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咳嗽+痰浊内生

患者年龄74岁,女性。主诉失眠10年,加重伴多梦1周。主要症状包括失眠、恶梦纷纭、易惊易醒、头重头痛、心悸胸闷、脘腹痞闷、口苦心烦、饮食少思、晨起咳嗽痰多。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不寐病,证型为痰热扰心。病因病机涉及痰热内扰,肺失治节,气机逆乱,心神被扰。
痰浊内生失眠症痰热扰心肺气郁结
查看详情 →
男性,62岁,发热,头晕,恶心2月余,起病时间2月前。发热,恶寒,咳嗽,咽痛,体温39℃,上感治疗后症状消失,仍有每日下午发热,体温37.4℃左右。头晕乏力,周身酸痛,恶心欲吐,口干渴,溺赤黄,纳食少。舌质淡红,苔微黄腻,脉弦滑数。余邪不尽,气阴两伤。
痰浊内生发热气阴两伤余邪不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1岁。主诉咳嗽20天,夜间3~5时发作。痰少质黏夹沫,味咸,口苦,舌红,苔薄,脉细。中医病名为急性支气管炎,证型为少阳证。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痰浊内生,少阳郁发,木旺侮金。
痰浊内生急性支气管炎肝肾不足少阳郁发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干咳10天。主症为干咳,伴流黄涕、纳呆。舌质澹,苔白腻,脉寸浮。中医诊断为咳嗽,辨证为外感夹湿。病因病机为外感风邪,复因脾胃虚弱,水湿内生,痰浊阻肺。
痰浊内生咳嗽外感夹湿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主诉咳嗽喘息、胸部闷痛、呼吸不畅,伴有烧心感、胸骨后灼热疼痛、反酸、嗳气及剑突下闷痛。病程近8年。中医诊断肺胃气逆。病机为脾失运化,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肺气;胃气上逆,导致反流性食管炎。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痰浊内生慢性支气管病胃食管反流肺胃气逆
查看详情 →
46岁男性,主诉不寐多梦、疲乏、眩晕、咳嗽痰多、胸闷。舌质黯红、苔腻,脉弦。中医诊断为痰浊内生,清气不升,心神被扰。辨证为痰浊内生,心神被扰。舌象黯红、苔腻,脉弦。
痰浊内生咳嗽痰多不寐多梦清气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咳嗽、咯痰5个月余。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咯白黏痰、有泡沫、咽痒欲咳、头晕、头重如裹、急躁易怒、纳差、呃逆、胃脘胀满。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黄白厚腻,脉沉弦有力。中医病名咳嗽,证型痰浊化热,肺气郁闭。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痰浊内生。
咳嗽痰浊化热痰浊内生肺气郁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女性。反复心悸10余年,加重4天。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胸闷、身软乏力、眠差、口干、易咳嗽、痰多色白、颜面双下肢浮肿。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阴不足,心阳亦虚。望诊见颜面浮肿,舌澹,苔腻或白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口干、纳可、眠差、易咳嗽、痰多。切诊见脉沉。
痰浊内生胸痹气阴不足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气喘10年余,加重2年。阵发性咳嗽、气喘,吐白痰,鼻塞,活动后气喘加剧,心慌、胸闷,便溏,一日3~4次。舌质暗,舌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咳嗽、喘证(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肺脾气虚,痰浊内生,肺气受阻,气津失布,痰浊更盛,上阻肺气,肃降失常,发为喘促。脾虚湿盛,大便溏薄。舌质红,舌苔腻,脉细数。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
痰浊内生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头昏数日。症状包括头昏、眼花、头重、头痛而胀,咳嗽,痰多。舌质澹胖。中医诊断为痰证(风痰型),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内生浊痰,兼感风邪,引动流走经络,清窍气血郁滞。舌象澹胖,脉象未提及。
痰浊内生眩晕病风痰型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岁未详,主诉为大便痢下、形寒热发、胸闷气急、喉痰辘辘、神迷思卧。病程初诊为卅四天,三诊延至三十六天。中医病名为温病,证型为伏温挟湿热蕴蒸,少阳阳明同病,气阴两伤。望诊见舌边红、苔薄白而腻,后见舌黄腻略化。闻诊有喉痰辘辘声。问诊包括口干不多饮、气急、胸闷、泛恶、咳嗽痰黏、小溲浑赤。切诊见脉弦滑带数,重按无力,后见脉濡滑、弦数、濡数。
痰浊内生痢疾少阳阳明同病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