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乳癖持续一年,左乳部结块逐渐增大如胡桃大,常作痛,按之坚硬而不移。中医病名乳癖,证型气滞血瘀痰凝型。面色晦暗,脉象软弦滑,舌苔薄黄。情怀抑郁,肝气夹痰,气滞血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中。
痰凝乳癖气滞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为车祸致右胸部肋骨骨折后出现恶寒、咳嗽、鼻塞流涕。病程1月。中医诊断为阴虚痰凝证。舌红无苔,脉弦细。病机为阴虚肺燥,痰凝气滞。主要症状包括咳嗽、痰中带血、潮热、烦躁、多汗、胸痛及头痛。
痰凝肺炎阴虚肺燥
查看详情 →
张某 女 43岁 胸闷气短 3月余 心悸 眠差梦多 咽堵 双目干涩 疲乏 舌暗红 苔薄黄 边有瘀斑 脉细弦 舌暗红 苔黄腻 脉细涩 瘀血阻滞 湿热内蕴
痰凝胸痹心血不足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胃之大络受病,会厌作梗,胸闷嗳气,食入不舒。中医病名为梅核气证,证型属肝郁气滞痰凝,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致肝阳上升,痰气互结于咽。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脘痞闷,气郁不畅,呃逆恶心,主诉症状明确。切诊未提及。
痰凝梅核气证肝郁气滞咽部结块
查看详情 →
患者腹胀,冲逆欲吐酸水,病程半年,腹部痞块增大,肌肉消瘦。脉象沉软而弦滑,大便不畅,小便浑浊短少,舌苔黄腻。肝郁气结,郁久化热,痰凝气滞。腹硬,饮食减少。
痰凝腹胀肝郁气结痞块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胸部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双手指僵硬、脱发、食欲下降、精神萎顿、情绪低落、肾区不适。舌质紫苔白,脉细缓。中医诊断乳岩,证型气阴不足为本、肝郁痰凝为标。病程10余年,伴有乳腺癌术后复发。
痰凝乳腺癌气阴不足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左侧甲状腺肿块1月余。现症偶有晨起右侧肢体发胀,口微干,眠差。舌质澹红,苔白,脉细弦。甲状腺ECT示左叶下极“冷”结节,核素分布不均。中医诊断为瘿瘤-瘿病-肉瘿。病机属气滞痰凝,血瘀结聚。
痰凝瘿瘤肉瘿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声音嘶哑伴咽干半年余,症状包括说话时间稍长则嘶哑加重,疲乏倦怠,性情急躁易怒,胸闷,五心烦热,午后为甚。中医诊断声带小结,辨证气郁血滞痰凝。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病程半年余。
痰凝声音嘶哑咽干气郁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右侧颈部肿块,如胡桃大小,病程数月,情绪不稳诱发,月经错乱。舌苔白而粘,脉弦。中医诊断气瘿,证型为气郁痰阻,病因情志抑郁。舌象白而粘,脉象弦。
痰凝甲状腺瘤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女,37岁,眼胀、迎风流泪、视物模糊、胃纳不佳、月经不调、心烦易怒、盗汗、甲状腺轻度肿大、眼球微突、手抖手麻、面红、舌淡红苔微黄、脉细弦数。瘿病,肝阳上亢,肝郁气滞。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面色红,舌象淡红苔微黄,脉细弦数。
痰凝瘿病肝阳上亢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头目昏晕,颈项两侧漫肿,胸部胀闷不舒,心慌手颤,声音嘶哑,舌红,脉弦数,辨证为气瘿。
痰凝气瘿肝气郁结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男性。主诉左腹股沟部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无红热痛,伴乏力、盗汗、纳呆。病程自1994年12月起。中医病名恶性淋巴瘤,证型脾虚痰毒凝结。舌暗红,苔白厚,脉细缓。
痰凝恶性淋巴瘤脾虚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月经不调,腹痛。月经不调,月信淋漓,止而复行,小腹痛,口苦。脘腹不适。舌绛苔薄腻,少津,舌绛,舌瘦,齿痕,苔白。脉弦细滑,脉弦,脉细弦。右寸大。舌苔白,舌质黯。
痰凝月经不调肝气郁结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鼻咽癌放疗后出现肋部肿胀破溃、面瘫、口腔出血。现病史见口干欲饮,面色黄滞,舌质红、舌苔薄,脉小弦滑数。中医诊断为热毒痰瘀郁结,病机为热毒痰瘀互结,气阴两伤。望诊见面色黄滞,舌质红,舌苔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口干、面瘫、口腔出血。切诊见脉小弦滑数。
痰凝鼻咽癌热毒瘀结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嘶哑20年,时轻时重,近月加重,痰中夹血丝,咽喉异物感,渴喜热饮。声带肥厚呈柱状,游离缘不齐,闭合差,两室带增生覆盖声带1/3,严重晦暗型充血。舌象薄苔,脉象平。中医病名属喉喑,证型为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痰凝气滞。望诊见舌苔薄,闻诊未提,问诊含嘶哑、痰血、异物感,切诊脉象平。
痰凝声音嘶哑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主诉胸膜增厚,胸部憋闷不适,疼痛经久不愈,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胸痛,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情志不遂,气机阻滞。望诊:舌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精神抑郁,食量减少,负重或咳嗽疼痛加剧。切诊:脉弦。
痰凝胸膜炎胸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40岁,右侧甲状腺肿块,病程七、八年,胸闷不畅,略咳,苔薄,脉细弦。中医病名:甲状腺肿块,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情志不畅,气滞痰凝。舌象:苔薄,脉象:细弦。
痰凝甲状腺腺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主诉春夏季节双手麻木不仁,伴恶心干呕、不欲饮食、头晕身倦、不易入寐,病程三年。舌苔薄白,脉象缓细。中医诊断为痰凝肢麻,证属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停痰不运、阻凝脉络。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症状及病程,切诊见脉象缓细。
痰凝肢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男性。主诉颈部红肿热痛7天。中医诊断颈痈(热盛肉腐)。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夹痰蕴结于颈部。望诊见左侧颈部红肿,肿块约6cm×7cm,质软有波动感。舌澹红,苔薄黄。脉稍数。现症见痛剧,恶寒发热,头痛,口干,大便结,小便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
痰凝颈痈热盛肉腐湿热毒邪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右耳下肿块疼痛1年,右耳下肿块约4厘米×4厘米,有热感,压痛,口臭,右腮腺口红肿,压迫有白色分泌物流出,舌红,苔薄黄,脉数,分泌物涂片脓细胞(++),血液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中医病名:发颐,证型:热毒蕴结,病因病机:外感热毒,内郁化火,壅滞腮腺。
痰凝发颐热毒气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