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尿频,尿灼热10余天。中医病名劳淋,证型久病肾虚,湿热内蕴,病因病机肾阳不足,失于温化固涩。舌澹,苔薄白,脉沉细,但较前有力。小腹凉,腰酸痛,倦怠乏力。复诊后症状好转,仍尿频,尿灼热,小腹凉。舌澹,苔薄白,脉缓。
脾肾两虚尿路感染寒淋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小便灼热疼痛、阴茎根内疼痛不能坐、小便后有白色煳状物滴出、面部及四肢浮肿、腰困、失眠、全身无力、不思饮食。舌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膏淋,病因为肾气不足,三焦失职,水道不利。病机属肾虚湿热下注,气化不行,脂液失约。
脾肾两虚前列腺炎肾气不足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尿蛋白3-17g/24h,面部痤疮,腹胀,尿量少,下肢水肿,寐差。病程自2010年10月起。中医病名水肿,证型脾肾气阴两虚,水湿内蕴。舌澹,苔薄黄腻,脉细。血压120/80mmHg,尿蛋白(++),隐血(+),白蛋白18.9g/L,胆固醇19.26mmol/L。病机为脾虚失运,肾气亏虚,水湿内停。
水肿脾肾气阴两虚水湿内停脾虚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病史提示10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发热,后诊断为“急性肾炎”,3年前加重诊断为“慢性肾炎”,近一月因感冒症状复发,尿蛋白(+),伴胃脘痛、发热、咽干痛、咳嗽。舌澹苔白腻,脉缓。辨证为腰痛(慢性肾炎),证属脾肾两虚,气滞湿阻。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大便黏液、肠鸣、乏力、肢冷、畏寒,体温35℃。病程6年。中医病名为慢性痢疾。证型为脾肾两虚、肾虚脾失健运、脾肾阳衰。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肝郁犯脾、湿邪未净。望诊见舌质澹红,苔中带腻或微腻。闻诊未提。问诊包括体温偏低、乏力、畏寒、肢冷。切诊见脉左沉细,右弦细,后诊脉沉细或迟。
脾肾两虚慢性痢疾肾阳不足肝郁犯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6岁,男性。倦怠乏力,头晕,步态不稳,口干舌燥,微咳,大便干,小便昼少夜频。脾肾两虚虚劳,脑供血不足,慢性肾功能不全。舌澹红,苔薄白,脉沉弦。病程较长,伴有心气不足之象。
脾肾两虚肾虚尿频虚劳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头晕腰酸,小便浑浊如牛奶,沉淀似豆花,量少,大便3日一行。病程近1个月。中医病名乳糜尿,证属脾肾虚衰,下焦湿盛。舌红苔薄,脉细滑。白带量多稠粘,少腹胀闷,大便3日一行。尿检蛋白(+++),红细胞少许,白细胞(++)。病史提示曾患血丝虫病,现症状复发。
脾肾虚衰肾虚乳糜尿下焦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诉不育3年。现病史见月经异常、经前腹痛、乳房胀痛、血块、尿频、健忘、眠差、腰痠痛、呃逆、眼睑及踝水肿、厌油腻。中医病名不育,证型肾阴不足,血热妄行,络脉瘀滞。望诊未见描述,闻诊未见描述,问诊见月经异常、经前症状、尿频、健忘、眠差、腰痠痛、呃逆、水肿、厌油腻,切诊未见描述。
肾虚脾肾两虚不育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主要症状为发热、面部及下肢水肿、呕恶、小便短涩而痛、精神萎靡,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阳水,证型为脾阳为湿所困,兼触风邪,蕴而化热,肺失通调水道。望诊见面色黄暗、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水肿、呕恶、小便异常,切诊见脉浮数、脉沉数、脉沉细无力。
脾肾两虚肾病综合征脾阳虚衰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女,82岁。智能减退,善忘,行动迟缓,表情淡漠,气短,胃部嘈杂,口干,腰膝酸软,面色白而无华,纳差,寐差,便溏。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属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瘀互结。舌淡白,有齿痕,苔白,脉细弱。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体质辨识为气血虚痰瘀质。
脾肾两虚智能减退善忘行动迟缓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晕、腰酸、小便浑浊如牛奶、大便3日一行。病史提示乳糜尿复发,月经退后,少腹胀闷,白带量多稠黏。舌红,苔薄,脉细滑。诊断为脾肾虚衰,下焦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湿浊阻滞,气化不利,清浊不分。
