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3岁女性,主诉咳嗽半月,咳频不爽,痰多色白,汗出较多。舌苔薄白、舌尖微红,脉细、尺脉偏弱。中医辨证为肺脾不足,邪痰犯肺失宣。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肺脾不足痰阻肺气
查看详情 →
男,13岁,病程三年,皮肤多处出现白斑,面积逐渐增大,不痛不痒,白斑散在分布于前额、颈部、下腹部,无脱屑,周边肤色较深,舌质澹,舌苔薄白,脉象和缓有力。中医病名白斑病,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感风邪,搏结于肌肤,致局部气血失和。
白斑病肝气郁结风邪侵袭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鼻塞、流浊涕多年,病程较长。体态体弱,面色晦滞,舌质澹红,苔薄黄,脉缓右寸沉弱。主诉鼻塞、流浊涕,伴有头胀痛、嗅觉丧失。诊断为鼻渊(慢性鼻窦炎),证属肺热型。体征见黄涕、张口呼吸、语言重浊。
慢性鼻窦炎肺热型肺虚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产后一周小便不通,胀急疼痛,日夜不安。头晕耳鸣,肢体倦怠,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舌质澹,苔薄白。脉虚细。中医诊断为产后气血耗损,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司。舌象澹,苔薄白,脉虚细。
产后尿闭脾肺气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鼻塞、流涕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年。中医诊断鼻鼽,证型为卫气虚弱,肺气不宜。病程长,阴冷天加重,早间症状较重。面色少华,舌体暗,舌尖偏红,苔薄白,脉滑重取无力。病机为肺气不足,卫表不固,营卫失调,气血不足,肺气不宣,鼻窍不通。
鼻鼽卫气虚弱肺气不宜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45岁,反复鼻痒、流涕、喷嚏2年,晨起及异味刺激时加重。过敏性鼻炎。肺俞、风门、大杼、肾俞、脾俞穴。面色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过敏性鼻炎肺气虚风寒外袭脾虚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患者,流涕2天,咳嗽1天,病程2天。舌苔澹黄,舌质正红。诊断为感冒(风邪犯肺),证型为风邪犯肺,肺气失宣。体查体温正常,咽部及心肺未见异常。
感冒风邪犯肺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过敏性哮喘20年,发作时张口抬肩呼吸,不能平卧,伴过敏性鼻炎、眼睛过敏、畏光。肺主气,肺气失宣,痰浊内蕴,肺脾肾功能失调,痰湿阻肺,气机不利。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
过敏性哮喘肺气不足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女,3岁,麻疹后发热咳嗽2天,体温持续39℃以上,神志不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吸困难,口鼻周围发青,面色皖白,泄水样便,腹胀如鼓,舌苔薄白质红,唇干,脉浮数无力。温邪入肺,热灼伤津。面色皖白,舌苔薄白质红,脉浮数无力。
麻疹后发热病毒性肺炎心衰症候神志不清
查看详情 →
女,44岁。胸胁胀满,乳房胀痛多年,乳房部有包块,呃逆频繁。舌红苔微黄厚腻,脉细弦。肝郁气结,温阻胃逆。
乳癖肝郁气结温阻胃逆
查看详情 →
患者背疽,溃烂口如茶碗大,不红不肿不痛,肉色带青,流出粘黄水,非脓非血。精神萎靡,昏昏欲睡。肺俞处病变。阴症,转阴为阳。
肺俞背疽阴症阳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男性。主诉面部痤疮2年余。面部有10余个丘疹粉刺,有的呈黑头状,背部有数个白顶丘疹,脊柱第2胸椎至第7胸椎之间有6个小红点。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痤疮,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
痤疮肺热脾湿胃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女性。主诉鼻塞流涕、哮喘4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咳嗽痰多白沫、喉间痰鸣、下半夜及晨起咳痰多、易出汗、食欲差、形体较瘦、鼻塞流涕、晨起喷嚏频作、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为哮喘(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脾肺气虚,偶感时邪,脾失健运。
哮喘脾肺气虚鼻渊疳疾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夜不能平卧,病程20余年。慢性咳嗽、喘促,秋冬发病,春夏缓解,近3年症状加重。体征见胸呈桶状,吸气短促,呼气延长,说话费力,坐卧不安,叩诊鼓音,听诊哮鸣音,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肺肾两虚型哮病。
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查看详情 →
女,56岁,哮喘反复发作4年,加重5天。主症为哮喘、喉痰鸣、痰黄质粘难咯、发热恶寒。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浮滑而数。诊断为哮喘(支气管哮喘),痰热郁肺型。肺部布满哮鸣音,呼吸气急。
哮喘痰热郁肺
查看详情 →
男,56岁,支气管哮喘病史20余年。咳喘频作,气急胸闷,痰多而黏,咯吐不利。面色晦暗,舌体胖、苔白液干,脉沉细而弱。支气管哮喘,喘证,邪伏肺俞,久病及肾,肺失宣降,肾失摄纳。
支气管哮喘肾阳虚脾失健运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5岁女童,腹泻半月余,大便稀水样,无臭秽,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小儿腹泻,证属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复因苦寒伤阳,脾虚失健,水湿不运。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象澹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泻、纳食少。切诊见脉沉细。
小儿腹泻脾胃虚弱纳食减少
查看详情 →
女,31岁,经期咳血5月余,月经后期,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偏干,舌质暗苔白,舌边尖红有舌缨线,左关脉弦滑,尺脉弱。中医病名经行咳血,证属肝郁肾虚型。病因病机为肝郁日久化火,伤及营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气血失调,冲气上犯于肺,灼伤肺络。
经行咳血肝郁肾虚胸胁胀痛急躁易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慢性咳嗽,遇寒加重,咳嗽频,气急而喘,喉中痰鸣,痰稀白泡沫状,胸闷,寒热,咳甚汗出,夜不能平卧,口不渴,食欲差。舌淡,苔白腻而滑,脉细弦。中医辨证为素有痰饮伏于肺系,因感风寒而触发,痰饮阻肺,肺气失宣。
慢性支气管炎痰饮伏肺风寒外袭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高热2天,咳嗽,呼吸困难,神志不清,面色皖白,唇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无力。温邪入肺,热灼伤津。外感温邪,肺热炽盛,津液受损,气阴两伤。
病毒性肺炎温邪入肺热灼伤津心衰症候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