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52岁,主诉胸闷憋痛三年,劳累加重,伴心慌心悸。现症畏寒,多汗,乏力,颈项不舒,口干口苦,纳佳,尿黄。舌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病史。诊断气虚血滞,痰阻心脉,后转为气阴两虚,痰瘀阻脉。舌面少津,口干咽干,舌苔薄少。
胸痹气虚血滞痰瘀阻脉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胸闷憋痛三年,劳累加重。现病史见畏寒、多汗、乏力、颈项不舒、口干口苦、纳佳、尿黄。舌象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病史。中医诊断证属气虚血滞,痰阻心脉,后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阻脉。
胸痹气虚血滞痰瘀阻脉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后背及肩胛骨痛,早搏频发两月余,近半月加重。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阻证。舌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胸痹自汗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阵作胸闷气短9年,加重3个月。胸痹,气虚血瘀痰阻。舌暗,苔根部厚腻发黑,脉沉细弦。血压150/100mmHg,心肌节段性运动障碍,QRSV1-4呈QS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控制不稳。自汗、盗汗、畏寒、口干喜饮、大便秘结。
胸痹气虚血瘀痰阻心功能不全高血压
查看详情 →
65岁女性,主诉心慌、胸闷、头晕,劳累后加重,左肩背放射痛,双上肢阵发抽搐痉挛,病程4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舌质淡黯,舌尖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肢体抽搐痉挛,自汗,失眠,倦怠乏力。
胸痹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冠心病10余年,近期因情志不和出现心前区憋闷疼痛、心悸,伴气短、自汗、手足不温、双下肢浮肿、便秘。舌质澹胖,苔水滑,脉沉而无力。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肾阳虚,痰气互结,痹阻心脉。病机为阳虚复因情志诱发,痰湿内阻,气机不畅。
胸痹冠心病心肾阳虚痰气互结
查看详情 →
王某,男,71岁。主诉胸闷,心前区疼痛,病程3年。现病史见胸闷重而心痛微,气短乏力,形体肥胖,身重倦怠,咯吐痰涎,纳呆便溏。舌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滑腻微黄。脉弦滑。辨证为痰浊痹阻,心脉不通。舌象见舌暗红,舌体胖大,苔白微腻。脉象脉弦滑。三诊见舌淡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辨证为胸阳不振,气机痹阻。
胸痹痰浊痹阻心肾阳虚气机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胸部刺痛5年余,加重10天。胸中憋闷刺痛,四肢不温,心悸自汗,夜寐不安,腹胀,面色苍灰。舌质紫黯,舌下络脉瘀滞,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属寒凝心脉、气滞不通。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痰浊阻滞。
胸痹寒凝心脉气滞血瘀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冠心病,胸闷气憋,心悸脉促,自汗,咳痰带血,咽喉干渴,纳呆,腹胀,恶心吐水,便秘。舌苔黄而干。中医诊断为心脏气液虚甚,兼有胸痹。病机为气液亏虚,痰浊阻络。脉象未明确提及。
胸痹冠心病心脏气液虚
查看详情 →
46岁男性,间断性胸闷、心下痞满、乏力、自汗1个月。胸痹,气阴亏虚,痰瘀互阻。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弦。心悸、气短、自汗、多梦、纳可、二便调。血压130/90mmHg,心律齐,心尖区2/6级收缩性杂音。家族史有冠心病、高血压。
胸痹气阴亏虚痰瘀互阻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5岁,心胸闷痛1年,胸闷、心慌气短、心悸怔忡、气短自汗、神疲乏力、形寒怕冷、面色苍白。舌质澹胖、苔白滑,脉迟涩。胸痹,胸阳不振,心脉瘀阻。
胸痹气短自汗胸阳不振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慌两年余,近半年加重,伴心前区疼痛、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纳少、消瘦。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心脉瘀阻,气虚血弱。舌质淡而暗,苔薄白,脉细弱而涩。
胸痹心脉瘀阻气虚血弱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