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3岁,女性。主诉小腿发胀麻木疼痛,右腿为甚,行走困难,脐左腹痛持续,夜间加重。病程自1969年6月起,持续数年。中医诊断为脉痹,证属阴寒内盛,寒凝血瘀,痹阻脏腑经络。体征见四肢发凉、麻木、疼痛,恶心,腹部剧痛,脐左压痛,两侧肱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两寸口及趺阳脉不清。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明确描述。
脉痹寒凝血瘀四肢麻木四肢发凉
查看详情 →
雷某,25岁,发热、多汗2周,伴头晕头痛、左上肢不适1天。舌质暗红,舌尖部有瘀斑及瘀点,苔黄稍腻,脉右滑数有力,左微细欲绝。气虚血瘀,热毒蕴结。素体元气不足,宗气亏虚,风寒湿热之邪侵袭,内外合邪,久郁不散,化湿为毒,热毒客于血脉,血瘀不行。
血瘀脉痹发热多汗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主诉头晕耳鸣、手麻、上肢酸困,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虚血瘀兼阳虚。望诊见舌淡红、苔薄白,切诊见双手脉搏消失,左颈动脉有收缩期杂音。体征包括双手无脉,双上肢血压测不出,活动后身倦。
脉痹血瘀风湿热眩晕
查看详情 →
女,58岁,双下肢发凉、沉重、疼痛、轻度水肿,不能久行,右侧腰部酸痛,病程8个月。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20余年。脉痹,证型为气虚血瘀、寒凝脉阻。面色淡白,舌质澹,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脉痹气虚血瘀寒凝脉阻下肢发凉
查看详情 →
女,65岁,右上肢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发凉麻木,心悸气短,纳差乏力,下肢浮肿。左脉结,右寸口及肘窝未触及动脉搏动,左臂血压110/70毫米汞柱,右臂血压测不到。心电图提示异位心律,房颤,右心室扩大。白细胞计数8200,中性78%,淋巴22%。心气不足,血运无力,血瘀脉道,发为脉痹。
脉痹血瘀风心病房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双内踝漫肿月余,加重1周。双内踝漫肿,触之饱满、没指,肤色正常,脉沉细,舌质如常,苔薄白腻。辨证为脉痹,证型为气虚血瘀。
脉痹气虚血瘀足背动脉供血不足双内踝漫肿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左腿深部静脉血栓,红肿粗大,肿痛难忍。病程2天。中医病名为脉痹,证型为血瘀脉络,气阻脉络。舌苔薄白,舌质暗澹,脉弦数。
脉痹血瘀脉络血栓性静脉炎气阻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右手发凉、怕冷,变紫色10年,冬季加重,双足发凉,行走200m有间歇性跛行。右手指呈紫色,冰凉,两侧桡动脉搏动消失;双足皮温低,皮肤干燥,汗毛脱失,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舌质红绛,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脉痹。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气虚血运无力,脉络不畅,阳气不达四末。
脉痹气虚血瘀阳气不达四末气血运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全身关节酸痛、低热6年,四肢乏力、酸痛1年多。中医诊断瘀阻脉络,病机为血瘀。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略沉数。体征包括四肢动脉搏动正常,腹主动脉区可闻及血管杂音。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
脉痹血瘀大动脉炎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男性,62岁。右足疼痛2个月,双足麻木2年,右足怕冷,遇寒加重,得热则缓。舌质紫黯,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脉痹,证型阳虚阴盛,寒凝脉痹。右足背皮色苍白,皮温降低,二趾、三趾紫红色,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糖尿病史10余年。
脉痹寒凝脉痹血瘀阳虚阴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左上肢内侧至肩、腋窝处凹陷,静脉坚硬,抬举受限,疼痛、沉、困、冷,口干不欲饮。舌质偏红,舌苔根黄白稍厚,舌下静脉较粗暗。脉弦滑而细短。中医诊断为脉痹,证属气血瘀滞,经络痹阻。
脉痹气血瘀滞经络痹阻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5岁。双侧手指前端对称性发黄白色,与指掌部澹紫红色皮肤有明显分界线,病程10余年,冬春加重,夏秋缓解。手冷,指尖麻痛,畏寒,舌薄白,脉弦细迟缓。证型为阴寒凝聚,客于四末,阳气不达,气血瘀滞。
脉痹血瘀雷诺综合征血痹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右手麻木、发冷1年余,劳累或受凉后加重,伴背部紧缩疼痛,遇阴雨天加剧。舌质淡红,苔薄白。右脉测不得。中医诊断脉痹。辨证营卫不和,气虚血瘀,脉道痹阻。
脉痹气虚血瘀营卫不和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左下肢肿胀疼痛,恶寒发热,小腿疼痛,患肢发热,口渴,溲黄。湿热下注,血脉瘀滞。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病史为初产二十余天。脉象未提。
血瘀脉痹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