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8岁。主诉白带量多、色黄而臭,经期紊乱,经量时多时少,经行小腹疼痛,食纳不香,大便干燥。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苔厚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症瘕,证属痰湿血瘀,湿热下注。病位在胞脉。
痰湿血瘀卵巢囊肿湿热下注经期紊乱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四肢关节肿胀疼痛伴活动障碍1年半。关节肿胀,左手腕、指关节及左膝、右踝关节明显,皮肤紫暗,活动严重障碍。舌澹,苔白腻,脉沉细。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升高,X片示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中医诊断为顽痹,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外侵,伤气伤血,痰湿血瘀,经络闭阻,肾虚为本。
痰湿血瘀顽痹肾虚经络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岁,男性,四肢关节肿胀疼痛伴活动障碍1年半,左腕、指关节肿胀,左膝屈膝挛缩,右踝内翻,关节局部皮肤紫暗。舌澹,苔白腻,脉沉细。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X片示多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证型为肝肾亏损,痹阻经络。
痰湿血瘀痹证肝肾亏损关节肿胀
查看详情 →
男,36岁,心前区闷痛,劳累易诱发,神疲嗜卧,形体肥胖,夜寐不安,大便溏泄,唇舌暗,舌尖瘀斑,舌苔腻,脉弦涩,冠心病,心绞痛,心脉瘀阻,脾虚湿盛,舌象异常,脉象弦涩
痰湿血瘀冠心病心绞痛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诉心前区闷痛,发作持续3~5分钟,劳累诱发。伴神疲嗜卧、形体肥胖、夜寐不安、大便溏泄。唇舌黯,舌尖有瘀点,苔腻,脉弦涩。中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证型为心脉瘀阻,脾虚湿盛。
痰湿血瘀冠心病心绞痛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舌色紫肿,苔厚腻黄,身面赤色,龈肿疼痛,膈间痞闷,饮亦难下,肢体抽搐,腹痛,卧则神昏,坐起则清,脉洪弦而兼滑数。中医病名为湿热瘀,证型为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暑湿内蕴,肝气素郁,肺胃多痰,升降失常,邪气壅塞,湿热上熏。望诊见舌紫肿、面色赤,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腹痛、痞闷、抽搐、神志异常,切诊脉洪弦滑数。
痰湿血瘀湿热瘀阻火热伤津湿邪滞留
查看详情 →
患者女,24岁。主诉乙肝大三阳一年余,肝区间断不适。舌红苔微薄黄,脉弦细。病程一年余。中医病名乙肝大三阳。证型属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湿血瘀、疫毒内侵。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复感疫毒之邪。望诊见舌红苔微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肝区间断不适。切诊脉弦细。
痰湿血瘀乙肝大三阳肝失疏泄疫毒之邪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月经后错半年余,周期28-60天,带经7天,血量偏少,色鲜红,有血块,伴腰酸乏力、汗出较多。舌红苔白,脉沉细。B超示子宫内膜0.8cm,双卵巢多囊样改变。辩证为痰湿血瘀。
痰湿血瘀月经后错肾虚证肝郁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主诉结婚5年未孕,月经稀少至闭经,伴面色萎黄、痤疮、形体肥胖、胸闷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嗜睡、小便少、大便不成形。舌胖紫黯边有齿印、苔厚白腻,脉沉而滑。中医诊断为继发性闭经,辨证为肾阳亏虚,痰湿血瘀阻滞。妇科检查见外阴正常,阴毛分布异常,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血性激素提示FSH 9.21U/L,LH 16.7IU/L,T 4.9nmol/L。
痰湿血瘀继发性闭经肾阳虚形体肥胖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要症状为心前区闷痛,劳累诱发,持续3~5分钟。伴随神疲嗜卧、形体肥胖、夜寐不安、大便溏泄。舌象唇舌暗,舌尖有瘀斑,舌苔腻。脉弦涩。中医诊断为心脉瘀阻、脾虚湿盛。病机属脾虚湿盛,痰瘀互结,阻滞心脉。
痰湿血瘀心脉瘀阻脾虚湿盛心前区闷痛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两下肢肌颤伴乏力1个月。舌质澹红,苔白腻中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颤证,证属肝阳偏亢夹痰湿血瘀。病程1个月,颈椎病术后5个月。双下肢肌力Ⅳ级,右侧稍差,腱反射无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症状包括下肢不自主抽动、行走不稳、头昏头晕。
痰湿血瘀颤证肝阳偏亢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头晕头昏10余年,夜尿多半年余。舌质暗红,舌体胖嫩,苔薄白。脉弦有力。高血压病史10多年。尿蛋白(++),血肌酐136.2μmol/L↑,尿素氮8.2m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48.79mL/min↓,白蛋白31.6g/L↓,总胆固醇9.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5.67mmol/L↑。中医诊断为脾肾气虚,痰湿血瘀证。病位在脾、肾、气,病性属虚、痰湿、血瘀。
痰湿血瘀高血压性肾病脾肾气虚夜尿多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主诉空腹血脂异常,血清总胆固醇8.6mmol/L,甘油三酯5.3mmol/L。乏力,口干且苦,不思饮水,胃纳尚可,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湿热内蕴。
痰湿血瘀高脂血症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经前乳房胀痛2年。中医诊断乳癖病,证型痰湿血瘀。舌质澹黯,苔薄白,脉细弦。病机为肝气郁结,痰湿血瘀凝结乳房。
痰湿血瘀乳腺增生肝气郁结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6岁。主诉两下肢肌颤伴乏力1个月。颈椎病术后5个月。舌质淡红,苔白腻中黄。脉弦细。中医诊断颤证,证属肝阳偏亢夹痰湿血瘀。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夹痰上扰清空。老年人手术后正气内虚,肝风内动,血行不畅,血脉痹阻,肢体失养。
痰湿血瘀颤证肝阳偏亢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37岁,经期延长4年,B超发现子宫腺肌瘤1周。舌暗澹,苔腻,脉沉涩。子宫如孕2月大小,后壁突,质硬,无压痛。B超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痰湿血瘀证。病因为房劳多产,损伤脾肾,津液凝聚痰湿,与瘀血胶结不解。
痰湿血瘀经期延长子宫腺肌病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为女性。主要症状为腹中有块如瓢,经断绝。病程十八年。中医病名为癥瘕,证型为痰湿血瘀型。望诊见面色有童色,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经断绝、腹中有块。切诊未提及脉象。
痰湿血瘀癥瘕月经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夜间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心悸不宁,口干、涩苦。病程两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型痰湿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痰湿血瘀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