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女性。主诉经行过多如注,带多黄臭,口气较重。病程较长,自1968年产后贫血,曾接触X射线及磷与毒气多年。中医诊断血虚肝旺,湿热下注,后转为脾肾不足,肝肾不足,温中调经,宁神益肾。舌脉见脉微弦,苔白略厚边赤,后转为脉细微弦,苔薄白边红,脉细,苔腻边尖赤,脉略虚,苔薄白腻质红,脉细苔薄边尖赤。望诊见舌苔白、厚、腻、边红,脉象微弦、细、虚、略虚。问诊见经期量多、带多黄臭、口气重、夜间溲频、受凉腹泻、腹隐痛、腰痛、寐欠安、看书即作。切诊见脉微弦、细、略虚。
血虚肝旺经行过多湿热下注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8岁,头晕目眩,走路不稳,病程4年。高血压病,证型为血虚肝鬱,化火上升,兼肾气亏损。舌苔薄白,质暗,脉弦滑细。血压160/110毫米汞柱,家族史有高血压病。腰膝痠软,耳鸣,烦急多梦,乏力。二诊后脉沉弦细,血压130/100毫米汞柱。三诊后血压110/90毫米汞柱。
血虚肝郁高血压肝火上升肾气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梅尼埃综合征5年,腰酸软,时有头晕,发作时天旋地转,不敢睁眼。夜尿多,全身乏力,膝酸软,夜寐尚可,大便调。舌澹,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属肾气亏虚,血虚生风,兼有血瘀。病机为肾气亏虚,血虚生风,兼有血瘀。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象澹,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夜尿多,腰酸软,膝酸软,大便调。切诊见脉弦细。
眩晕血虚生风肾气亏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头晕目眩一年余。现症头晕目眩,阵阵心悸,面色无华,体倦乏力,眠差入睡难,月经先期、量多淋漓。舌澹苔薄有齿痕,脉细。血压86/54mmHg。中医诊断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思虑劳倦,内伤心脾,气血不足。
头晕目眩低血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78岁,间断性头晕10年余。眩晕,痰湿中阻,肝阳上亢。舌质澹暗,苔薄白,脉沉弦滑。晨起眼睑水肿,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双下肢静脉曲张,易感冒,眠欠佳。
眩晕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舌质暗
查看详情 →
患者头晕1个月,伴恶心、眼干、耳鸣、夜寐不安。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火上炎、肝肾阴虚。辨证分析为肝肾阴虚,气郁化火,肝火上扰清窍,肝血不足,心神失养。既往史有经量偏多、有瘀块。血压150/100mmHg。
眩晕肝肾阴虚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42岁,月经偏早,澹红色黏稠带下,头目眩晕,腰酸肢楚,胸胁闷胀,精神不舒,面色萎黄,眼泡虚肿,纳谷不香,夜寐不安,脉细弦,舌质澹,苔微黄,肝经郁热,任带两脉虚弱
血虚肾亏头晕目花月经偏早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颈背部疼痛伴头晕、恶心1周。舌澹苔白腻,脉弦数。颈椎弧度变直,X线片示颈椎退变,MR示C3~C椎间盘轻度突出。中医诊断颈性眩晕,证型属痰湿阻滞。病因病机为脾虚生痰,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颈性眩晕痰湿阻滞肝风内动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头晕反复发作半年,加重一周。病程半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血虚弱。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望诊舌质澹,舌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有头晕、胃脘胀满、月经前情绪欠佳、经色暗。切诊脉沉细。
气血虚弱头晕脾胃虚弱胃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右眼视力减退,病程近11个月,近4个月加重。主症包括视物变形、视力差、眼痛、右侧偏头痛、大便溏薄、睡眠欠佳、口淡乏味、头晕。脉弦细,舌色淡、苔薄腻。诊断为视惑,辨证为脾阳不振,血虚受风。后期辨证转为脾阳已充,最终辨证为肝肾阴虚。舌质澹,苔薄白,后转为色红、苔薄。
血虚受风血虚气滞渗出性视网膜炎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女,60岁,高血压2年馀,鼻衄半月,头晕目眩,头沉,头痛,头重脚轻,步履蹒跚,口乾发木,心烦急躁,多寐,纳差,恶心欲吐,鼻衄色鲜红量多,舌苔白,质较淡红,脉弦细,血压200/120毫米汞柱,血虚肝旺,阴虚眩晕,血热上升夹肝胃气逆。
