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5岁,颈部增粗,颈前正中肿大伴压迫症状,病程1年。中医病名:瘿瘤。证型:气痰瘀交结。病因病机:气痰壅结。舌质暗红,苔黄略腻。脉弦滑。口干不欲饮,大便稀溏,吞咽困难,胸部憋闷,心慌。
痰凝瘿瘤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咽炎3个月,继发亚急性甲状腺炎,伴口苦、咽干、眠差。查体双侧甲状腺触痛,左侧肿大,可扪及1.0cm×1.5cm肿块。甲状腺功能提示促甲状腺激素降低。中医诊断为瘿痈气滞痰凝。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口苦、咽干、眠差,切诊未提及。
痰凝咽炎甲状腺炎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左胸骨疼痛,咳嗽、气急,呼吸时肋骨疼痛。胸骨疼痛,气急,呼吸时疼痛加剧,食少,精神疲乏。舌苔薄,脉细弱。咳嗽不止,咯痰不多,色白,口干欲饮。病程较长,多发性骨髓瘤,伴骨质破坏及胸膜增厚。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苔薄,闻诊未提,问诊见咳嗽、气急、胸痛、食少、精神疲乏,切诊见脉细弱。
痰凝骨质破坏胸痛咳嗽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患者,主诉多发性皮下结节5年,结节数量逐渐增多,分布于双上肢及后背。舌象澹红、舌体大、苔白腻,脉象沉缓无力。诊断为多发性纤维瘤,属中医“痰核”范畴,病机为痰湿凝聚,痰结血瘀交互为患。家族史明确,父亲亦患同类疾病。
痰凝多发性纤维瘤痰核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右手桡骨经渠穴附近生硬核,约如拇指大。病程从初诊至四诊,持续约1个月。中医病名为结核,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右颈部生结核、肩酸痛、发热恶寒。切诊未提及。
痰凝瘰疬气滞血瘀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病程10年,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咽干胀。舌象厚腻滑润,罩轻度灰意,质红紫。脉象平稍感濡意。声带充血,左室带严重充血及肿胀,有白点。中医诊断属热毒上蒸,湿热浊邪困阻,热郁化瘀。病位在声带及室带,病机为湿热瘀阻。
痰凝声带肿胀舌苔黄腻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遍身长大小不一之块,痰结气滞。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痰块。证型:气滞痰结。病因病机:气弱则湿留,湿聚生痰,痰凝成块。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遍身长块,痰结气滞。切诊:未提及。
痰凝痰块气不行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腰部疼痛,右侧较甚,病程自1966年渐起,持续2年余。中医诊断骨痨(中期)。辨证邪盛正衰,肉腐为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中血沉升高,X线示腰椎结核合并寒性脓疡,死骨形成。
痰凝骨痨腰椎结核寒性脓疡
查看详情 →
女,37岁,双侧乳房胀痛2年,活动时加重,伴纳差、烦急、胸闷嗳气、口干口苦、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乳房外上限可触及多个肿块,按之疼痛,表面光滑,可移动。舌澹暗,薄白黄苔,脉弦滑。证属气血瘀阻。
痰凝乳癖气血瘀阻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30岁,双乳房胀痛近3个月,疼痛牵及腋下,经前明显,月经先期,痛经,白带量多色黄,头昏多梦,心烦,心悸,胸闷气短,眼睑及下肢肿胀。舌红有瘀斑,尖生芒刺,苔薄黄,脉弦细。乳腺增生。肝郁化火,脾虚挟瘀。
痰凝乳腺增生肝郁化火脾虚挟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咽痛、颈前疼痛7天,发热3天,突发颈前肿块伴头晕。右颈前肿块约2cm×2.5c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触痛明显,随吞咽活动。白细胞增高,B超提示右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可能,穿刺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T3、T4、FT3、FT4、TGA、TM均高于正常。咽痛、发热、颈前疼痛,肿块触痛明显,动则易汗。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痰凝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3年。中医病名为肝着病,证型为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痰瘀互结。舌象舌尖红,苔黄腻,脉弦细。B超示肝表面欠平,门脉增宽,脾大。肝纤维化指标偏高,肝穿示G1S0。二诊时舌红苔黄少津,口干。
痰凝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颈部淋巴结肿2年,左侧为甚,时大时小,近2个月肿大明显,质硬,活动。咽喉不利,面足浮肿,月经3个月未行,心情抑郁,少言语。苔白腻,脉沉。证属瘰疬,由情志抑郁,气滞痰凝所致。
痰凝瘰疬气郁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两乳渐生肿块,不时胀痛,窜及两胁。病程1月。中医诊断为乳癖。证型为肝郁气滞,血瘀、痰凝。舌质暗红,少有瘀点,苔微黄腻。脉沉弦涩。体征为两乳可触及鹅卵形肿块,触之疼痛,质软可移。
痰凝乳癖肝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腰痛,转侧不利1年余,低热盗汗,纳呆食少。面色苍白,面容憔悴,形体瘦弱。舌质澹红,苔薄白而腻,脉弦细而滑。第3、4腰椎压痛,右腰及右腹股沟有包块,伴波动感。诊断为腰3、4椎体结核。
痰凝腰椎结核肾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颈部肿块2年。甲状腺囊肿,左2.3cm×2.6cm、右2.1cm×2.4cm,T3、T4、TSH正常。中医病名瘿病。证型气滞痰凝血瘀。病因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面色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颈部肿块病程2年。脉象弦细。
痰凝瘿病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乳下结肿 脉弦滑而数大 阳证 热聚 热毒因络移于臂 痰气郁结 舌象未提 闻诊未提 问诊未提 望诊未提 切诊脉弦滑而数大
痰凝乳核热聚气郁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右少腹有瘕块,伴有攻冲酸楚,带下增多,质地稠厚。脉弦细,舌苔腻。中医诊断为瘕块,证属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病程未明确。
痰凝瘕块气滞带下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痛风反复10余年,右足踝关节及足背漫肿剧痛,皮色暗青无发红。形体肥胖,饮食生冷则易腹泻,心烦,溺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略带弦象。血尿酸620μmol/L。辨证为寒湿痰毒。
痰凝痛风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声哑,吞咽不利,呼吸不畅。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喉癌。证型:郁热痰凝,毒邪成瘤。病因病机:元气不足,郁热痰凝,毒邪成瘤。舌质暗,苔黄白厚腻。脉弦滑稍数。
痰凝喉癌声音嘶哑吞咽不利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