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气滞血瘀

患者24岁,女性,少腹隐痛3年,初因放环后出现,取环后未缓解,怀孕及产后持续。产后少腹隐痛。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沉细。少腹隐痛如刺,按之痛甚,属寒邪兼瘀血证。
气滞血瘀产后少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经期突发血崩,病势危重。神志恍惚,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语声低微,脉象细欲绝。中医诊断为血崩,证型为暴受惊吓,脏腑失调,统血无权。病因病机为行经之时暴受惊吓,致气血逆乱,血不归经。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惊吓史及症状表现,切诊见脉细欲绝。
气滞血瘀血崩惊吓脏腑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许,经行腹痛10余年,经水量少,色紫暗,有血块,恶寒,腹冷如冰,喜热喜按,呕吐清涎,不能食,便溏,日更衣二三行。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寒凝血少。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自幼体弱,纳谷量少,17岁月事方下,经期后期。切诊见脉沉迟。
经行腹痛脾肾阳虚寒凝血少经水量少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左下腹疼痛反复发作,伴白带增多、发热,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湿热交蕴。舌红苔薄,脉细数。主症为左下腹疼痛,病程反复,伴白带异常及高热。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侵袭冲任胞宫,气血互结,不通则痛。
气滞血瘀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附件增厚
查看详情 →
女,30岁,产后72天,恶露不止,下腹部胀痛,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沉细。体质素弱,冲任为病,肝脉气滞血瘀。
恶露不止产后血虚肝气郁结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月经稀发3年,闭经4年。中医病名为闭经,证型为气血两亏,脾肾不足,寒凝血滞。体征见舌质澹,苔白,脉沉细。辨证提示血虚肝郁,脾虚气滞,脾肾两亏,气滞血瘀。四诊信息包括舌澹红,脉细滑,舌边红,苔白,脉滑。患者有腰酸乏力,口干思热饮,手足不温,腹胀,大便或干或溏,精神疲劳。基础体温单相,激素水平低下。
气滞血瘀闭经气血两亏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73岁,便血伴左下腹疼痛、里急后重9个月,加重10天。慢性肾盂肾炎、冠心病、慢性胃炎病史,胃平滑肌瘤切除术后。脘腹坠胀,大便前肠鸣,左下腹绞痛,里急后重,便血暗红夹黏液脓,胃脘刺痛固定不移,得温则舒,嗳气。舌体胖,舌暗红,苔厚腻略黄,脉细滑。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舌淡暗,苔黄,脉细滑。舌质澹暗,苔黄腻,脉细滑。
气滞血瘀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滞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杨某,24岁,女性,主诉左足拇趾趾甲挫伤后肿胀疼痛,病程70余天。病趾肿胀明显,边界不清,色暗滞,趾甲内侧有胬肉突起。邪毒内蕴,气滞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甲沟炎邪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车祸致全身多处活动受限两月余。舌澹红,苔薄,脉细涩。骨折(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型骨折。外力损伤致骨断筋伤,血溢肌腠,瘀阻气机,不通则痛,活动受限。舌澹红、苔薄、脉细涩为气滞血瘀之征。
气滞血瘀骨折活动受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月经来潮疼痛难忍,连及腰部胀痛,得热则减,月经色暗量多,挟血块及黏膜样分泌物,行经前乳房胀痛,畏寒怕冷,纳差神疲。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冲任虚寒。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冲任虚寒,寒凝气滞血瘀。
痛经肝郁气滞冲任虚寒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左踝部压伤,肿痛,不能站立活动1天。左踝部肿胀,足踝外翻畸形,外踝上方与内踝下方青紫,压痛明显,可扪及异常活动及骨擦感。X线片示左内踝骨质横形断裂,外踝上方腓骨断裂,断端向内成角。左踝关节外翻Ⅱ度骨折。
气滞血瘀踝关节外翻骨折骨裂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经期腹痛,伴腰酸、经量少不畅、夹紫红血块。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为痛经,证型为胞宫虚寒,冲任气滞。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期腹痛、腰酸、经血不畅,切诊脉象沉细而带弦。
气滞血瘀痛经胞宫虚寒冲任气滞
查看详情 →
代某,女,21岁。皮肤风团,瘙痒2月余。畏寒肢冷,身易出汗,食后腹胀,手足多汗,大便日2次偏稀。舌紫红、苔根薄腻,脉沉缓。荨麻疹。病因病机属湿阻气滞,营卫不和。舌紫红、苔根薄腻,脉沉缓。
气滞血瘀荨麻疹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病程日久。主诉为行经时尻胯作痛。中医病名属妇科病,证型为肝血亏虚、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营血久亏、肝气偏胜、冲脉受伤。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行经疼痛、抱恙日久。切诊未提及。
气滞血瘀肝血亏虚肝气郁结冲脉受伤
查看详情 →
痛经 气滞血瘀 少腹、小腹胀痛 经行不畅 血色紫黯夹块 舌边尖有瘀点 脉沉涩或弦细 寒湿凝滞 少腹、小腹抽痛 得热则舒 经色紫黯夹块 肢冷畏寒 苔白腻 脉弦或沉紧 湿热蕴结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行超前 量多色红或紫质稠秽 带下量多色白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濡数 气血两虚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色淡而稀 面色苍白 舌质嫩 苔薄白 脉虚细 肝肾亏损 少腹、小腹隐痛 得温得按则舒 经行前后不一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苔 脉沉细或虚迟
气滞血瘀痛经寒湿凝滞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痛经20年,加重2年。月经初潮15岁,行经正常。现行经第一天,腹痛剧烈,畏寒肢冷,腰痛如折,大便不成形,痛甚则恶心欲吐,心烦纳呆。舌淡暗,脉细弦。辨证为气滞血瘀,寒凝胞脉。初诊时舌质红,脉细滑。复诊时乏力神疲,腰膝酸软,脉细舌淡。后续辨证为气血不足、血不上荣。
气滞血瘀痛经寒凝胞脉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经来后期五六日,多则十多日,小腹胀痛,血少色黯,类有血块。舌质有紫色,脉细而涩。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经来后期小腹胀痛血少色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肛门肿痛5天,伴有肛周坠胀疼痛、坐立不安、便秘、口苦。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滑数。局部检查见肛缘有两枚青紫质硬痔核。中医诊断为痔疮,证型为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舌象红,苔腻微黄,脉滑数。
气滞血瘀痔疮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主诉月经期腰及少腹疼痛半年余,月经色黯有块,经前乳房胀痛,不能触碰。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弦数。辨证属气阴两虚,心肝失调,气滞血瘀,兼有湿热。主要症状包括腰腹微痛、经前乳房胀痛、黄带稍多、月经量少色黯有块、困乏无力、心烦眠差、口干渴思冷饮、大便微干结。
气滞血瘀痛经气阴两虚心肝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主要症状为经期过长9天未净,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暗红,夹块夹带,腰背疫痛,下腹稍痛,按之尤甚,平素带下量多如水,小便频急。舌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提及,病因病机未描述。妇科检查提示宫颈中度糜烂,宫体轻压痛,两侧附件轻压痛。
气滞血瘀经期过长湿热下注腰背酸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