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双眼视物不清,有黑影乱飞。舌紫暗,苔灰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属眼科疾病,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苔象及脉象。
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视物不清黑影乱飞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病程10余日,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手足厥冷、心中烦闷不舒。舌苔白,脉数。辨证为病入厥阴,厥热胜复。病因病机为阴阳进退,风火上扰心神,寒热错杂。
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手足厥冷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头晕、头胀痛30余年,加重1周。头晕,头胀痛,胀痛处不固定,牵至背部,伴蚂蚁爬行感,视力下降,畏光流泪,四肢酸胀,口干渴而不欲饮,纳差,大便溏。舌暗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阴虚阳亢,痰浊上蒙。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高血压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沈某,男,65岁。左眼上胞垂下,开张乏力,头胀,神昏。舌赤,脉细涩。中医病名:上胞下垂。证型:脾经受邪,脉络阻滞。病因病机:脾虚气弱,阳气不升,胞睑失养,风邪袭络。望诊:舌赤。闻诊:未提及。问诊:左眼上胞垂下,开张乏力,头胀,神昏。切诊:脉细涩。
肝阳上亢上胞下垂脾虚气弱风邪袭表
查看详情 →
女,68岁,头晕目眩,头重,持续1周。高血压病史6年。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证型:痰蒙清窍。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眩晕痰蒙清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头痛6年,左偏头痛,疼痛如针刺、抽掣,午后加重,左眼有热气蒸腾感。舌象白厚腻,质嫩色红,脉弦滑而数。中医诊断为肝阳挟痰饮上犯。望诊见舌象白厚腻,质嫩色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持续,症状明显。切诊见脉弦滑而数。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头痛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高血压病史10年,主诉头痛渐加重,以枕部为主,早晨多发,伴头晕、耳鸣、心悸。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高血压头痛,证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偏左头痛,时轻时重,头沉重感,左侧头皮及手足发麻,舌尖左目冒火而痛,怯寒,易感,神疲肢倦,口澹乏味,不思饮食,性情急躁易怒,夜难入寐。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偏头痛,证属肝气郁结,气血不足,风寒外袭,痰湿内阻。病机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风寒袭表,痰湿阻络。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偏头痛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1岁。主要症状为颈肌痉挛,伴神志不清、言语不清、头晕、心悸、胸闷、失眠、腰痛、口干、耳聋。病程近1年。中医病名为颈肌痉挛症。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红,苔薄白,脉弦稍数。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颈肌痉挛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妊娠近7个月。肢面俱肿,头痛目眩,泛恶欲呕,突发肢搐神迷,目吊口噤,全身痉挛。疾病为子痫。初诊见面青唇紫,脉弦滑,舌质暗红,边有瘀斑。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肝阳暴越、气血逆乱之象,属肝肾阴虚,阴血亏虚,孤阳失潜,肝风内动,筋脉失养。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子痫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头晕时作5个月,紧张劳累后加重。眩晕(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头晕头胀,头目不清,口干口苦,燥热恶热,夜间盗汗,夜眠差,大便溏薄,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
肝阳上亢眩晕高血压口干口苦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左半身瘫痪,病程约12天。中医病名为脑血栓形成,证型为肝郁痰滞型。望诊见舌体歪斜,舌质红,苔黄厚;闻诊未提及;问诊示语言不清、口噤难食;切诊脉象弦细稍数。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挟痰火上扰,痹阻经脉。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脑血栓形成风痰流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为突然不能语言,右侧上下肢瘫痪,痰涎由右嘴角流出,继而鼾睡不醒。急性病容,昏迷嗜睡,呼吸鼻息声鼾,喉间痰声漉漉。脉弦数,舌苔白滑而腻。右侧偏瘫,血压210/15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中风闭证,证型为肝阳上亢,风痰袭络。
肝阳上亢中风闭证风痰袭络痰涎壅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神识时清时昧,语言难出,口角流涎,左半身不遂,阵发性手足抽搐颤抖,口唇掣动,饮水作呛。病程3天。中医病名为气(逆)证中风。证型为肝气郁滞。病因病机为复积怒伤肝,肝阳化热,上攻清窍,热耗胃阴,肝风内动。望诊见面红如醉,舌红光亮。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患者肥胖,痰湿尚盛。切诊见脉弦大数。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中风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头晕、左侧肢体功能障碍25天。神清语利,口角右歪,左侧偏瘫,伸舌左偏,夜寐不安,多做噩梦,纳少。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细。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辨证阴虚风动证。病因病机为肾阴素亏,肝阳偏亢,肝风内动,夹痰上扰,痹阻经络。查体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左侧上肢肌张力高,左巴氏征阳性,左侧查多克征阳性。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中风病中经络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右半身肢体麻木,意识昏迷,不能语言,右半身肢体瘫痪,遗尿,痰声漉漉,瞳孔反射消失,饮水难下。舌质红,苔黄而腻,脉细数。肝肾阴虚,血虚,阴不潜阳,虚阳上越,肝风内动,风火相煽,扰及清窍。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中风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间断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胸闷气短2个月。中医诊断眩晕、太息症,证属肝阳上亢、宗气亏虚证。主症包括头晕头胀、胸闷气短善太息、心烦喜静、心慌、倦怠懒言。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病史及症状,切诊未明确描述。病程10年,属本虚标实证。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高血压宗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为预产期已过,突发抽搐、两目上翻、人事不知。中医诊断为子痫,辨证为阴虚阳亢。望诊见颧红发赤,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抽搐、人事不知,切诊未提及。病机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子痫阴虚阳亢痰火上扰
查看详情 →
王某,男,65岁。头痛、头晕数年,情绪波动后加重,心烦,口苦,卧则如倒立舟车之上,眼前发黑,面赤如醉,手足活动失灵,突然昏厥。舌红苔薄黄。脉弦长有力。中医病名为高血压,证型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上逆。病因病机为素有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忧思恼怒致气血运行受阻,阴亏于下,肝阳上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
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原发性高血压气血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4岁,女性。主诉血压升高半年,伴左半侧头痛、入睡较难。中医病名高血压,证型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舌苔薄黄,脉象弦。病程半年。
肝阳上亢高血压肝肾不足风阳上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