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7月,发热、哭闹、呕吐、腹胀、大便未解,病程一天。外感高热,证属外感风热,内夹食滞化热,余邪未尽,脾虚食滞。面色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未提。
脾虚食滞外感高热风热食滞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前阴时时出气2年,发作时簌簌作响,连续不断,症状逐渐加重。体征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脘腹胀满、暖气、纳谷不馨。舌象淡略胖大,边有齿痕,苔白略腻。脉象沉无力。诊断为脾虚失运,痰湿内生。
脾虚失运痰湿内生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齿龈出血、鼻出血、四肢紫癜4年。体征见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面黄消瘦,上下肢内侧有多处紫斑。诊断为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患者有妊娠,自觉头晕、失眠、体重减轻,食欲不良,大便每日1次,恶心、呕吐。病史中有细菌性痢疾史,血小板减少,多次住院及输血。诊断为脾虚型肌衄。
脾虚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驼背伴周身疼痛1年,加重3个月,头目眩晕,心烦不眠,潮热盗汗,便秘,舌质澹黑有瘀斑,脉细涩。中医诊断骨痿,证型肾虚瘀血。望诊舌质澹黑有瘀斑,体征驼背畸形,活动受限。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周身疼痛、头晕、失眠、潮热、便秘。切诊脉细涩。
骨质疏松肾虚瘀血脾气不足血瘀痹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喘息11年,发作频繁,夜甚,曾住院治疗无效,因感冒诱发。面色澹黄,浮肿,口唇发绀,端坐呼吸,舌质澹红,有薄白苔,胸廓轻度桶形,两肺满布哮鸣音。中医病名为哮喘,病机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痰饮留伏,气道阻塞。病因包括外感、饮食、劳倦及体质因素。
脾虚哮喘痰饮肺虚
查看详情 →
2岁男童,大便稀溏15余天,蛋花汤样或稀水样便,夹黏液,食后作泻,每日7~8次,神疲倦怠,面色萎黄,四肢欠温,纳差,啼哭少泪,小便减少,腹软无压痛,肠鸣音亢进,舌淡红苔花剥,脉细,指纹淡紫,便常规示大量脂肪球,血常规正常,中医诊断为小儿泄泻,证属脾虚泻。
脾虚泻小儿泄泻脾阳不足食后泻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月经将至,性交频甚,突然阴道下血,色鲜量多,头眩,晕倒一次。面色苍白,口唇澹灰,脉象细弱。诊断为崩证,病因属脾虚不能统血。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描述,病程未明确。
脾虚不固崩证血热瘀甚气虚欲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