血虚肝旺高血压血热上升肝胃气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阵发头晕2年,加重1个月。舌质黯红,苔黄少津,脉细弦。中医诊断眩晕,属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病程2年,情绪焦虑诱发,伴面部潮热、心烦、口干、汗出、睡眠差、小便色黄、大便干燥。血压165/80mmHg。
眩晕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情绪焦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自觉明显胸闷气促。中医诊断为胸痹、眩晕,证型为气虚血瘀证。体格检查示心率52~54次/分,血压120/80mmHg。实验室检查示非对称性心肌肥厚,心胸比例大于1,心脏呈楔形。望诊示紫舌有齿痕,舌质紫暗,腻苔不明显。切诊示脉弦迟。病程包括高血压史10多年,左室肥厚,RBBB,SAM征阳性。病因病机涉及气虚血瘀及肾阳虚。
胸痹心气虚血瘀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失血后气血双虚,发热,上热下寒,气不升降,头晕目眩,咽干痛,胸胁不爽,饮食无味,脐腹冷痛,下肢无力。中医病名气血双虚发热,证型气血双虚,病因病机失血伤正,虚热内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目眩、咽干痛、胸胁不爽、饮食无味、脐腹冷痛、下肢无力,切诊未提及。
头晕目眩气血双虚上热下寒气不升降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1年余,加重3天,伴眼前发黑、视物昏花、不能抬头,抬头则外物旋转、人欲倒地,平卧闭目可缓解。伴随症状包括心烦口苦、失眠、焦虑、善太息、耳闭如气堵塞、腰膝酸软、面色无华、月经紊乱。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眩晕(肝肾阴亏)。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脑髓失养,心肾不交,肝胆失于疏泄。
眩晕血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晕伴耳鸣、胸闷一年。体征包括头晕目眩、头重如蒙、耳鸣、恶心、胸闷、纳呆、身困乏力、夜寐不安。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濡滑。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痰湿中阻证。二诊见舌红,苔微黄腻,脉弦滑。三诊舌红,苔微黄腻,脉沉弦。四诊舌红,苔黄,脉沉细。五诊舌澹,苔澹黄,脉沉。病机为痰湿中阻,上蒙清窍,兼有肝气不舒、痰热内盛、血虚血瘀。
眩晕血虚血瘀痰湿中阻证肝气不舒
查看详情 →
陈某,48岁,男性。头晕阵作1周,夜间如厕或晨起时发作较多,2~3秒可缓解。舌澹粉黯,苔白厚,脉沉滑。中医诊断为眩晕,属血瘀湿浊夹风。舌澹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细滑,右沉细涩尺沉。脉沉滑,脉细滑。
眩晕血瘀湿浊风邪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头目昏眩,心悸,左肩背疼痛,左侧上肢拘急麻木,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颈椎病。辨证属阳虚、血虚,水泛所致。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心下悸,头眩,上肢拘急麻木,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脉沉迟。
颈源性眩晕阳虚血虚肾阳虚水气内动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 产后11天左侧骶部疼痛4天 骶部左侧疼痛固定不移 腰膝酸痛 面色苍白 头晕心悸 无汗 食欲差 睡眠差 大便干 小便短黄 舌淡苔黄脉沉细 产后身痛 气血亏虚 外感风寒 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 腠理不固 风寒湿邪侵袭 经脉阻滞 气血运行不畅 证属气血亏虚、外感风寒证
产后身痛气血亏虚肾气亏虚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月经停闭4年,双侧输卵管阻塞,未孕。主要症状包括面色青暗,少腹胀痛,胸胁痛,精神郁闷,疲乏无力,眩晕,失眠,带下量多。舌质紫暗,脉细而涩。中医诊断为肝郁血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滞胞宫,经闭不孕。
血虚月经停闭闭经卵巢早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