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为不明原因晕厥3次伴心悸乏力。中医病名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为阳气亏虚,病机为心脉滞涩。望诊见面色少华,舌质澹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委靡,头昏乏力,心悸气短,胸闷心痛,意识恍惚,黑矇,形寒怕冷。切诊见脉细迟伴结代。二诊见脉细迟,脉率52次/分。再诊见脉沉缓,舌澹红、苔薄白。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胸闷心悸心肾阳虚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女,52岁,胸闷心悸多年,多次发生晕厥。心阳不振,心阴亦哀,阳虚阴凝,心脉失畅。面色萎黄少华,舌苔薄白而干,脉沉迟时见结代。神疲乏力,四肢发冷,口干少寐,胸闷作痛。
心悸心阳不振心阴不足阳虚阴凝
查看详情 →
女,73岁,胸闷不适,心悸,乏力,咳嗽,心率每分钟46次。舌淡,苔白,脉细浮。心肾不足,血行不畅。
心悸心肾不足血行不畅胸闷不适
查看详情 →
男,69岁,隐性糖尿病6年余,3天前因感冒发热引起胸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气不足。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缓无力。胸闷,心率异常。
心悸心气不足心动过缓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阵发心悸5年,发作频繁2个月。心悸,病程较长。舌质暗红苔白澹黄,脉细缓,心悸发作时为疾脉。心肾阴阳俱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气短、乏力、腰酸、口干、怕冷。
心悸心肾阴阳俱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恶寒一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闷、倦怠乏力、眩晕、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动则气短。舌澹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稍腻,脉沉迟。中医诊断为心悸阳虚型,病机为阳虚气弱,血脉凝滞。病程一年余。
心悸阳虚型心阳虚衰血脉凝滞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心慌间作2个月,加重1周。现症心慌,伴口苦,耳鸣,胃脘不适喜按。舌暗紫,苔白,脉沉迟缓。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控制不理想。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脾肾亏虚、痰浊阻滞。病机为脾肾亏虚,痰浊阻滞,心阳不振,血脉壅塞。
心悸脾肾亏虚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心动过缓五年。主要症状心慌心悸,头晕畏寒,四肢不温,颜面浮肿。舌澹苔薄白,脉沉迟。中医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属心肾阳衰。病因病机为阳虚不能温煦四肢,脉沉迟、舌澹苔薄白、心悸为阳虚不足之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肾阳衰心神不安四肢不温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主诉心悸、心痛、胸闷、头痛、手抖、指红、大便不调、胃纳差。唇紫舌绛,苔白腻,舌边瘀点,脉弦结。中医诊断为心血瘀滞,寒凝营热互阻,脉行不畅。望诊见唇紫舌绛,舌边瘀点;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心痛、胸闷、头痛、手抖、指红、大便不调、胃纳差;切诊见脉弦结。
心悸心痛胸闷头痛
查看详情 →
女,57岁,心悸、心慌、心前区闪电式刺痛,头晕、眼花、耳鸣,畏寒冷,乏力,形体瘦长,精神欠佳,面色苍暗少华,少气懒言,舌质澹苔白润,脉迟沉细涩而弱,阳虚气弱,兼寒凝血瘀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心慌阳虚气弱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女性,41岁,心慌胸闷10余年,加重4年,头晕,晕厥。面色苍黄,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心气亏虚、心阳不宣的胸痹证。心率42/min,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阳性。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胸背冷痛。
胸痹证心气亏虚心阳不宣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心跳缓慢,反复晕厥及四肢抽搐。中医诊断心阳虚衰,心气不足。舌胖澹红,多津。脉沉细迟伴结代。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电图提示窦房Ⅱ°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阿——斯综合征表现。
心阳虚衰心气不足心动过缓脉结代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胸闷、眩晕,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直接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阳不足、阴血虚损,标实为血瘀、痰浊。舌质澹紫,脉迟,脉率每分钟20余次。症状包括胸部憋闷、头晕眼花、睡眠不实、不能久坐久立。二诊后症状好转,脉率增至40次左右。三诊时纳呆,苔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律失常气阳不足阴血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心悸、头晕、疲乏,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属心悸范畴,证型为心阳不足,血虚寒厥。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血脉寒凝,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面白少华,舌淡。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疲少气,畏寒肢冷。切诊见脉细而结。
心悸头晕疲乏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反复头晕、憋气、心悸、心前区不舒及停跳,病程约1年。中医病名属心虚气弱,证型为肝肾两亏。舌红体瘦,脉沉迟弦细且滑,后诊脉弦滑。病机为阴虚不能摄阳,致命门火衰,虚阳上扰。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虚气弱肝肾两亏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阵作心悸胸闷10年,加重伴晕厥一次。面色苍白,舌暗、舌尖瘀斑瘀点、苔白,脉沉细缓。中医诊断心悸,证型阳虚血瘀。病程10年,伴乏力、胸闷痛,血压150/90mmHg,心率50次/分,经期不规则。
心悸阳虚血瘀面色苍白乏力
查看详情 →
高某,男,72岁。胸闷、心前区疼痛,甚则晕厥,伴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胸痹,证属气阴不足,阳气虚损。症见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晕微痛,面色皖白。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脉沉细。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4小时心电图心率34~46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
胸痹气阴两虚阳气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胸闷气短3年余,加重10天。中医诊断胸痹心悸,眩晕。证型为阳虚湿瘀型。主要症状包括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昏蒙、失眠多梦、形寒肢冷、大便溏薄。面色皖白,舌质黯红,舌苔厚腻,脉沉细而结。病程较长,有高血压病史,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及频发房早。病因病机涉及心脾虚弱、阳虚湿瘀、痰湿内阻、气机紊乱。
心脾虚弱阳虚湿瘀心脉瘀阻痰湿内生
查看详情 →
77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气喘、咳嗽痰多、下肢水肿,病程20余年。舌澹胖,苔薄白润,脉结代。中医诊断为阳虚饮停。病因病机属阳虚水饮内停,肺寒有饮,心气亏虚。
心悸阳虚饮停肺寒有饮心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心悸半年,加剧半月。病程半年,近因劳累加重。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迟弱。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血虚气耗,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失血之机,毒热内侵,耗津伤血,壮火食气。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肌劳累。
心悸心脾两虚血虚气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