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2岁,主诉喉中异物感、噎气、胸骨后不适、烧灼感、胸闷,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郁证,证型肝郁脾虚,肝脾失和,脾虚湿盛,脾胃升降失调。形体瘦弱,面色无华,精神抑郁,心神不宁,胸骨后烧灼性疼痛,放射至背部及咽喉,口苦而干,眩晕头胀,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而黄,脉弦滑数。
胃气上逆反流性食道炎肝郁脾虚肝脾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8岁。主诉为绒癌化疗后恶心、纳差、腹胀、腹泻1月。病程为1月。中医病名为消化道反应。证型为脾胃不和,胃气上逆。病因病机为药毒侵害脾胃,导致脾胃不和,升降逆乱。舌澹,苔白。脉沉细。恶心纳差,乏力神疲,脘腹胀满,大便溏薄,手足心热,心烦易怒。
胃气上逆绒癌化疗后脾胃不和痰阻中脘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吞咽困难1月余。病程半年,时有返酸、烧心、胸骨后灼痛。伴脘痞、嗳气、口苦、纳差、神疲乏力、大便干结。舌质暗,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噎膈。证属肝郁化热,脾虚胃弱。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致肝失调达,气机郁滞,横逆犯脾,脾虚胃弱,胃失和降,食道不利。
胃气上逆噎膈肝郁化热脾虚胃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纳食不佳5年余。主要症状包括消化缓慢、口苦口臭、嗳气、恶心干呕、厌油腻、胃痛、胃怕凉、内热、面部生疖、肠鸣便溏、大便黏条、矢气多。舌体稍胖有齿痕,苔稍腻,脉稍弱。中医诊断为纳差,证属脾胃阳虚,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司,胃气壅滞,湿热内生,胆热上熏,寒热错杂。
胃气上逆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阳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呃逆15年,近1年加重,胃脘胀满隐痛,烧心,吐酸水,恶心,口干口苦,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大便两三天1次,有下坠感,月经后期,白带多。舌苔薄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脾虚痰湿内阻,肝气犯胃动膈。望诊见舌苔薄白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呃逆、胃胀、恶心、口苦、心悸、头晕、大便异常、月经异常,切诊见脉弦滑。
胃气上逆呃逆肝气犯胃脾虚痰湿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胃脘痛6年余,胀满嘈杂,恶心呃气,口苦纳呆。舌质澹红,黄白腻,脉弦缓。中医诊断肝气郁结、上逆犯胃。病程较长,情志因素可能相关。
胃气上逆胃脘痛肝气郁结胆汁返流
查看详情 →
86岁男性,呃逆伴咳嗽1周,胃脘胀满,烧心,胸闷气短,咳嗽少痰,纳差,寐差,大便干5天未行。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呃逆,痰阻气逆。主症为呃逆、胃脘胀满、烧心、胸闷气短、咳嗽、纳差、寐差。病程1周。病因病机为痰阻气逆,中焦气机失常。
胃气上逆呃逆痰阻气逆中焦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男,36岁。间断性泛酸5月余。泛酸、烧心、食物上泛、胃脘憋胀、纳少、情绪急躁。反流性食管炎。证属肝胃不和。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胃气壅滞,胃气上逆。舌脉示肝郁气滞。
胃气上逆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脾土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女性。胃脘疼痛2年,加重3月。中脘胀痛,食后加重,夜间发作性剧痛,放射至后背,伴恶心、呕吐黄水,纳食不甘,反酸呃逆,小腹胀闷,大便溏泄,日二三次。舌红暗,苔薄白,脉弦滑。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胆湿热,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气滞中脘。望诊舌红暗,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反酸、呃逆、小腹胀闷、大便溏泄。切诊脉弦滑。
胃气上逆反流性胃炎胆结石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呃逆15年,近一年加重。自觉气上冲,呃逆频频,胃脘胀满隐痛,烧心吐酸,恶心,口干口苦,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大便两三天1次有下坠感,月经后期,白带多。舌苔薄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脾虚痰湿内阻,肝气犯胃动膈。证型为脾虚痰湿内阻,肝气犯胃动膈。病机为脾虚生湿,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膈气不利。望诊见舌苔薄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广泛,切诊脉弦滑。
胃气上逆呃逆症肝气犯胃脾虚痰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