重1周。面浮色黄,腹部胀大,下肢凹陷性水肿,小便色清量少,大便溏薄,身重乏力。舌苔薄白腻、质澹红、边有齿印,脉细濡。诊断为脾阳不振,土不制水,水湿泛滥。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24/μl。病程1年,属脾阳不振型水肿。
水肿脾阳不振水湿泛滥蛋白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