肾虚乳糜尿脾虚湿浊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主诉镜下血尿1年,腰酸、乏力、纳差、寐差、尿中有泡沫,夜尿1~2次,大便1~2次/天。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涩。中医诊断尿血,证属脾肾两虚,肾虚血瘀。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涩。血压135/85毫米汞柱,双下肢浮肿(±)。尿隐血(+++),尿蛋白(++),红细胞34000个/毫升,肾性红细胞100%。
脾肾两虚肾虚血瘀尿血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小便灼热疼痛,阴茎根内疼痛,小便后有白色煳状物滴出,面部及四肢浮肿,腰困,失眠,全身无力,不思饮食,苔白,脉弦。中医病名膏淋,证型肾气不足,三焦失职,水道不利。望诊面色浮肿,舌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小便灼痛、白浊滴出、腰困、失眠、乏力、食欲差。切诊脉弦。
前列腺炎肾气不足三焦失职水道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双下肢对称性黯红色皮疹半年,伴尿色澹红1月余。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形体瘦小,少气懒言,纳差食少,腹胀便溏,尿色澹红。舌淡,脉细弱。中医诊断紫斑,证属脾虚,脾不统血。病因病机为先天肾气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劳倦过度,脾肾两虚,统摄无权。
紫斑脾虚肾气不足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反复发作口腔溃疡2年,外阴、阴道溃疡、肿痛半年。主要症状为午后低热、乏力、阴道肿物疼痛、月经提前、大便偏干、唇暗。舌略胖齿痕,薄黄苔,质淡红,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狐惑病,证型属湿热毒蕴、肝脾肾不足。病因为湿热毒邪蕴结,肝脾肾虚损。四诊信息显示舌胖齿痕、薄黄苔,脉弦滑,症状包括低热、乏力、阴道肿痛、月经异常等。
狐惑病湿热毒蕴肝脾肾不足月经提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1岁。周身水肿伴腰痛半年余。舌苔黄腻,质红而干。脉沉细滑。辨证为湿热久羁,肾阴亏虚。舌象红而干,苔黄腻。脉沉细滑。尿常规蛋白(+++)。二诊时舌苔白,质澹红,脉沉。三诊时舌苔薄白,质澹红,脉弱无力。尿常规蛋白(±)。辨证为脾肾两虚。病程半年以上。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肾阴亏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慢性肾炎3年余,尿蛋白持续在(+~++)之间,因感冒病情加重。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面色皖白,少气懒言,腰膝酸软,纳差腹胀,小溲不利。咽部充血,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濡缓。辨证属风邪犯肺,脾肾两虚。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蛋白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血糖升高11年。现病史示口干多饮,消瘦,眼睑及下肢稍肿,饮食自控,睡眠正常,二便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史。舌质黯红,舌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消渴病,脾肾两虚夹瘀证。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瘀血阻络。
脾肾两虚消渴瘀血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诉腹鸣隐痛,大便溏泄次多2月,加重1周。病程2月,伴有纳差、乏力、消瘦。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型属脾肾虚,湿热蕴肠。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脾阳不振,肾阳不足,运化失常,肺脾两伤,痰浊内生。舌苔薄黄腻,舌质淡红,脉细弦。腹部腹软,脐周轻压痛。
脾肾两虚泄泻肺脾两虚痰湿内蕴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患者,主诉右侧腰部酸沉不舒、乏力、心烦、听力视力下降。舌质偏红、苔腻微黄,脉弦滑。辨证为脾肾两虚、下焦湿热。舌质暗红、苔根部腻,脉滑。舌质红、苔薄,脉滑数。病程较长,肾癌术后,病灶稳定。
脾肾两虚肾虚肾癌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