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6岁,耻骨上方包块,质软无痛,2004年11月出现疼痛,行耻骨上肿块切除术,病理为低分化癌,倾向鳞状细胞癌伴腺样分化。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脾肾阳虚,瘀毒内结。
阴疽脾肾阳虚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82岁,女性。主诉左下肢疼痛、发凉4个月余。左足踝浮肿,左小腿踝上10cm至足大拇指处疼痛。舌澹红,苔薄白。脉弱。中医诊断阴疽,证型为气化不足阳虚兼寒,痰瘀互结气机阻滞。舌象澹红,苔薄白。脉象弱。病程4个月。
阴疽气化不足阳虚寒盛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发热、口渴、多汗,左下肢股臀部疼痛漫肿,病程较长。低热,面黄体瘦,饮食无味,疮口流出稀薄脓液,脉细数,舌红苔少。诊断为痰饮流注下肢。舌红苔少,脉细数。
阴疽骨髓炎痰饮流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右臀部肿胀、麻木,牵及右下肢,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低热易汗,大便无力,胃纳欠佳,脘腹饱胀,口干。舌质偏红,苔澹黄腻,边有齿印,脉细滑数。中医诊断为阴疽,证属气虚痰郁。病机为气虚痰郁,正虚毒结。
阴疽粒细胞肉瘤气虚痰郁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甲沟炎局部溃烂1月余。舌象舌尖红,苔白,脉细数。症见左脚大拇指内侧溃烂,色白,活动后疼痛。病程较长,属慢性病程。中医诊断为阴疽,病机为阳气素虚,湿邪浸淫肌肤,阳虚则无以化水,脚部血液循环欠佳,肝血虚滞。舌质红,苔白,脉沉细。
阴疽甲沟炎脾肾阳虚湿邪浸淫
查看详情 →
74岁,左腿肿胀疼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阴疽,证型:阴寒凝聚,病因病机:阴寒凝聚而成。面色灰暗,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描述:肿处平塌硬肿,有白头,摸之则痛。脉沉缓。
阴疽穿骨流注阴寒凝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左膝突然疼痛,痛若针刺,牵及下肢,屈伸不利,夜甚于昼,足凉过膝,不能盘腿,跛行。中医诊断寒湿痹证,阴疽。舌澹紫胖润,脉弦。局部症状左膝内侧有鸽蛋大小包块,质软,皮色微红,按之不痛。全身症状饮食二便正常,服药不效。
阴疽寒湿痹证膝痛包块
查看详情 →
冯某小孩,生阴疮在背项之下,大如鸭蛋,浑肿无头,皮色不变。诊断为阴疽——上搭手。局部肿胀无头,皮色不变,属阴疽证型。病因病机属阴寒凝滞,气血不畅。舌象、脉象未提及。
阴疽阴疮背项真武汤
查看详情 →
女,19岁,左下肢外侧疮面久溃不愈伴疼痛0.5年。疮面溃烂、流清水,无红肿,伴双脚浮肿。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细。阴疽,脾肾阳虚、寒湿不化。
阴疽脾肾阳虚寒湿不化肝血虚滞
查看详情 →
女,38岁,右眼周肌肉跳动,劳累、情绪激动时加重,病程未明确。目闰,证型风热上攻,邪郁经络。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夜眠多梦,精神稍弱,纳食可,二便调。舌象舌红苔薄黄,脉象脉浮数。
阴疽面肌痉挛风热上攻邪郁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全身酸痛不适,疲乏无力,上肢肢端、双下肢麻木畏寒,头昏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气血亏虚。病程较长,术后出现骨转移,病机为正虚邪恋,瘀阻经脉,骨髓失养。
阴疽乳腺癌骨转移脾肾阳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女,56岁,右手掌肿如蟹,溃处澹白,脓血淋漓腥臭,疼痛难忍,夜难安寐,纳差。阴疽,虚寒型。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细。血常规示Hb 100g/L,WBC 6.5×10⁹/L,N 0.80,L 0.20。X光片示骨影模煳。
阴疽掌间隙感染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右股胫部疼痛,卧床三四月,难以转侧。病程较长,疼痛随天气变化而加重。诊脉沉细而紧,舌淡苔白。面色黄,肌瘦,表情痛楚。患部冰凉,肌肉坚硬,无红肿、痈脓。经期不调,数月一行。中医诊断为阴疽,证属阳气虚弱,气血不通,邪毒内陷。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杂至,气血闭阻,阳气不足,邪不得出。望诊见面色黄,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疼痛剧烈,经期异常。切诊脉沉细而紧。
阴疽阳气虚弱风寒湿痹筋络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肛门左侧脓疱术后疮口不愈,病程1月余。形寒肢冷、身体消瘦、乏力纳呆。疮口肉芽苍白,周围水肿,流清稀脓液。中医诊断阴气内虚,余毒未尽。病机为气血亏虚,痨虫侵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阴疽结核性肛瘘阴气内虚余毒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右乳房癌术后,刀口破溃流黄水伴疼痛,病程3年。咳嗽,便秘,脉细数无力。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白。病因病机为七情郁结,湿痰凝络,属阴疽(乳岩)证,证型为脾肾阳虚,痰湿内阻。
阴疽乳岩七情郁结湿痰凝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乳癌,病程较长。局部肿块坚硬,色红,溃烂。舌质淡,脉沉细。
阴疽乳岩阳和汤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左下肢外侧疮面久溃不愈伴疼痛半年,疮面位于左下肢外踝上10cm处,约3cm×4cm,溃烂流清水,无红肿,双脚浮肿,舌质澹,苔白滑,脉弦细,诊断为阴疽,病因为寒湿毒邪伤及血分,阻滞肌肤,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水内停,肝血虚滞,肌肉失养。
阴疽脾肾阳虚寒湿内停肝血虚滞
查看详情 →
刘某,女,37岁。突发右大腿红肿疼痛,伴高热,病程较长。右股骨下段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阴疽(附骨疽),气虚痰凝。面色苍白,舌象未提。患肢局部微肿隐痛,右大腿下端内侧有创口,流脓,脓液清稀。右股骨下端皮质增厚,髓腔存脓,骨密度减低,高密度阴影。
阴疽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气虚痰凝脓溃成窦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右颈部位有鹅蛋大小肿块,不红不热,坚硬如石。中医诊断为阴疽,辨证为体内瘀毒亢盛。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肿块存在。切诊未提。
阴疽颈部鳞状细胞癌瘀毒亢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右足背骨结核已三年多。右足背骨隆起如半颗鸭卵,皮色不变,坚硬如石,疼痛彻骨。脉象沉细无力,舌苔薄白。诊断为流痰,属骨关节慢性破坏性疾病,脓液稀薄如痰,病程较长。病因病机为毒入骨髓,气滞血凝,经络阻滞。
阴疽骨结核骨髓血瘀
查看详情 →