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澼+里急后重

58岁男性,主诉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病程2个月,近20天加重。舌红少苔乏津有裂纹,脉弦细数。烦躁失眠、食欲减退。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牙周炎病史。
肠澼痢疾湿热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大便赤白黏冻脓血4年余。现症见大便带血,便中夹杂赤白黏冻,每天5次左右,里急后重,小腹坠胀疼痛。舌质稍红,苔薄黄,脉稍弦。中医诊断为痢疾,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瘀滞,兼有湿热证。病程4年余,因饮食不慎致泄泻,反复发作,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病理示升结肠重度慢性炎伴活动性炎。
里急后重肠澼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稀溏便夹脓血10年余。症状包括腹胀、肛门坠胀、终日有便意感、精神萎靡、纳差、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澹苔白,脉濡。中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辨证为脾胃气虚。
肠澼久痢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黏液脓血便伴腹痛反复发作3年,近20日加重,每日排黏液脓血便4~5次,里急后重,左下腹隐痛,偶有腹胀,倦怠乏力。舌淡红,苔黄厚腻,舌下有瘀斑,脉濡弱。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脾肾两虚,气血瘀阻。面色萎黄,舌淡红,苔黄厚腻,脉濡弱。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倦怠乏力。脉濡弱。
肠澼溃疡性结肠炎湿热下注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痢疾5~6年,每年8~9月发作,腹痛里急后重,每日十余次。现症见痢下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拒按,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精神疲倦,口干口苦,不欲饮食。脉弦数,舌质偏红,苔薄黄。辨证为休息痢,病因病机为过用苦寒或止涩药致病邪滞留肠间。
肠澼里急后重休息痢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女,46岁,脐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2年,加重1周,少腹胀满,矢气频作。泄泻、肠澼,脾虚湿困,湿热留滞,清浊溷杂。舌红,苔薄黄,脉沉细。湿热下注,肝木乘脾,脾胃虚弱及肾阳虚。
肠澼泄泻脾虚湿困湿热留滞
查看详情 →
肠澼过久,里急后重,脱肛依然。宗气太伤,湿滞未净。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沉细。
肠澼里急后重脱肛宗气伤
查看详情 →
赵君,三十四岁,下痢赤白,昼夜二十余次,肠中切痛,里急后重,口涩咽干,身体烦燥。中医病名秋燥化痢,证型肺燥直逼大肠。病因素禀阴亏,夏月炎蒸,液为暗耗,秋燥司令,下侵于腹。望诊舌干红,苔薄白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下痢赤白,痛而后行,艰涩不通,气机不利。切诊脉右沉弦细涩,左浮涩沉数。
肠澼里急后重秋燥化痢肺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肠鸣、四肢发凉、头冒冷汗、便带脓血。病程自1977年8月下旬起。中医诊断为寒热错杂证肠澼,病在厥阴。舌质暗淡,尖部稍红,苔黄腻厚。脉象未提及。症见干呕、心烦、口渴、肢冷,腹痛里急后重,便稀带粘冻状,色黄赤。病机属阴阳乖和,寒热混淆,上热下寒。
肠澼寒热错杂厥阴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肠澼,黏冻夹杂水粪而下,腹不痛但急迫,努争不爽,空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浊阻胃肠。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湿热积滞交阻于中,闭遏气机。望诊见舌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急迫、努争不爽、空热。切诊见脉大。
肠澼里急后重浊阻胃肠湿热积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每逢夏秋之交辄发痢疾,病程4年。腹痛、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形体憔悴、精神疲惫、口干口苦、不欲食。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病机为湿邪羁留肠中,缠绵不已。
肠澼里急后重痢疾湿邪内蕴
查看详情 →
女,75岁。肛门下坠、排便不尽5年,加重5个月,伴胃酸嗳气、排便不畅、里急后重、大便偶带血、流涎、打呵欠、胃痛、背痛、头晕。肠澼(脾虚证),胃炎,胆囊炎。舌质红,苔少。脉沉弦。
肠澼胃炎胆囊炎脾虚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