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未明确,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心肾两虚,阴阳失调。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房颤、胸闷痛、心慌、下肢冷感、头昏眩晕、胃部冷、腹部热,切诊未提及。
胸闷痛心肾两虚阴阳失调房颤
查看详情 →
男,42岁,心悸、左胸闷痛、目干涩、寐少梦多、痰多白粘、便溏、溲赤。气阴两虚、心脉痹阻,痰湿中阻。面色无华,舌苔黄腻,脉弦滑。
胸闷痛心悸目干涩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女性。主诉冠心病胸闷隐痛2年。临床表现包括面白乏华、形体略胖、劳累加重。体征见舌质略澹、苔薄腻微黄,脉沉滑。中医诊断为冠心病,证型为气虚血瘀、痰瘀化热,病机为本虚标实。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苍白、舌象澹苔薄腻微黄,切诊脉沉滑。
胸闷痛冠心病气虚血瘀痰瘀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胸闷痛、心悸气短、乏力汗出、手足凉畏寒、小便清长、排便无力有时便秘。舌质暗澹有瘀点瘀斑,舌苔白,脉沉细涩。证属阳虚血瘀。
胸闷痛心悸气短乏力汗出手足畏寒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1岁。主诉头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中腑。证型:阴虚阳亢,风火上扰,迫血妄行。病因病机:属阳闭之候。望诊:舌质红,苔白腻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阵发性头痛,头晕,精神不振,嗜睡,两眼球胀痛,颈项强直,胸闷痛,心界稍扩大。切诊:脉红弦数。
胸闷痛蛛网膜下腔出血阴虚阳亢风火上扰
查看详情 →
女,45岁,颜面浮肿,晦暗夹紫,喘气不息,口唇发紫,腹大胀满,小便少,干呕,厌食,舌质紫暗,舌边及根部黄腻,脉沉迟,证属气虚脾失健运,水湿储留,兼有血脉瘀滞。
胸闷痛肺心病腹水气虚脾失健运水湿储留
查看详情 →
女,70岁,咳嗽14天,痰多稠黏带黄,胸闷痛,夜难安枕。舌质红,苔黄滑厚,脉滑数。辨证为暑湿内蕴,痰热壅肺。
胸闷痛痰热壅肺暑湿未清咳嗽频作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胸闷痛,气短,身肿,神倦,盗汗,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不欲饮食,口干心烦。苔黄腻,脉沉细略紧。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心阴不足,气血亏耗。望诊见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见脉沉细略紧。
胸闷痛心阴不足气血亏耗气短
查看详情 →
男,42岁。胸背痛、胸闷痛2年,腰及左下肢痛半年。胸椎向右侧弯,腰椎向左侧弯,Cobb角分别为8.1°和13.9°,胸腰椎活动度受限。胸椎棘突旁压痛,腰肌紧张并压痛,左侧膝腱反射消失,跟腱反射减弱,左侧下肢肌力Ⅲ级。腰椎管狭窄症,劳损性胸椎侧凸症。胸椎关节紊乱,胸背部肌肉劳损,嵴神经受刺激。
胸闷痛胸椎侧凸腰椎管狭窄肌肉劳损
查看详情 →
男,61岁,胸痛史8年,近来胸闷痛频发,活动、着急、冷水洗手均可诱发或加重胸骨后闷压痛憋气。舌质暗紫舌尖赤,苔白,舌根白腻,脉沉弦细。中医病名高血压病,证型胸痹(气阴两虚兼痰浊血瘀)。舌质紫暗边尖赤,苔白,脉沉细弦。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弦。
胸闷痛高血压病气阴两虚痰浊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胸闷、胸背痛5年,现症包括心悸、头晕、劳累后心前区痛、睡眠差。高血压病史15年。舌胖暗尖赤,苔白,脉弦数,心率102次/分,血压150/9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证型为气阴两虚、肝阳上亢。病机为气阴两虚、肝阳上亢、心肾不交、阴虚肝旺。
胸闷痛心悸胸痹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主诉右脚疼痛,病程数月。中医病名癥瘕,证属痰瘀蕴结。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苔黄腻。声音低微,咳痰黄绿,偶有咯血。胸闷痛,口干渴,纳差,心烦失眠,脉弦细数。
胸闷痛肺癌晚期痰瘀蕴结咳嗽加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胸闷痛反复发作5年余。现病史见胸闷痛,倦怠乏力,身重,纳呆。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痰瘀互阻之胸痹心痛。
胸闷痛胸痹心痛痰瘀互阻倦怠乏力
查看详情 →
秦某,女,46岁。主诉冠心病3年余,胸闷痛,气短,纳差,时干呕。唇舌黯红,苔白腻,脉滑缓。中医诊断胸痹。证型痰瘀互阻。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聚湿生痰,痰湿阻滞,气机不畅,血行受阻,瘀血产生,痰瘀互结。望诊唇舌黯红,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胸闷痛,气短,纳差,时干呕。切诊脉滑缓。
胸闷痛冠心病痰湿阻滞血瘀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冠心病胸闷隐痛2年,面色澹白无华,形体略胖,劳累后加重,舌质略澹,苔薄腻微黄,脉沉滑。辨为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痰郁化热。
胸闷痛冠心病气虚血瘀痰郁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口苦、咽干、头昏目眩、胸闷痛、腹胀夜间加重、失眠多梦。舌苔白腻,中间黄燥,脉弦濡。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胸闷痛口干腹胀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主诉胸闷胸痛两个月,痛甚则牵引背部,舌质略暗,舌苔薄润,脉弦细而缓。中医诊断为胸阳痹阻,血脉不畅。望诊见舌质略暗,舌苔薄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胸痛及疼痛放射;切诊见脉弦细而缓。
胸闷痛胸阳痹阻脉弦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咳呛气逆而呕,瞀闷掣痛短气,便结,食少,偶有痰红,嗌干面赤。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肺热咳嗽,证型为阴虚火炽,病因病机为燥伤肺胃,津炼成痰,伤络而痰红。望诊见舌质红少津,苔薄而糙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呛、气逆、呕、瞀闷、掣痛、短气、便结、食少、痰红、嗌干、面赤。切诊见脉右寸数大,两关弦数。
胸闷痛燥伤肺胃肺胃津伤肺蕴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高血压病史10余年,心绞痛史3年,近月头痛项强,胸闷痛,每日发作2~3次,工作紧张时睡眠差,大便干。舌胖暗苔白,脉沉弦。辨证为阴虚阳亢,气滞血瘀。血压210/110毫米汞柱。二诊时未发生心绞痛,无明显头痛、头晕,劳累后仍有项强,肩痛,舌胖暗苔薄白,脉沉弦,血压170/90毫米汞柱。三诊时未发生胸闷及心绞痛,精神好转,劳累后有项强,背酸,舌胖暗苔薄白,脉沉弦细,血压140/80毫米汞柱。
胸闷痛高血压心绞痛头痛项强
查看详情 →
女,53岁,胸闷痛,喜引长息,形体略丰,痰火肝郁。中医病名属痰咳,证型为痰火肝郁,病因病机为外邪引发肺家蕴热。望诊见形体略丰,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痰咳旧疾,外邪引发。切诊未提。
胸闷痛痰火肝郁肺家蕴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