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患者年龄10岁,男性。初诊时发热,体温达41℃,病程15天。形体偏瘦,营养欠佳,神乏,面晄,口唇干淡,舌苔薄白。脉象平缓。西医诊断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辨证为疳积,毒伤气血。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疳积毒伤气血
查看详情 →
男性,45岁,精神疲倦乏力,头晕目眩,气短声低,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皮下瘀斑,面色黯滞,舌嫩稍胖,脉虚,血证,脾阳不升,后天失调,气血亏虚,血失统摄。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脾阳不升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反复皮肤瘀斑、瘀点,晨起眼睑浮肿,时有腹泻。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质红,边有齿痕,苔白略干。中医诊断为虚劳,病因为肾精亏损,气血双亏,肾阴虚,肾阳虚,气不摄血,阳虚水泛。病程较长,病情经历进展期、稳定期及缓解期。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包括体征及症状描述。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
查看详情 →
女,47岁。主诉阴道出血20余天,发热2天。病程27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型发热。面色不华,爪甲色澹,舌苔薄白,舌质澹,脉细弱。阴道流血色鲜红,发热午后37.2~38.3℃,头晕,心悸,身倦,乏力,恶心纳呆。血常规示白细胞2.8×10⁹/L,红细胞2.4×10¹²/L,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20×10⁹/L。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恶寒发热、高热持续、头痛、眼眶痛、腰痛、烦渴、不思纳谷、大便干燥、小溲黄赤。中医诊断为营血同病、瘀热里结证。体征见体温39℃,软腭、腋下出血点,酒醉貌,“V”字胸,球结膜充血水肿,两肾区叩击痛,尿蛋白(+++),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尿素氮升高。舌象未明确,脉象未提及。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流行性出血热营血同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7年。病程长。中医病名虚劳,证属脾肾阳虚。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淡,体胖,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低热、眠差、面部瘙痒。切诊脉细。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WBC减少7个月,PLT下降1月余。MDS-RCMD,MDS-RAEB。染色体复杂核型,47,XY,+i(1q),-5,+8,49,XY,+i(1q),+8,+19,47-52,XY,+i(1)(q10),+8,+10,+19,+20,+22,+mar。血常规WBC、PLT持续下降。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女,33岁。乏力半年余,加重1月余。乏力,畏寒,腰酸背痛,便溏纳差,寐差,双下肢偶有出血点。苔薄白,脉沉细弱。脾肾阳虚。面色苍白,舌边齿痕,脉沉。舌白苔薄,脉沉弦。舌白苔薄,脉沉。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儿4岁,男性,病程1年余,主要症状为低热、重度贫血、肝脾肿大。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肾阴亏虚、脾虚湿困,病机为肾阴亏虚、水不涵木、阳亢火盛、迫血妄行,脾胃虚弱、湿困中焦、气血生化不足。舌苔黄腻而厚,脉象未提及。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主诉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多发性骨髓瘤,病程较长。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少气懒言,汗出心悸,尿少便泄,肢末不温,舌质淡白,脉微而弱不应指。中医诊断脱证(脾肾阳虚、阳气暴脱)。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肾阳虚而夹瘀浊,受外来药物注入骤然反应所致。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多发性骨髓瘤脾肾阳虛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慢性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少气懒言,汗出心悸,尿少便泄,肢末不温。舌质淡白,脉微而弱不应指。中医诊断为脱证,证属脾肾阳虚、阳气暴脱。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肾阳虚而夹瘀浊,受外来药物注入而骤然反应。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多发性骨髓瘤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