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血虚+血瘀

25岁女性患者,主诉尿蛋白阳性,隐匿性肾炎,血沉升高,SSA抗体阳性,补体C3及IgG升高,经期痛如折,经量少色暗,便溏,下肢及腹股沟、髋部酸痛,怕凉,白带多而无味。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未明确记载,病机未明确描述。
血虚血瘀隐匿性肾炎肾阴虚
查看详情 →
29岁 女性 经行腹痛 近半年因家庭不睦情怀不畅出现经行腹痛 月经初潮时有经行腹痛史 小腹胀痛连及腰骼部酸痛 经血涩滞夹紫暗血块 乳房胸胁胀闷 痛 月经周期规律 舌暗淡 苔薄白 脉沉涩 气滞血瘀 瘀阻冲任 经血不畅
气滞血瘀经行腹痛瘀阻冲任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头晕1月余。病史包括试管婴儿失败、支原体感染、月经后期、经量偏少。体征包括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疲倦、少寐、纳差、面色淡白、带下色黄量多。舌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郁血虚。病机为血海不足,肝疏泄失常,肝气郁结,精血亏虚,心失所养,肝气不舒生热,气血亏虚。
肝郁血虚眩晕血海不足冲任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产后脱发13年,加重5个月。头皮毛发脱光,眉毛脱落,无自觉症状,伴头晕眼花、身体困重、少腹下坠、经前烦躁、痛经、纳少、睡眠浅。舌澹苔薄黄微腻,脉弦。中医诊断为鬼剃头,证属肝肾不足、血瘀湿滞。病因病机为产后失血,气血两虚,肾精耗伤,肝血亏虚,湿瘀阻滞。
血瘀湿滞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阴道出血淋漓两月余,腹胀心烦,口咽作干,血色黯红。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血虚血瘀,冲任失固,瘀血留滞,气机受阻。病因病机为瘀血不化,新血不守,离经而行。
血虚血瘀月经不调冲任失固瘀血留滞
查看详情 →
26岁,月经量少,经量偏少色黯红有血块,经行乳房胀痛,口唇及小鱼际青紫,舌紫苔薄,脉涩无力。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型属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致血瘀,瘀血阻络,气血生化受阻。望诊见口唇及小鱼际青紫,舌紫苔薄。闻诊未提。问诊见月经量少、经色黯红、有血块、乳房胀痛。切诊见脉涩无力。
气虚血瘀血瘀证月经过少内膜粘连
查看详情 →
唐某,24岁,主诉不孕,月经后错,量多有血块,色暗,小腹胀痛。中医诊断为冲任损伤,血虚血瘀。望诊见舌澹,闻诊未提,问诊提示病史为刮宫术后,切诊脉细数。
血瘀胞宫不孕症冲任损伤月经后错
查看详情 →
31岁女性,主诉不孕、溢乳,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不孕症、乳泣,证型肝郁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不孕、溢乳、月经稀发,切诊未提及。
肝郁血瘀不孕症血气不足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阴道出血50余日。舌质暗澹,苔白,脉细缓。诊断为崩漏,辨证为血虚血瘀,冲任失调。病程持续50余日,色紫有块,经治疗不愈。尿妊娠试验阴性。
血虚血瘀崩漏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经行头痛反复发作10年,月经量减少1年。现病史提示月经周期3~4/28~35天,量中,色黯红,夹小血块,偶有痛经。经行头痛以太阳穴为主,劳累后加重,需服止痛片缓解。月经量少,色黯红,夹血块,1~2天干净,伴小腹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经行头痛、月经过少。证型肝郁血滞,精血亏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血虚血瘀,气郁化火,上扰清窍。
血虚血瘀经行头痛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经量多,月经8天仍淋漓不尽。面色澹白,舌苔薄白、质澹红,脉细。血红蛋白70克/升,精神萎靡,四肢乏力,气短,语声低。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气血两亏,中气不足。辨证分析为气血不足。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澹白、舌苔薄白、脉细。
气滞血瘀崩漏气血两亏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23岁,月经初潮后经期延迟,经色鲜红夹黑块,经前经期少腹痛,经行口渴嗜睡,婚后痛感加剧,白带增多有臭气,经前鼻衄,不孕。癥瘕(盆腔炎、附件肿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数、搏指较有力。肾气禀薄,阴虚气滞,肝气郁逆,内有热而阴血虚,寒热错杂,虚实互见。
阴虚血瘀癥瘕肾气不足肝气郁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两乳反复胀痛,经前明显,经后缓解,伴心烦失眠。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乳癖,证型未明确。舌淡苔白,脉弦细。乳房胀痛加剧,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有压痛。B超示双乳腺结节状增生。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
血虚血瘀乳癖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月经延长量多色暗、腹痛、恶寒、脱发、胸闷、失眠多梦、耳鸣、腰痛。舌红苔少,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贫血),病因病机为寒凝血瘀、脾阳亏虚、肝气不疏,病机为经血失调、气血失多、寒邪深入、气血成结。病位在脾、肝二脏,虚实并见,寒热并重。
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虚劳贫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月经一年未至,形体瘦弱,精神疲怠,读书过目即忘,下腹坠痛,腰酸,有白带。舌质暗红,六脉沉涩。中医诊断为闭经,属瘀血之象。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气血不畅,冲脉血海失养。证型为血瘀兼体虚。
血瘀血虚闭经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头痛18年,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重,经期前后诱发,经色不鲜,量不畅,伴腹痛。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内风旋扰清空。望诊见舌紫苔薄,切诊见脉沉涩。问诊提示经期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气滞血瘀头痛冲任不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面部黄褐斑2年。面色晦暗无华,舌质澹暗,脉沉涩无力。伴随症状包括口唇澹暗、乏力、腰酸、心烦、失眠多梦,月经经期提前,量少有块,色暗红。中医病名为黄褐斑,证型为肝肾阴虚,血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肾水不足,肝虚血瘀。
血虚血瘀肝肾阴虚面部色斑经期提前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停经3月余。主诉月经量少,色黯夹块,小腹胀痛,头晕,纳差,形体偏瘦,大便隔日1次,尿刺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辨证为血虚兼有血瘀,气机不畅,冲任不调。
血瘀血虚月经不调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女,25岁,经期少腹作痛,呕恶,面色不华,经量少。痛经,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滞血行不畅。面色不华,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包括经期少腹痛、呕恶、经量少,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痛经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陈某,女,29岁,痛经1年,月经量多夹瘀块,伴有头晕、心悸、体重减轻。证属气血虚弱,兼有气血瘀滞。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弱。头晕、心悸、月经异常、体重减轻。脉细弱,舌淡。
气血虚弱气血瘀滞痛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