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胃脘疼痛1个月,饥饿时明显,伴呃逆、烧心泛酸、胃脘胀满。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寒凝气滞血瘀。病因为饮食寒凉,病机为寒凝气滞,瘀血阻络,胃气壅滞,气郁化火。
胃脘痛寒凝气滞血瘀阻络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女,42岁。反复胃脘胀痛,嗳气反酸五年,加重十天。舌稍红,边有瘀点,薄黄苔,脉弦细。肝气犯胃,气滞血瘀。胃溃疡(活动期),HP(+),中度肠上皮化生,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胃镜检查示胃溃疡组织结构改变。病理诊断符合胃溃疡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气滞血瘀胃癌癌前病变肝气犯胃胃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胃脘痛多年,曾确诊为幽门溃疡病,近时胃痛不止。舌前部两侧有瘀斑,苔微黄,脉细弱。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脾胃气虚内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气滞血瘀。望诊见舌前部两侧瘀斑,苔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痛多年,曾有半年未发作,近因停药心下微痛。切诊见脉细弱。
血瘀胃痛脾胃气虚胃寒气滞脾肾虚寒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痿缩性胃炎及胃下垂病史四年多。胃脘部隐痛或刺痛,得食不减,嗳气不泛酸,口干且苦。舌苔薄腻,质偏红,脉弦细。辨证为寒热错杂,气滞血瘀,伤阴。
胃痛气滞血瘀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10年,曾诊断为胃窦小弯部溃疡。现病史示胃脘部刺痛拒按,进食加剧,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阳性。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脉细涩。诊断为久痛入络,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胃痛拒按胃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反复胃脘隐痛10余年,加重2天。胃脘隐痛,饥饿时明显,餐后胀满,嗳气,口干欲饮,口中生疮,大便溏,日解3次,纳眠差,体倦乏力,经常感冒,近2天受凉后咽痒咳嗽,畏寒,胃痛加剧。舌淡暗胖,边齿痕,苔微黄腻,脉浮细略数。诊断为胃痛,证属脾虚夹气滞血瘀,湿热内阻,兼感外邪。
胃痛气滞血瘀脾虚湿热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反复胃痛40年,加重1个月。上腹部包块质硬压痛,消瘦乏力,脘腹胀痛伴刺痛,食后痛甚,恶臭液体上冲咽喉,纳呆便黑,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曲张,舌苔白腻带黄,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湿凝结。病因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望诊见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曲张、舌苔白腻带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恶臭液体、纳呆便黑。切诊见脉弦细。
气滞血瘀胃癌气血亏虚脏腑失调
查看详情 →
女,44岁,胃脘作胀隐痛5年,加重1个月。胃脘胀满时有隐痛,纳谷不馨,时有嗳气,神疲乏力,大便时干时稀。舌澹苔薄白,脉细弦,舌下脉络增粗瘀紫。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胃痛,中虚气滞血瘀证。
胃痛中虚气滞血瘀证气滞血瘀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胃痛月余,痛时牵引胸胁背部,时吐清水,嗳气打呃,饮食少纳,睡眠不安。脉细缓弦,舌质暗红,苔薄黄。证属肝郁犯胃,脾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胃失和降。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郁犯胃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男,78岁,三叉神经痛,病程3年,复发半年,夜间剧痛,服卡莫西平无效。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头颈部多汗,舌大齿痕澹红,苔薄白,脉缓大。腹肌薄而紧,有腹直肌痉挛。桂枝加附子汤证。
气滞血瘀三叉神经痛肝阳上亢肾阳上亢
查看详情 →
邢某,72岁,胃痛四五年,腹胀,饥时及食后不适,大便干结如羊屎,偶泛酸。中医病名胃痛,证型初为气血失和、胃气不降,后为湿热中阻、气滞血瘀。舌苔黄厚腻质红,脉弦细。望诊见舌苔黄厚腻,切诊脉弦细。问诊见胃痛、腹胀、大便干结、泛酸。
胃痛气滞血瘀腹胀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女性。主诉胃痛年久,曾被诊断为胃溃疡。胃部疼痛拒按,痛有定处,如锥刺难忍,夜间痛甚,连及胁背,食少腹胀,面色青晦。舌质紫暗,脉弦紧而涩。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之胃脘痛。
气滞血瘀胃脘痛舌质紫暗脉弦紧涩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胃痛6年,加重半年。主要症状包括胃痛、脘胀、泛酸、烧心、柏油样黑便。病程自2005年开始。体征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辅助检查提示HP强阳性。中医病名胃痛,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形体消瘦,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胃痛、脘痞、泛酸、烧心、黑便、消瘦、乏力。切诊未提及脉象。
胃痛气滞血瘀胃溃疡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2岁。胃脘刺痛连胁,恶心欲呕,不思饮食。舌质淡,边紫暗,苔白润,脉弦涩。辨证为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病名胃脘痛。
气滞血瘀胃火上冲肝气郁结湿邪中阻
查看详情 →
患儿5岁,主诉紫癜伴腹痛,病程9天。精神欠佳,眼睑水肿,四肢紫癜,手足肿,腕踝关节肿有压痛,脐周轻度压痛,大便潜血阴性,血压120/70mmHg,血小板143.02×109/L。证属气滞血瘀,血不循经。
气滞血瘀过敏性紫癜血不循经腹痛
查看详情 →
女,55岁,睡眠差,反复胃胀痛不适,焦虑,病程未明确。糜烂性胃炎,气滞血瘀证,舌暗,苔白黄,脉弦细。
气滞血瘀证胃痛糜烂性胃炎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慢性萎缩性胃炎5年,近来胃胀痛,无嗳气,微灼热,时有泛酸,纳食不多,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中医诊断胃痛、胃疡,证属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胃失和降。四诊见舌象淡红,苔薄黄,脉弦缓。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胃癌术后1年,化疗2周期。无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轻度乏力,食欲可,纳少,眠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胃积(胃腺癌),证型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年过半百,阳气自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阳不健,湿浊内生,气滞血瘀与湿聚痰凝,阻结于胃腑。
脾胃虚寒胃积乏力纳少
查看详情 →
42岁男性,胃痛3年,时发时止,常冒酸打呃,饮食不振,胃痛加剧伴不思饮食,无黑便。急性痛苦病容,时而呻吟,双手捧腹。胃脘痛(慢性胃炎急性发作)。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胃气痛、胸胁不舒、胃脘胀满、嗳气频繁、胃部刺痛、畏冷食、冬重夏轻,病程14年。面色晦黄,胃痛隐隐,遇劳则甚,泛吐清水,喜热恶凉,神疲乏力,四肢欠温,食欲缺乏,形体消瘦。舌质澹,舌苔白厚,脉虚滑。诊断为脾阳受损,寒湿停聚,阳气衰微,阴霾弥漫,脾虚不运,胃失和降,寒凝气滞血瘀。
胃痛脾虚寒湿四肢欠温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